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加日想对华强硬,德法意踩刹车”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当地时间6月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正式在英国康沃尔结束,会议联合公报发布,多国领导人参加记者会。不出所料,中国再次成为贯穿公报和记者会的重要主题。

从会议最后一天的表态来看,G7各方释放出怎样的对华信息?

从各家外媒的爆料和分析来看,美国总统拜登是G7中推动对华强硬措施的领头人。但是,他所支持的与中国竞争的计划,却被外界批评为“言行不一”、“进展缓慢”。

加拿大和日本迎合拜登的说辞。加总理特鲁多声称,G7需要在中国问题上表现“坚定和团结”,“更紧密地”协调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日本首相菅义伟则继续在台湾地区加入世卫大会和贸易等问题上挑衅中国。

但欧盟国家的表态相对暧昧。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他不希望G7变成“敌对中国的俱乐部”。德国《图片报》(Bild)则形象地比喻说,虽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呼吁“更强硬”的对华行动,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踩下刹车”。

《金融时报》指出,相比G7其他国家,欧洲领导人在激怒中国的问题上,显得更为谨慎。

面对各国间分裂和矛盾的态度,英国《卫报》分析说,G7是想要在(与中国)的极端竞争和必要的合作共存中取得“正确的平衡”。



拜登在13日的发布会上 东方IC图

拜登想在这些方面和中国“竞争”,却被外界批评...

据《金融时报》13日报道,拜登在G7峰会结束后发表讲话,他称赞了峰会联合公报提及中国的做法,还表示对峰会的内容满意,而在应对中国的措施上将有“大量行动”。

他声称:“我们不是在与中国本身竞争,而是在与世界各地的‘独裁政府’竞争,看民主国家能否在瞬息万变的21世纪与他们竞争。我认为,我们如何行动,是否能以民主国家的身份团结起来,将决定我们的子孙在15年后回想说:‘他们挺身而出了吗?民主是否还像过去那样重要、强大?’”

拜登吹嘘说:“我离开会场时,相信我所有的同僚(其他领导人)都被说服了,他们认为情况就是如此。因此,我认为你将看到我们与中国打交道时的‘直截了当’。”

《卫报》援引的美国官员透露说,本次G7的对华讨论中,拜登是“强势阵营”的领导者,紧随而后的是约翰逊和特鲁多。拜登特别希望G7领导人在联合公报中谴责新疆“强迫劳动”的行为,还希望西方国家“同意集体采取行动”。但美媒此前报道称,拜登此举并未取得“巨大的成功”。现实情况是,白宫在会后单独发表的声明中,提到在所谓“强迫劳动”问题上“新疆是受关注的主要供应链”,但G7公报中却并未直接点名。



默克尔和约翰逊在G7峰会上 东方IC图

此外,拜登还提出了“重返更好世界倡议”(B3W)全球基建项目。根据白宫方面解释,B3W倡议是一个“由主要民主国家领导的、以共同价值观为导向、高标准和透明的”基础设施伙伴关系,以帮助缩小发展中国家40多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需求。路透社则说,这一倡议是想和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抗衡。

但《金融时报》注意到,直到最后一天,峰会也没有就倡议的具体资金来源和内容达成一致。

峰会之前各国环境部门负责人还曾商讨,将在2030年前后建立一个“脱碳发电系统”。但环保人士批评说,本次峰会联合公布中不仅没有提及此事,还没有达成财政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

最后,G7还承诺“明年至少和贫穷国家分享8.7亿剂新冠疫苗”。其中美国出5亿剂,英国和加拿大出1亿剂,法国出6千万剂。

但慈善组织乐施会(Oxfam)悲观地告诉《金融时报》:“10亿剂只是九牛一毛,但他们连这都做不到。”

实际上,自去年底开打新冠疫苗来,发达国家的“疫苗民族主义”一直为人批评。如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疫苗生产国之一,生产及购置的疫苗总数已远超国内需求。当前全球相当一部分地区还面临疫苗短缺的情况下,拜登政府搞起了“美国优先”,奉行“疫苗民族主义”,遭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批评。

相较而言,中国一直在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本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说,截至6月4日,我国已累计向80多个国家捐赠,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35701万剂。

