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这次的iPad Pro的性能,因为搭载桌面级芯片而有了极大提升。但在另外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功能方面,iPad Pro的表现却并不如人意。
那就是它的Liquid视网膜XDR屏。


像是视网膜显示屏、超视网膜高清显示屏、Liquid视网膜显示屏、Liquid 视网膜高清显示屏。

机友们只需要知道,Liquid视网膜XDR屏,是目前苹果力推的屏幕。它采用mini-LED技术,能通过2500个局部调光区,实现精确调光。


虽然听起来和OLED挺像,但实际上它却是LCD屏幕的背光源。(划重点,要考)
和OLED可以实现自发光不同,你可以把mini-LED背光技术理解成,通过密密麻麻的小灯泡将颜色反射到屏幕形成图像。

理想状态下,它具备OLED屏的优秀显示效果,但又更省电、更轻薄。

根据苹果的说法,采用mini-LED背光技术的新iPad Pro,全屏亮度能达到1000尼特,峰值亮度更是可达1600尼特,对比度达到1000000:1。


但是嚯,mini-LED背光技术带来的不光是这些,还有不少让用户难以忽视的缺点。
屏幕边缘绿屏
自从新iPad Pro开始配送之后,机哥就发现有不少拿到手的用户表示,新机绿了。

不过,和去年底iPhone 12用户遭遇的绿屏门不同。
这次iPad Pro变绿的范围,仅限于屏幕的边缘。


肉眼看上去,一边的屏幕四周干净锐利,一边则像是边框产生了投影。
在近距离使用的时候,差别就会非常明显。


我们可以把mini-LED背光,理解成一面装满灯泡的墙壁。
一般情况下,每个灯泡照亮的范围都是有限的,四周会越来越暗。



它的一侧没有受到其他灯光的照射,所以只会越来越暗;角落区域更是只有1/4的光源。
这大概就是新iPad Pro的边缘,越往外越呈现黑色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可能是这代iPad Pro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过嚯,还是有用户表示,边缘的这点小问题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光晕
由于新iPad Pro的mini-LED背光像是小灯泡。



通过mini-LED的算法,还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分区控制亮和暗。
这也是为什么,这款iPad Pro的对比度能达到1000000:1。

(左:iPad Pro 2021 右:iPad Pro 2020)
听起来和OLED屏幕,通过关闭单个像素达到最自然黑色的手段非常相似。

mini-LED毕竟还是一项背光技术,需要将光源反射到LCD屏幕上。在反射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散射。
这也就导致了新iPad Pro出现了光晕问题,在纯黑背景下最为明显。

其实原理上来说,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也非常简单。

由于mini-LED的峰值亮度可达1600尼特,已经是普通LCD的好几倍,再加上周围的小灯泡为了显示纯黑,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这就让新iPad Pro的Liquid视网膜XDR屏,比其他LCD屏幕的光晕问题要更加严重。

当然啦,苹果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苹果曾经为同样采用mini-LED背光技术的,Pro Display XDR发布过一份技术概述。

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屏改进了典型的局部调光系统的权衡,在这种系统中,由于 LED 区域大于 LCD 像素尺寸,LED 的极端亮度可能会导致轻微的光晕效应。这款显示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清晰的屏幕前性能,它采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小型定制 mini LED 设计,行业领先的 mini LED 密度,大量独立控制的局部调光区,以及定制的光学薄膜,在保持图像保真度和极端亮度和对比度的同时塑造光线。
至于具体的方法,就包括用定制化透镜进一步弯曲光线、用空腔反射器减少扩散等等。

没错,这已经是苹果努力之后的效果。

反正机哥已经不敢想象,苹果优化之前的光晕得严重到什么样的程度喽。


新iPad Pro上的这些问题,估计并不是bug,而是苹果采用mini-LED背光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
毕竟因为使用LCD屏幕的这些年里,苹果一直都在被用户吐槽。


但使用OLED成本上升不说,还要面临各种良品率、烧屏等问题。

不过机哥还是要说,无论是屏幕边缘变绿还是光晕问题,其实对于日常使用的影响,并不会大到什么程度。


但毕竟这些问题都是因为mini-LED而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替换屏幕。

只不过这些问题,或许只有等到苹果弃用mini-LED,才能彻底避免。
据说,苹果正在加速推进micro-LED显示技术。

最终目的,是和OLED一样,实现每个像素单独定制自发光,而不用担心mini-LED带来的光晕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传言称苹果已经开始鼓捣,在明年的iPad Pro上使用OLED了。

反正机哥已经开始搓手手期待喽,希望苹果不要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