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作者:李永萍(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既给职校提供了大量办学资源和政策优惠,同时也给职校学生大量补贴,职校学生基本都不用缴纳学费,且还有部分生活补贴。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始终面临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众多企业出现用工荒,尤其是缺熟练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好,职校学生一直以来都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比如职校被很多家长戏称为“恋爱学校”,职校学生常被视作不务正业的“二流子”。


在国家重视、企业也有需求的情况下,职校发展为何仍面临困境?为何职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职学校——仍然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产业工人?笔者与各位读者友人聊聊自己的调研发现。


笔者调研的学校之一<br>
笔者调研的学校之一


职校发展问题


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


职业学校本应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但在现实中,由于职校本身面临的一些困难,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有限,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过硬,毕业后到企业也没有太大竞争力。


一般而言,职校的技能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看起来是一种比较好的学生培养模式,可以结合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但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往往流于表面,学校和企业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其实需要企业派一些专业技师到学校授课,向学生讲解企业的一线知识,以利于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够迅速胜任具体工作。但调研发现,很多校企合作中,企业从来没有向学校提供过技能培训。


当前很多校企合作仅仅是为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暂时利益。对于学校而言,打着校企合作的招牌在招生上更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季节性的用工荒困难,有利于学校直接向企业输送劳动力。


另一种是职校自己建立实训基地,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师资。


大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本给每个专业建立符合标准的实训基地,同时,很多学校虽然建起了实训基地,但在师资力量上也没有保证。学校教师以文化授课为主,具有专业实操技术的教师较少。专业技能教师的薪资普遍较高,大部分学校没有足够资源聘请。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培养上仍然是以基本文化课为主,这不仅使得学生培养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而且文化课对中职学生也没有吸引力,进一步导致学生厌学。


其次,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意愿不匹配。


当前大部分职校在专业设置上是以二产业为主,即大部分学生的对口就业领域是在一线工厂。然而,95后及00后的年轻人通常都不喜欢进工厂,而更倾向于从事服务行业。


在年轻人看来,进工厂工资很低,工厂管理比较严格,不自由。这对于喜欢自由自在生活,且在打工同时还要有充分的时间体验生活的年轻人而言自然没有吸引力。



同时,进工厂主要是从事流水线操作,与人打交道的机会较少,不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与之相比,服务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年轻人在此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进而把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因此,大部分职校学生都不太喜欢自己所学专业,导致学生最后在就业选择上普遍都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


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意愿不匹配的问题,不仅使得学生在职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因为预期到未来自己不会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而且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上认为读职校没用的看法,导致职校被进一步污名化。


再次,中职学校对学生“重管理、轻教育”,导致学生在职校期间所学知识有限。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安全和行为管理等方面,而在教育教学方面花费精力反而更小。


这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有关。大部分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上中职学校的基本都是在初中阶段成绩最差、且行为习惯也较差的那部分学生。


中职阶段学生的年龄大约介于15~18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精力非常旺盛,一位职校老师说“感觉学生每天都处于战斗状态”,而且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当大部分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聚集在职校时,就很容易产生很多问题行为,轻则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重则在学校打架斗殴,很多职校都发生过学生在校持刀打架的情况。


职校学生诸多的问题行为,使得学校必须花很大精力来管理学生,以维持学校基本秩序。近年来一些学校甚至开始对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例如,最近在贵州铜仁调研时了解到,当地很多职校都聘请退伍军人当教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当地一位职校老师谈道:“学生太调皮了,学校没有教官之前,学生直接拿刀在学校里打架,后来配了教官,这种情况才好多了”。


可见,职校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学生管理上,而在学生教育教学等方面只是维持底线式教育。因此,在社会大众看来,职校只是将学生关在学校里,学生在职校学习的知识相对有限。


中西部职校困境


中西部地区的职校发展困境,还与其所处的市场区位有关。一个地区职校的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产业体系等密切相关。


我国职校发展的一个总体情况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职校发展较好,学生毕业之后在相关专业就业比例较高,且职校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的职业发展也较好;与之相比,中西部地区的职校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学生毕业之后较少进入相关行业工作,职校学生流失率较高。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职校发展差异,除了学校本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之外,在根本上是因为东部和中西部所处区位不同,导致职校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同,进而形塑了不同区域的人们对职校的认识和期待不同。


东部发达地区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且产业链很深,企业也很多,因此当地的职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深度合作。


同时,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发达地区的职校生更愿意去企业工作。一方面,这是因为当地企业众多,可选择空间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结构较强,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具有比较明确的升迁预期,可以从一线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这点对于职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与之相比,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有限,本地企业相对较少,且企业本身面临众多发展难题,因此往往无暇顾及与职校之间的真正合作。因此,在学生实习和实训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职校通常都不能给学生提供太多选择空间。


这导致中西部地区的职校生一方面在学校所学技能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职校生也不太愿意进企业和工厂工作——中西部地区远离市场中心地带,信息相对滞后,因此这些地区的职校生和家长对进厂和进企业之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太多了解,在他们看来职校生进厂工作和普通打工者并没有本质区别,而没有看到东部地区很多职校生在毕业之后可以从普通打工者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术工人。


此外,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在进厂之后更加难以获得晋升空间,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的职校对学生是底线式教育,职校生的专业知识不过硬,因此在进厂之后很容易面临职业发展瓶颈;二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的职校生想要获得好的发展,一般选择到东部地区进厂,因此他们没有本地务工的关系资本优势,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


而东部发达地区的职校生其专业技能往往更强,且有本地务工的优势,家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能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更容易在工厂和企业里获得晋升。


可见,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差异,对当地职校发展影响很大。


结语


总体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使得当地的职校发展较好,学生就业前景较广,从而在当地社会形成正反馈;社会舆论对职校和职校生的评价相对较高,也使得当地的父母愿意将子女送到职校上学。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劣势,使得当地的职校发展受限,学生就业前景堪忧;而当地社会对职校和职校生的评价普遍较差,认为进职校就是浪费钱和时间,因此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将子女送到职校。


在此意义上,中西部地区的职校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产业工人,是学校、学生及市场共同塑造的结果。


职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既需要学校在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方式上进行改进,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当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且企业也有自己的风险,不可能对学校做公益,因此企业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职校发展,可能也取决于政府能否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措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作者:李永萍(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