针对本次峰会和联合公布,乐施会不平等政策研究马克斯·劳森(Max Lawson)措辞激烈地说:“这次G7峰会将在耻辱中继续下去。面对百年来最大的卫生紧急事件,以及正在摧毁我们星球的气候灾难,他们完全不能应对我们时代的挑战。”

“G7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行动与世界需求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不需要等待历史来判定,这次峰会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这是众所周知的。”

除了拜登,特鲁多和菅义伟也展示了对华强硬的态度。特鲁多13日在峰会后表示,G7领导人同意“更紧密地”协调应对中国构成的挑战,但他也表示,在气候变化等一些问题上,七国集团需要与中国合作。

路透社援引的一名消息人士说,特鲁多12日主持了G7关于中国的讨论。他表示,G7需要在中国问题上“坚定和团结”,并同意为此采取措施。

对此,彭博社解读说,默克尔即将在G7峰会后卸任总理,而特鲁多“有意取代”她的角色,但在马克龙和德拉吉等人的衬托下,特鲁多似乎“无足轻重”。

例如本届峰会中,英国和北爱尔兰在“脱欧”一事上的贸易分歧也是重要议程之一。特鲁多表示愿意担当“调停人”,但“似乎没有人接受他的提议”。

12日公报发布前,美媒曾分析称,G7内部在对华问题上分成两派,德国、意大利和欧盟似乎不愿对中国采取同样强硬的立场,而宁愿把重点放在“两国关系的合作性质”上。

另一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法国在不同程度上想要更加“以行动为导向”。这些国家中,日本的态度似乎最“摇摆不定”。

但13日,菅义伟表现出对华强硬的态度,他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宣称支持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卫大会。此外,他还迎合拜登要求调查新冠病毒起源的表态,赞同起源调查的“必要性”。

另外,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菅义伟13日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会面时,联合表达了“经济胁迫”的强烈反对。日经解读说,这是菅义伟“含蓄谴责中国在与澳大利亚贸易方面的强硬行为”。

美英加想对华强硬,其他欧洲国家踩下刹车

多家外媒注意到,对华问题上,G7内部分歧严重。《金融时报》评论说,与美国相比,参加本次峰会的欧洲领导人对于“激怒中国”一事,显得更为谨慎。

德国《图片报》也在报道中说,尽管拜登、约翰逊和特鲁多三人呼吁更强硬的对华行动,但默克尔和德拉吉“踩下了刹车”。

实际上,默克尔在13日表示,相比于与华“对抗”,她更依赖于与华合作。“峰会不是关于‘对抗’什么,而是关于我们代表了什么。”

一名消息人士也告诉《图片报》,默克尔不想让外界认为G7是一个“反华集团”。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G7不是敌对中国的“俱乐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以及发展政策等问题上,七国集团成员仍要同中国一起努力。



马克龙在记者会上

马克龙还称,他看到中国走出的道路在过去几十年让数亿人脱贫,同时他也承认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同。马克龙强调,现在发展同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坦诚与尊重,七国集团应该去直面分歧,但不能把这种分歧夸大。

当天的发布会上,马克龙还被问及新冠病毒的溯源问题。马克龙表示,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当前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保护民众,并且分享创新带来的成果。马克龙强调,现在当然需要弄明白新冠病毒的来源,但不能听某个国家的一家之言。病毒的溯源应当基于清楚的事实,并通过所有国家的合作,由世界卫生组织来展开调查。

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表示,西方必须在关键领域与中国合作,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方面。

实际上,《卫报》13日解读了英国在峰会上的举动。报道中认为,峰会其实扩大了英国内阁在对华措施上的分歧。一部分英国资深政界人士认为,中国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保持关系至关重要,但也有些人声称,由于所谓人权问题,英国应该与中国“保持更大距离”。

因此,约翰逊正被这两股力量“撕扯”。

英媒分析:G7对华想取得“平衡”

《卫报》13日的另一篇分析文章中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峰会12日在讨论中国问题时断网了。《纽约时报》声称,这是为了防止中国“窃听”。

在是否应该明确指责中国的问题上,各国领导人之间分歧严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6月12日的会议报道称,“分歧让欧洲国家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对立起来。会议一度变得十分敏感,以至于房间内所有互联网都被切断。”



默克尔和约翰逊 东方IC图

报道分析说,这次会议表明,G7领导人想在(对华)极端竞争和必要的合作共存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这个问题未来很可能会主宰他们的政治生涯。

拜登政府印度-太平洋政策主管坎贝尔(Kurt Campbell)则将这种困境描述为一种“复杂的共存模式”,他表示,美国此前几乎没有这种经验。

但作者也提出质疑,“西方能在周一就贸易、人权和投资规则对中国强硬,周二就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合作吗?”

