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问(ID:bawen2019),作者:我是辛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吃饱饭,活下去
1960年,那时我娘还没有记忆,我外婆就去世了,在她15岁时,我外公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也离开了人间。听我娘说,我外婆是活生生饿死的,据说有一天我外婆逮到一只野刺猬,于是放到灶膛里烤,希望烤熟后带回家给我娘和兄妹们吃,结果转身功夫就被人偷走了,等我外婆发现时,只剩一只刺猬皮被仍在灶膛口,我外婆瘫坐在地上痛哭不已。
我娘兄妹四人,有一位姐姐在20岁时离世,还有一位弟弟在12岁时也因饿因病英年早逝,后来我娘和她大姐(我大姨)相依为命,二十出头在媒人的介绍下嫁给了我父亲,那时择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吃饱饭”。
我出生在1980年,有记忆以来,已经可以吃上馒头了,白白的大馒头,尤其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场景,注定让我终生难忘。山东以面食为主,一日三餐除了馒头就是面条,虽然单调,但从未有过厌食。
那时,总盼着周末,倒不是为了玩儿,而是每逢周末都有一次改善伙食的机会,所谓的“改善”就是在一口大铁锅里焖一锅白米饭,然后再用肉片炝锅,炖一锅白菜汤,白米饭和(huo)白菜汤,那叫一个美。这种期盼一直持续到我上高中,后来物质生活丰富了,能吃到灌汤包和生煎包了,白米饭和白菜汤的日子算是渐行渐远,但永远忘不掉那碗白米饭和那锅汤。
我父亲并不富裕,但家里还算能吃饱。每逢过年,伴着一瓶白酒,他必定会给我讲一通故事,他说饥荒时家里的腰带、皮包但凡能煮烂的东西都被煮来吃了,外面的大树都被啃的光溜溜只剩树干。因为饥饿和病痛,我父亲也失去过兄弟,回想到那时的艰难,我父亲总是哭的稀里哗啦。
几十年来,这个“压轴节目”一直保留至今,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但却永远讲不完,永远哭的稀里哗啦。后来,我渐渐“腻烦”了这些故事,能精准把握到他的哭点,每逢哭点到来时,我就刻意岔开话题,打断那个氛围,于是哭的也就少了。
我想,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才会有这番挥不去的伤感。
因此,当袁老说出这几句话时,我依稀能看到当时满目疮痍的景象,依然能触摸到他们久未平复的伤痛。那个年代,“饿殍遍野”或许并不夸张,也只有经历过饥饿生死才会有袁老这般深邃而凝重的眼神。
对于饥饿还有一则趣闻。日本于1968年就已完成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工作,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应用于生产。于是有一位记者询问其中的原因,袁隆平向记者解释了地理、气候、品种等因素后,他停顿片刻后沉吟了一句:“根本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饥饿过。”
有人说:袁老的伟大在于平凡,而置身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谁又会去想伟大或平凡,“吃饱饭,活下去”就是唯一的希望,这或许就是袁老最原始的动力。
天注定、一甲子,国人再无饥饿
我相信有些人、有些事是天注定的,远处注定有一颗袁隆平星带给我们希望。
1961年春,袁隆平还是湖南安江农校的一位老师,他去年在田里意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于是他把这株水稻的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结果发现这株水稻正是 “天然杂交稻”。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过去20年,杂交水稻不断刷新量产记录。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现在,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至今,我国已经累计种植杂交水稻达60亿亩次,累计增产达6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足够养活7000万中华儿女。
我们算一笔账:1976年我国人口总量为9.37亿,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4.12亿;从1976年至2021年,4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达1000万以上;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恐怕我们还在继续挨饿。
饥饿从未走远,饭碗尚没端稳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骄傲自己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但要想把这碗饭端牢、端稳,谈何容易。
农业看似传统而粗俗,实则不然,农业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产业,从育种到流通再到餐桌,每个环节都需要高质量的科技来改变。幸好,现在已经有一批新农人奔赴在第一线,自2012年以来,大江南北涌现出一大批80、90、00后的高端人才在从事现代农业,所以也请袁老放心,中国农业后继有人。
冷静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将是一场持久战,要多久?恐怕仍需要几代人去努力、去改造。
70后和80后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是最接近那个年代的人,90后的白米饭已经不缺了,00后生来已是满汉全席。无论哪个年代,我们都不应忘记那个饥饿年代。
今日,举国送别袁老,该以怎样的方式悼念?
耕者,躬身奋发
食者,厉行节约
我想,这应该是对袁老最好的告慰。袁老已经仙逝,但袁隆平星却永恒闪耀。
文章参考:
1. 北京晚报|《袁隆平谈杂交水稻成功,“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饥饿过”》
2.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问(ID:bawen2019),作者:我是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