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本赠送台湾124万剂AZ疫苗后,美国三名参议员旋风访台,又宣布将捐赠台湾75万剂疫苗。在不少人欢欣鼓舞、高呼“台美友好”的同时,亦有声音质疑美日捐赠的疫苗数量太少,是对台“敷衍了事”。此类言论引来不少批评,认为美日“根本没有义务捐疫苗给台湾”。若依此“贴心”的逻辑,那美日又是否有义务介入台海战争?

台湾疫苗不足是事实,眼看每天确诊人数与死亡数据不断攀升,对大部分民众而言其实都是“先求有、再求好”,疫苗从何而来已不是首要考虑,更不希望政府在防疫之余还有过多政治考虑。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不仅蔡政府在考虑是否接受疫苗时“政治大于人命”,全球疫苗的抢夺与分配,同样摆脱不了政治考虑。



美国参议员达克沃丝抵台演说,强调“我和我的家人都知道自由的代价,我在这里告诉你们,美国不会让你们孤军奋战”。(Facebook@AIT)


从AIT处长郦英杰(Brent Christensen)卸任发表时所说的“台湾疫情控制得当”可知,美国原本对于是否捐赠台湾疫苗的态度十分保守,这或许是因为台湾相较其他地区确实“没那么严重”,也或许是美国分析不需藉疫苗“稳固”美台关系。须知大陆由于疫情稳定,早已对外出口疫苗、援助他国,本土疫情严重的美国则在“疫苗外交”上有所落后,为扭转颓势,拜登(Joe Biden)宣布向全球分享8,000万剂疫苗,而相较那些以“外交转向”要挟的国家,台湾显然并不令人着急。

但随着台湾疫情与民怨都不断升温,蔡政府面临极大民意压力,又碍于脸面无法接受民间采购或大陆“代理”的疫苗,更不可能接受陆方援助,仅能透过各种管道向美日求援。美方也察觉到台湾民间对美国的怨气正大幅上升,为了维系美国在台海角色的正当性,今后打起“台湾牌”不会太过“尴尬”,美国不仅在日本捐台AZ疫苗上推了一把,也终于宣布对外捐赠的第一批疫苗,“台湾也有一份”。这些当然都是政治利益和中美角力下的考虑,而与人道或友谊无关。

尽管如此,美日加起来捐赠台湾的疫苗总数也仅有200万剂,台北市长柯文哲便表示,别人送疫苗给我们,我们都说谢谢,但75万剂疫苗解救不了台湾,若要到70%施打率,大概需要3,200万剂。至于上次被柯文哲评价为“政治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的15万剂莫德纳疫苗,至今也仍未配发。

“政治大于实质”是实话,但美国敢于提供台湾如此稀少的疫苗数量,某方面也是看准了台湾人“知足感恩”的性格。台湾人对外援助向来不手软,两岸关系虽时好时坏,但2008年的汶川地震,台湾对陆捐款总额达70亿新台币,全球排名第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台湾亦捐赠了68.5亿新台币,全球排名第一。如此微小的量体,捐助金额却能远超过其他大国,不难看出台湾人乐善好施的一面。



不少民众对日本捐台疫苗表达感谢,但同时也有人AZ疫苗的效力及数量表示质疑。(台灣疫情指揮中心)

比起台湾对美日在各方面的“贡献”,这200万剂疫苗台湾固然要表示感谢,但大可收的心安理得,没必要如此低姿态到“感激涕零”。但除了对北京强硬之外,台湾每每遇到美日等国便宛如贤淑的小媳妇,一被施与些小恩小惠,便急于展现“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态度,深怕被认为不够得体、不知感恩。也因此,民间才会对疫苗捐赠数量太少的声音厉声批评,高喊“美日没有义务帮忙台湾”。

美国的确没有义务帮助台湾,同样依此逻辑,当台湾大吃美猪美牛、花上大笔钞票军购,让美国为了遏华大打“台湾牌”,将台海推至兵凶战危的风口浪尖,两岸面临到“终须一战”的危急存亡之秋,美国却一走了之时,台湾人同样要含泪认清“美国没有义务帮忙台湾”。俗谚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在台湾还真的有,从捐赠疫苗如此细微的顺手之劳,台湾人都能如此贴心,想必在面临真枪实弹、耗损巨大的战争时,必定更能体谅美国没有义务帮忙的难处。

可以想见,美日援助的疫苗还会陆续抵达台湾,其实美日倘若真的有心,早就可以插手协助,但着实没有必要,毕竟就算是姗姗来迟、或是在国内乏人问津的少量疫苗,台湾人也会足够感激。在疫苗问题上尚且如此,在台海面临最为紧急、台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美日是否同样也会姗姗来迟,开着风光的军机给予台湾“政治意义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