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原文标题:《匮乏感会扭曲人生观,让人变蠢,还会变成可怕的控制欲》,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一向认为,苦难不会造就什么,即使有人能在苦难中成才,那也是万里挑一的幸福,背后是9999个在苦难中沉沦的人。一个人若是能有正常的求学与生活状态,成才的几率其实远大于在困顿和逆境中挣扎。对苦难的赞美是许多中国人的习惯,但它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而且,苦难带来的匮乏感,有可能会造成一辈子的心理缺失,甚至因此而扭曲。
在中国人喜爱的品质中,单纯并没有排在前面,一个成年人有这种品质,有时甚至会被嘲笑。因为它意味着“没心眼”,无法应付复杂的社会。也正因此,有些中国大爷大妈出了两次国,回来还会嘲笑西欧人,因为不少西欧人在生活中显得很傻。比如地铁明明不检票,可是他们还是习惯乖乖买票,超市明明有无条件退货服务,却不会买回来用几天再退货……但嘲笑者却从未想过:如果一个人不会钻空子,显得很蠢,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什么也不缺,不需要这样做也能生活得很好。一个没有匮乏感,无需为小利益而挖空心思的人,难道不是最幸运的吗?
这几年,大爷大妈疯抢超市打折鸡蛋,甚至不惜为之打架,吃自助餐时不排队甚至争抢的新闻都并不新鲜。有人将之归结为老人年轻时经历的物质极度匮乏,因为根深蒂固的饥饿记忆,所以习惯了“抢”。如今有些老人因为过分节省,吃剩饭剩菜,用过期油,结果把自己弄进医院,就是匮乏感导致的得不偿失。
我有幸生于80年代的城市,虽是普通家庭,但当时社会物质已经不再匮乏,我也没有饿肚子之虞。不过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匮乏感,只是各自有不同的点,我的点在于水。
我在青岛长大,13岁那年回到广东家乡。当时就读的中学是小城唯一省重点中学,全部学生都要住校。当时生源多半来自农村,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似乎所有人都没有节水观念。
后来才明白,其实我的同学并非浪费水,仅仅是正常用水。我之所以觉得他们浪费,是因为我曾生活过的青岛一度缺水,所以才有“引黄济青”等工程。老实说,因为当时年纪小,我对青岛缺水并没有直观感受,所有印象都来自大人的灌输。但即使如此,对水的匮乏感仍根深蒂固。
直至今天,孩子洗手时用水多了点,我有时仍会莫名生气。至于让孩子洗碗,本来是很普通的家务,但我一般都看不下去,因为看了会生气,总觉得孩子在浪费水,即使我知道让孩子做几回就会熟练。节约用水当然是对的,但因为匮乏感,我显然陷入了一种过度偏执的状态。
我知道这样不对,只能自我控制。于我而言,匮乏感是一种客观存在,很难摆脱,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以这种匮乏感去影响他人,不将匮乏感变成控制欲。
哪怕是这样的要求,要做到也非常不容易。在现实中,太多人将自己的匮乏感形成控制欲,无论是对物质的过分渴望或是过分节约,还有对金钱的过分看重,原本都是自己的事情,但他们却将之作为一种客观标准,用来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因此造成了心态扭曲和冲突。
前几年有人写过一篇关于匮乏感的文章,文中称美国哈佛大学曾经这样研究过匮乏感,认为匮乏会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无论这种匮乏是金钱上的还是时间上的,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其影响。资源稀缺会培养出“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比如“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时间与空间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无法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国内有些心灵鸡汤文会将之衍生为简单的“阶层论”,认为穷人家孩子天生有匮乏感,富人家孩子天生从容。这个结论显然武断,因为它将“匮乏”简单等同于“缺钱”。但实际上,“匮乏感”这种心理观念,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比如缺爱、缺关怀,都是一种匮乏感。
留意生活中的每个人,你就会发现,有些人生于物质匮乏年代,家境也不好,但活得洒脱,精神气质极佳,丝毫不见为物质紧张的匮乏感。说起人生,他们往往会提及当年父母的乐观豁达,即使身陷苦难仍不忘分享与助人的心态。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让他们迅速脱颖而出,改变人生。
也有一些人,家里条件明明不错,可却总有一种高度的匮乏感,甚至因此影响了人生选择和人际关系。究其原因,是父母对物质的过分看重,刻意灌输的金钱观念,还有过分节俭的思维方式,使之难以摆脱匮乏感,打不开心胸,忽视了人生中更需要追寻的东西。
我有个朋友曾说过,如果孩子吵着闹着要买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确实不需要买,他会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但他的道理仅限于“是否需要这样东西”,但绝不会说“家里挣钱不容易”之类的话。因为在他的人生记忆里,虽然家里条件尚可,但父母每次不愿意为他购买某样东西时,总是反复用“家里挣钱不容易”这样的话来灌输,即使那样东西根本不花什么钱,或者那样东西原本是他所急需。这种“家里挣钱不容易”的观念不但没有让他懂得珍惜物质,反而被匮乏感和愧疚感影响一生。直至今日,他进行各种合理消费时,仍然会被匮乏感和愧疚感缠绕。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变成这样,而是要成为一个合理对待物质的人,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要将“需求”放在第一位。
这种心理并非这位朋友独有。正如那篇探讨匮乏感的文章所说,如果父母为孩子购买了玩具或者画笔等,刻意强调一定要爱惜,千万别浪费,孩子往往会将之闲置,即使放坏了也不会去玩去用,反而真的造成浪费。原因很简单,父母刻意制造的匮乏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愧疚。
有匮乏感的人,往往会被匮乏感所左右,出现各种反效果。比如匮乏感有时会严重影响自信,让人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又比如童年时被父母高度压制所产生的匮乏感,往往会激发报复消费的心理,童年缺什么,长大了就自己花钱买什么,囤积得多也浪费得多。
如果仅仅是呈现于物质层面,匮乏感带来的危害倒还没那么大,更糟糕的是心理层面。匮乏感强烈的人,会极度恐惧“失去”。你会发现在生活中,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时期、如今也不敢消费,甚至对他人合理消费看不顺眼的老人,最喜欢把“你没穷过”挂在嘴边,将之作为人生信条。但他们忽视了一点:贫穷从不是美德,贫穷也不光荣,它甚至不是什么经验的来源,反而会让人固步自封。
这种对“失去”的恐惧,很容易演变为功利心态。中国人养孩子,最喜欢强调让孩子“读有用的书,学有用的东西”,一件事情只要跟升学考试、升官发财无关,往往就会被归于无用。至于那些兴趣爱好,如果不能辅助升学,就是没用的玩意儿。但这导致孩子沦为机器,无趣无爱,也失去了快乐,错过了人生各种美好。同时,因为恐惧失去,所以人们往往会过于谨慎,错失人生各种机会。
匮乏感还会使得人们只盯着眼前的些许利益,也就更容易被蛊惑被操控。换言之,匮乏感强烈的人,往往没有心灵自由可言,他的生活会被完全物化,每天只想着如何挣钱攒钱,至于兴趣爱好与尊严,都可以弃之不顾,哪怕他早已经赚够了钱,实现财务自由,仍然会在匮乏感中无法自拔。
匮乏感如果变成控制欲,就会从影响自己变成影响他人。中国人的代际冲突、家庭关系紧张,往往与这种控制欲有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