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一定听说过米其林指南。尽管它近几年才刚刚登陆中国,也仅覆盖了寥寥几个城市,但实际上,这份被视作“美食圣经”的米其林指南,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从法国走向世界。
当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它必然会遇到一些不接地气的问题,这难以掩盖它的辉煌;米其林指南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就注定了它不能“偏安一隅”,它必须走出去、覆盖更多的城市。
这份《指南》的本质,要求它必然如此。实际上,米其林指南最早并不是榜单,更不仅仅是美食,它是今天的轮胎巨头米其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造的推广某种生活理念的手册。
1900年,百年前的世纪之交时,法国仅仅有3000辆汽车。当时米其林兄弟就预测到汽车旅行会成为未来的巨大趋势。怎样让更多人走出家门?当然是给人们一些诱惑——就像今天你可以在抖音、小红书和马蜂窝上看到精美的游记“种草”,能在大众点评上看到美食评测,但在百年之前,这些信息并不是那么易得。
为了创造需求,一份涵盖旅馆、餐厅、加油站与旅游景点、路程规划的手册应运而生,也就是米其林指南。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汽车的确塑造了一个新的时代。米其林公司至今仍是数一数二的轮胎品牌,而名声在外的米其林指南,也成了让更多不开车的人知道米其林的“入口”。
足不出户就能看遍世界,我们应该感激这个时代
米其林指南是时代的产物,它的本意是想让人从“宅”里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但随着移动网络、内容产业、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早就适应了足不出户也能了解世界的、新时代的“宅”生活——从“旅游”到“云旅游”,从玩游戏到“视频通关”,从养猫到“云吸猫”,甚至是24h不间断云吸“国宝”的iPanda熊猫频道。
更多的技术,也让人可以在家就能看到人类历史的精华。去年疫情期间,超千年历史的布达拉宫启动了“云旅游”直播,一个小时的观看人数超百万,相当于景区一年的游客数量。今年4月,卢浮宫全新中文官网上线,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表示,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免费浏览这些文化瑰宝。
当然,除了上面那些来自博物馆、景区们的官方制作,更多的普通人也参与到分享当中。在万物皆可“云”的时代,摄影与记录就有了新的意义:你拍摄并发布的每一张照片,都有机会成为公共信息,为看到它的人提供新的信息和体验。
精美的内容,成了连接美景、美食、文物与普罗大众的关键纽带。正如米其林用好餐厅给顾客带来愉悦,今天,好的照片、影像,同样成了我们享受生活愉悦的最日常的方式。
《米其林指南》用好餐厅、好旅馆,获得了读者们的百年好评。而好照片同样自带流量。从杂志时代的《国家地理》,PC互联网的500px,到移动互联网的pinterest和instagram,自摄影术发明起,影像的载体和形态在变,但背后的创作精神不变——捕捉当下,关注日常和个体,表达对生活的热忱与关心。
藏在百年摄影史里的另一条线索,则是随着技术的升级和普及,摄影变得更大众化,消费级的胶卷相机,到无需耗材即可拍摄的数码相机,再到今天高度智能化、人手一部的手机,摄影从少数人的昂贵玩具,真正成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自尝试的身边之物。
在这个谁都可以成名五分钟的时代,也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职业摄影师们当然可以用手机创作,但普通的消费者该怎么从“拍照”走向“摄影”?摄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时候有公司站出来,给普通消费者一份影像领域的“大餐指南”了。
谁来做?怎么做?
今天,智能手机已经取代了便携数码相机的功能,更彻底改变了一张照片、一段短片的创作过程。手机成了拍摄、后期和发布的中枢,分享生活体验变得更加便捷。
甚至今天的几乎每一部专业的单反或微单相机,都将“把照片发送至手机”作为标配功能。
但谁来告诉消费者,怎样拍出令自己愉悦、更值得分享的照片呢?
最近vivo宣布启动2021年度VISION+影像计划,看起来,手机摄影届的《米其林指南》来了。
把工具属性的智能手机,与拍摄、记录、欣赏这样的消费者体验,紧密捆绑在了一起。这也正是vivo品牌主张的“人文之悦”。
这是一个怎样的计划?
