中国此次的太空探索能走这么远,已经远到让美国感到压力。除了航空航天工程的强大,也离不开物理学研究的支撑。
而今河北燕山大学李子丰教授宣称已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瞬间颠覆了爱因斯坦和整个现代物理学,一切“卡脖子”宛若浮云。
最郁闷的应该是前阵子发布“熟鸡蛋返生”论文的郭校长,不料如此划时代的科研成果,风头这么快被盖过。
但与上次团中央、中科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台齐“声讨”不同,这次大家都很平静。不知是内心呵呵,还是无力吐槽?
与郭校长这个如假包换的骗子不同,李子丰是正儿八经的教授和博导,学术成果累累。而李子丰所在的燕山大学多次被评为河北高校No.1。
河北上次出名,是衡水中学张锡峰的那句“土猪拱白菜”。
河北上次震惊学界,是韩春雨于2016年编辑了基因。被曝造假后,便再无下文。
自古燕赵多奇士。为了维护“有担当大省”的形象,河北勤勤恳恳、战战兢兢这么多年,没想到今天被这号人物震出了内伤。
难道中国靠这些“颠覆性研究成果”与美国进行科技竞争?
没什么是不能被质疑的。敢挑战权威的人,值得大家抱以敬意。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两千年前年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箴言,仿佛是为两千年后李子丰准备的。
李子丰在知乎上回应了此事:该项目还未立项,报奖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真理,获奖是小概率事件。
没立项就能入选评奖,这程序难道也是被李子丰的研究成果吓到颠覆了?
爱真理的李教授都有些什么学术成果呢?
燕山大学官网显示,李子丰为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知网上能够搜到这么多论文,看来李子丰做学问还是非常硬核的。
膜拜之余,相信你和我一样,只剩一点不解:石油工程与物理学领域应该没什么交集,两者专业门槛都很高。尤其是物理学,被公认为基础科学的皇冠。
那么,李子丰怎么通过业余爱好敲开物理学世界的大门,成为横跨两大学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
李子丰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回应:“大学都学过物理,这是基础科学,另外国家也很支持跨学科研究,提出搞科学不问出身,不能说搞石油的就不能搞物理方向的研究。”
李子丰还告诉北晚记者,大学一年级上物理课时,就对相对论有看法。
2000年有网络后,就开始与网友讨论这些问题。
2009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还对李子丰发出的一封“狭义相对论的建议信”作出回复:专家认为,李子丰的文章涉及狭义相对论中的某些观点尚待验证,并建议他以论文的形式投刊到相关科技期刊,或通过网络,或翻译成英文,与相关科学家进行交流、探讨与验证。
在燕山大学校内,李子丰亦是风云人物。比起给学生讲课,他更热衷于站在反相对论、反霍金的冲锋线上,对学校制度“指点江山”。
李教授在专业之外,能把爱好进展到如此惊世骇俗的地步,绝对是人生赢家。
这可把无数“青椒”(青年教师)都给羡慕死了。看看上海某名校,学霸海归为了副教授的职称,提刀杀人,酿成惨案,可见大学卷到什么程度?
作为一个害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科生,我是没资格证伪理工科研究成果的。只能怀着景仰的心情,瞻仰一番。
非常意外,由于李子丰深入浅出,我居然看懂了一部分!
论文开篇就是“物理学源于哲学,物理学不该与哲学发生冲突。哲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是哲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和量化。”
我不懂物理学,但哲学还是比较专业的,要说把物理学与哲学放一起还不能冲突,是不可能的。
而后面的理论就真不是我这种文科生能驾驭的。为此我特别把许久不联系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的同学,只要是理工科的挨个打搅了遍,就为继续探求李子丰的真理。
面对如此颠覆性的研究,这些名校的理工科同学不约而同显出激动,顺便还告诉了我两个秘密:
第一,爱因斯坦相对论容易被碰瓷。相对论虽然后面高深,入门却很容易,路上随便找个大妈都能评价两嘴。不像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与杨-米尔斯理论,一般人连公式符号都看不懂。
第二,李子丰的体系远超相对论范畴,还涵盖了量子力学和生命科学。这绝不是颠覆爱因斯坦这么简单,这是要重构整个现代科学体系。
人类在基础物理学停滞了近百年之后,终于要迎来重大突破?爱因斯坦都要含笑九泉了。
李子丰走红,一些科学家看不下去了。
2017年,有6位科研学者接受了婉君和馒头老妖的采访,对53位民科进行了批评。
看看这阵容:清华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青、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吴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院副研究员张文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教授巩华荣、上海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陆杰。
这篇采访稿后来被编成《我们和那位诺奖得主、8位物理学家聊了聊……这种水准的民科很常见,但骗术这么高明的不常见》一文,发表在2017年5月8日的果壳网上。
6位学者义正词严。中科大的张文卓甚至直言“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会再去劝妓女从良。这个也可以用在民科身上,即一个物理学者成熟标志就是不会再去劝民科从良。”
其他民科都选择沉默,除了李子丰等3人,他们联名将果壳网和张文卓告上法庭,起诉他们名誉侵权、侮辱民科。不过法院并未支持原告。
这次出圈,再次让李子丰身后那个庞大的民科江湖,再次浮出水面。
百度百科对民科的解释是这样的,李子丰教授要不要投诉一下?