13日,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回应七国集团峰会公报涉华内容时指出:七国集团峰会公报在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上发表了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言论,对中方进行蓄意诬蔑,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这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严重违反,进一步暴露出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险恶用心,我们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全球经济低迷、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但是,这次峰会让世人看到的是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权政治,是人为制造对立与分裂。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也无助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倡导合作的国家,始终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拓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讲原则、有底线的国家。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中国的名誉不容诋毁,中国的利益不容侵害。我们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击强加给中国的各种不公和侵害。

我们敦促美国及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尊重事实,认清形势,停止污蔑中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方利益,多做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的事情,而不是人为制造对立和摩擦。


BBC扎心一问:这G7峰会,重要吗?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这七国集团(G7)峰会,重要吗?”

当地时间6月13日,G7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闭幕。英国广播公司(BBC)政治板块编辑劳拉·昆森伯格(Laura Kuenssberg)随后发表评论文章,直指峰会在履行新冠疫苗和气候变化承诺方面令人失望,而在英国“脱欧”和中国问题上分歧重重。

当然,失望的不仅是昆森伯格,许多环保和慈善组织也质疑G7成员国是否能拿出“实际行动”来兑现他们的承诺。一名慈善组织乐施会(Oxfam)高级成员就措辞激烈地说:“面对百年来最大的卫生紧急事件,以及正在摧毁我们星球的气候灾难,他们(G7)完全不能应对我们时代的挑战。”



BBC评论文章标题:这G7峰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吗?

昆森伯格在评论文章开头就质疑称:“几天前,我就在想这次G7到底是像一位(英国)政府资深人士所说,是一次‘废话会’呢,还是一次真正重要的会议呢?”

她随后自己总结了本次G7的“看点”,其中包括“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在海滩上社交”,默克尔在海滩烧烤时盯着鲭鱼的样子,以及精心设计过的约翰逊一家照片。



默克尔盯着烤鱼 昆森伯格推特图



约翰逊和新婚妻子凯莉 东方IC图

但除此之外呢?

昆森伯格列举说,G7成员国在新冠疫苗方面做出“重大承诺”,但在具体履行的细节方面尚有所欠缺;G7成员还在气候变化问题有些“冠冕堂皇”的声明,但遭到外界环保人士的广泛质疑。

例如,本次G7公报中明确提到,成员国将在明年年底前与世界分享10亿剂疫苗。但乐施会(Oxfam)悲观地告诉《金融时报》:“10亿剂只是九牛一毛,但他们连这都做不到。”

实际上,自去年底开打新冠疫苗来,发达国家的“疫苗民族主义”一直为人批评。如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疫苗生产国之一,生产及购置的疫苗总数已远超国内需求。当前全球相当一部分地区还面临疫苗短缺的情况下,拜登政府搞起了“美国优先”,奉行“疫苗民族主义”,遭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批评。

相较而言,中国一直在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本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说,截至6月4日,我国已累计向80多个国家捐赠,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35701万剂。

G7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也遭到外界的诟病。峰会之前,各国环境部门负责人曾商讨,将在2030年前后为世界建立一个“脱碳发电系统”。但环保人士批评说,本次峰会联合公布中不仅没有提及此事,还没有达成财政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

BBC援引的环境分析人士罗宾·哈拉宾(Roger Harrabin)也认为,此次峰会是“一次失败”,因为峰会未能确保之前在气候方面承诺给贫穷国家的资金,以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时,不断升温的气候。