根据公开的资料,今年VISION+影像计划覆盖手机摄影和超短片电影两大方向,核心板块包括:手机摄影大赛、超短片大赛、影像学院等。
在vivo的这场持续数月的影像计划里,消费者参与手机影像盛会,就像拿起手机拍照一样轻松且亲切——传统的摄影平台,往往只为专业摄影师设计;而VISION+影像计划想做的,是构建集内容共创、公共教育、技术与美学探索为一体的移动影像生态,让每一个大众创作者都可以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与好奇心。
在这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拍摄和记录的时代,创作影像的权利从这时候开始,回到了更多人的手中,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共同探索移动影像的边界:更小型化的设备,拥有天然亲近的视角,去抓拍精彩时刻和自然的神情流露,这是今天每一位普通手机用户都在拍的东西。
以今日正式启动的2021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为例。我们也听说过由相机公司主导的影像比赛,它们往往面对专业的创作者,希望从作品中看到更宏大的叙事,体现相机优越的性能。
但vivo意不在此,比起秀肌肉,VISION+影像计划更像是对移动影像表达方式的探索,是鼓励普通消费者拿出手机拍下照片的动机,让更多人关注日常和个体,并通过手机镜头捕捉生活的温度,享受创作的乐趣。
正因如此,VISION+影像计划绝不能止于比赛。VISION+影像学院就是一个影像教学窗口,让专业的摄影师去教给大家如何表达、如何思考。
为此,vivo拉来了一帮伙伴——美国国家地理、FIRST青年电影展等,并邀请国内外影像大师开展讲座,引导用户学以致用,即刻投入创作。同时vivo还将组织一个约200位专业摄影师组成的摄影师俱乐部,覆盖人文、人像、纪实、新闻等领域,先行探索手机摄影在不同领域的独特创意。
美好的事物,真实的事物,都自带流量。而手机摄影的魅力,不在于比别人拍得更清晰、拍出更极端的画面,更不在于手机用了多大的传感器和多高级的镜头。
真正的价值,源于创作者观察和思考。当我们把手机镜头对准自己的身边,就会发现那些最平静、最日常、最普通的生活,从来不缺乏故事。“vivo相信离人真实情感最近的就是视觉与听觉”,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曾经这样总结。
所以拍照与分享,在社交中永不缺席。最终,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将共同完成这个时代的影像记录,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创作者。
手机行业需要更多“VISION+”
为什么是vivo来发起“VISION+影像计划”这样的项目,去鼓励所有手机用户去探索手机影像创作?
这个问题的答案,务虚的回答,是“VISION+影像计划”会像《米其林指南》一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推动整个移动影像领域的进步,这是一种长期主义的举措;而还有另外一个务实的回答:这种项目无法促进短期的手机销售,但手机厂商们,能在影像盛会里获得至关重要的信息。
这个信息,是审美与创作的趋势。创作者、手机行业公司和传统影像领域巨头,比如蔡司和《美国国家地理》——VISION+影像计划聚集了这样不同的群体,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局。
在今天,这种创新的路径已经为消费者创造出价值。vivo X60系列,新加入了一个“有故事”的滤镜:蔡司Biotar人像风格。
它起源于“百年老店”蔡司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推出的一颗镜头,当时镜头的光学结构和工艺都没有今天这么成熟,而这颗蔡司的镜头,就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在用大光圈拍摄时,焦外的场景会呈现一种特殊的旋转模糊。这个特殊的光影效果,反而在几十年间被一代代摄影师用来拍摄人像、静物等不同题材,深受创作者和观众喜爱并久经考验。
在手机摄影时代,vivo将它再次带到普通消费者面前。摄影师对某个场景的处理,能否被消费者和专业人士认可?计算摄影能否学习摄影师们的理念与经验?普通消费者们能否因此受益?通过X60系列的这个小功能,我们就看到了大众创作者与老牌巨头的身影。
而“VISION+影像计划”,正是可以打通不同群体,交流、碰撞、实现提升的一个场合。就在去年,第一届VISION+手机摄影大赛里,曾有创作者向vivo提出一些特别细节的建议,例如专业创作者需要定帧拍摄,譬如每秒60帧、90帧、120帧,而手机通常的拍摄,会随着光线或环境发生变化。当时的手机还不支持这样的功能,但在今天,X60系列就加入了这种更专业的选项设定。
今天,移动影像创作与消费齐头并进,手机厂商组织诸如VISION+影像计划这样的“局”,不仅仅奉献一场“人文之悦”的影展,更是手机厂商们探索影像表达的必要之举,它也会为整个影像行业增加更多的想象力和人文关怀。
这是一份长远的工作。一年又一年的竞赛与影展,将成为大众创作者向品牌方的集中反馈,让审美与技术交替前行。移动影像的未来,并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让技术帮创作者实现他的表达。
当然,与米其林指南一样,VISION+影像计划这样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一场品牌塑造行为,它能帮vivo卖出更多手机吗?
这里的关键因素,与百年老店米其林的经验类似:一个企业代表整个行业去培养消费者,受益的是整个行业;而对于这个品牌本身,它长盛不衰的原因,只能是始终向消费者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好产品,赋能生活中的每位创作者,去享受影像创作中的“人文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