李子丰本不该归入这个群体,毕竟他是大学的教授和博导,更像“官科”。似乎只有第5条勉强符合:
相信李子丰对于民科群体是有强烈的价值认同的,否则不至于一言不合就打官司。
实际上,民科江湖比你想象得要庞大。他们遍布各行各业,文能编理论,武能造机械,因此分为理论派与工程派。
理论派能熟背各大公式定理,最重要的是,爱因斯坦和牛顿就是他们的先天敌人,必须颠覆。
而工程派民科精于实践,冷不丁造出某种简易机械,当然还不忘申请专利。
美军已经瑟瑟发抖。
敢情《流浪地球》是纪录片?
其实民科并不是一个诙谐的话题,相反它很严肃。
热爱科学本不是坏事,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科学,是社会文明成熟度的体现。
可惜“民科”大多有些偏执,往往坚信自己研究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都被认为是在打压他,长期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比如李子丰出圈后,有知友这样辩护:
腾讯短史记《那些荒唐透顶的中国“民科”》一文,试图分析心态背后的成因:
“民科”们的出生年龄,主要在1970年以前,经历了“科学大跃进”、“土法炼钢”等群众性科技运动的洗礼,且饱受“人由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等话语熏陶,既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也不懂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以为单凭埋头苦干,就能取得突破性成果。不过,由于这些“民科”因历史原因,大多没有受到很好的基础科学教育,所以,除哥德巴赫猜想外,也只能选择众所周知、被书刊媒体一再“普及”过的相对论、永动机、进化论等作为研究对象。
1978年后。虽迎来“科学的春天”,但基础教育普及需要时间,无法短时间内一蹴而就。众多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对科学家英雄化的塑造,一时间盖过了教育和科普本身。
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其实是一篇报告文学,没有对陈景润研究本身的深入描述,甚至还用中学数学知识来加以解释。但优美的文笔还是激发了很多没有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人,误以为自己也能复制成功。
“民科”并不只是中国专利。
一个被全球生物学家们恨得咬牙的民科,是前苏联的李森科。
李森科原是苏联育种站的技术员,1929年胡诌出“李森科春化处理育种法”,妄图反对遗传学界至今颠不破的摩尔根和孟德尔遗传学。
当时苏联农科院与国际一流学界接轨、有一批高深学术素养的学者,实在不想理会李森科的谬论。
偏激的李森科却通过政治手段报复这批科学家。
当时全苏联有3000多名遗传学家失去了在大学、科研机构中的工作。一大批研究机构、实验室被关闭、撤销或改组。
这位“民科”赢了,科学却输了,苏联的生物学水平直接倒退半个多世纪。
这是民科对人类科学史最大的摧残之一。
1687年,牛顿用三大定律奠基了经典力学。1765年,英国开启了改变国运甚至世界史的工业革命。两者虽无直接关系,但英国科技的发达,确实推动了经济的繁荣,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最大底气。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随后的一战、二战,美国趁机收留了一大批欧洲流亡的科学家。其实美国当时早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却还是等到战后自由之风尽拂,科技突飞猛进,才终于超过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眼下正是中国国运爬坡的关键阶段。早已习惯并不惧毛衣站的国人,发现科技战其实更卡脖、也更重要。
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有多重要,从华为的困境就不难看出。
芯片设计被卡脖,才有了华为海思,但随后发现代工领域有待突破。当中芯国际在代工制造上补课时,又发现设备环节没有突破。当中微、北方华创在设备研发刚有收获时,设备核心零部件还是有问题。想零部件有所进展,最后发现是材料问题……
一步一步向前深挖原因的最后,中国芯片面临的终极拷问与中国其他科技领域并无不同:基础科学。
任正非本人就是一个极其尊重常识的人,他甚至说过:
中国一直都很强调自主创新,但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很难成功。开放式创新正在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在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新范式。不应关起门来自主创新,而应该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无论中国最终怎么跨过这道国运之坡,我都相信肯定不是依靠民科对爱因斯坦与牛顿的颠覆。而是靠一代人,一代真正尊重科学、尊重常识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