此外,G7内部在英国“脱欧”,以及对华问题上分歧重重。昆森伯格认为,英国和法国本次在G7峰会上,关于“脱欧”的分歧真正爆发了。

6月1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与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一对一会谈中,施压其遵守英国脱欧协议中有关北爱尔兰的条款,否则将威胁发动贸易战。



默克尔和约翰逊会面 东方IC图

而英国此前一晚曾明确表示,首相约翰逊将驳斥欧盟的威胁,并称除非欧盟作出让步,否则他准备在本月推翻脱欧协议中的关键部分。

新的《北爱尔兰脱欧协定》将于本月底正式生效,届时英国其他地区销往北爱尔兰的商品需经过重重检查。英国抱怨香肠等货品难销往北爱尔兰,有意单方面延迟协议生效时间,但欧盟不同意改变规定,由此引发的争端近期频频登上英媒头条,也被形容为“香肠战争”。

昆森伯格指出,所有约翰逊和欧盟领导人的微笑和碰肘,都没有为双方提供在《北爱尔兰脱欧协定》上妥协的机会。实际上,约翰逊和马克龙的一对一会谈,让事情变得“更为糟糕”了。

不过,英国政府仍旧“松了口气”,因为美国方面并未“公开干预”此事。

最后,昆森伯格认为,G7各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也很严重。“这七个国家发现很难在中国问题上达成强有力的立场。用外交话术来说,这就是明显的‘观点不同’——换句话来说,他们发现很难(在对华问题)上达成一致。”

除了昆森伯格,外界对本次G7峰会的评价并不高。乐施会不平等政策研究方面负责人马克斯·劳森(Max Lawson)措辞激烈地对《金融时报》说:“这次G7峰会将在耻辱中继续下去。面对百年来最大的卫生紧急事件,以及正在摧毁我们星球的气候灾难,他们完全不能应对我们时代的挑战。”

“G7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行动与世界需求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不需要等待历史来判定,这次峰会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这众所周知。”

13日,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回应七国集团峰会公报涉华内容时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全球经济低迷、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但是,这次峰会让世人看到的是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权政治,是人为制造对立与分裂。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也无助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傅莹警告中美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必须直面美国挑战

“中美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大国竞争比的是哪种制度更稳定”,“中国需要直面美国发起的竞争挑战”,面对中美关系紧张局面,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做出如上判断。



2019年11月21日,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中国北京举行。傅莹(右)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左)在论坛上进行交流。(视觉中国)

据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6月13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近日应邀线上出席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普里马科夫读书会国际论坛。

在论坛“中国需要全球领导力吗?”的环节,傅莹以《“全球领导力”与中国》为题发表了讲话。

对于“中美竞争”的话题,傅莹指出,中美不应恶性竞争。美国不甘心丧失全球领导地位,拜登(Joe Biden)政府已下定决心与中国展开“长期战略竞争”。

拜登与英国女王会面,女王突然询问习近平的情况(请点击大图浏览):











傅莹认为,预计这种竞争将会“很激烈”。

傅莹指出,中国无意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但我们并不回避两个大国在科技、经济等不同领域存在竞争,希望这种竞争能保持在良性轨道上,最终共同演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傅莹在演讲时说:“阻挡中国向前迈进取代美国,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美方正加紧行政和法律举措,制定全方位的对华竞争政策。中国需要直面美国发起的竞争挑战。”

拜登执政以来首次与G7领导人面对面会晤(请点击大图浏览):

















傅莹认为,这种竞争归根结底要靠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必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傅莹表示,中国没有兴趣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但很清楚大国竞争比的是哪种制度更稳定,更能激发人民的向心力和创造力。

傅莹说,中国也知道,这种竞争不排斥合作,在必须合作也可以合作的领域,比如经贸、地区热点、应对气候变化、防扩散等,中国还要同美方协调利益。

拜登誓言在基建上赶上中国(请点击大图浏览):

















香港《南华早报》14日评论称,傅莹上述讲话被公开的时机意味深长,正值七国集团(G7)峰会闭幕的当天。

G7峰会结束后发表公报,就台海、新疆与香港等多个问题,针对中国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言论。

针对此次G7峰会就多个问题指责中国,6月12日,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回应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商量着办,而不应由少数几个国家操纵,那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