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社会性死亡」。


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表达,自己丢脸到没脸见人,只想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的心情。
类似的说法,还有「尴尬得抠出三室一厅」、「原地去世」「这个星球已经待不下去了」等文字梗。

原本机哥以为,经历过公开处刑的人,应该都只会在寂寞的夜晚,45°仰望天空独自流泪。

在这里,用户自嘲「尸体」,用来表达他们社会性死亡之后六神无主的状况。
目前,「尸体」数量已经超过40万具。

在这里,每一次社会性死亡事件,都被致以万二分敬意,分为火化区、搬运区、默哀区和遗言区。


像是火化区,就是指各种大家亲身经历过的社死事件。

每一个故事,都是大家血与泪浇筑出来的年度巨作。
最基础的,就是「拍一拍」惨案。

众所周知,拍一拍的玩法一经推出,已经成功超越60秒语音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撤回提醒,成为很多人心里最讨厌的功能。

而且修改过的搞笑拍一拍内容,常常会忘记改回来,然后……就在正经场合被公开处刑。


然后,就有人在400多位同学面前,被迫放弃大学四年的优先择偶权。


什么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在这里,只要动动手指你就能轻松见识到。


没有什么比大庭广众之下出糗更让人绝望。


例如下面这一位,就因为想让租客自己动手修理出租屋内的电器。
但嘴一瓢,话也就不对味儿了。

没错,大部分社会性死亡,都来自于人和人之间的误会。


还有人因为在不恰当的地点,做出不恰当的动作,所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三两下肚,不省人事,做出点大家意外的事情,在所难免。
但是要到社死的地步,确实很难,除非真的让大家非常意想不到。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社死案例,哺育了这个豆瓣小组里每一个围观群众。
但并不是每一具「尸体」都愿意分享自己公开处刑的情况。

像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山寨,一旦和原装正品放在一起,就不禁让很多人替它尴尬得抠jio。


摩肩擦踵的逍道,来往行人的注视……这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舍友离开地球生活的通行证。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以为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只是把大家经历过的糗事拿来当成笑话。
但事实上,在这个小组里除了火化区和搬运区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版块,给需要安慰的用户提供一丝温暖,叫默哀区。

例如有的用户,就被恶意将信息泄露到国外的成人论坛上。



不同于火化区和搬运区清一色的「哈哈哈」评论。


同样,还有大学生朋友圈截图,在家长群遭到公开处刑的例子。






于是这个帖子同样在默哀区,获得大量用户的安慰。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板块,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还专门设置了遗言区,为正在经历社死的用户建言献策。
虽然大家同样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在围观,但仍有不少人帮忙想法子,让社死边缘的用户能够成功「复活」。

有用户预感自己即将在毕业照上,留下日后被公开处刑的素材,便在遗言区发帖,娱乐大众的同时顺便寻求对策。




领导轻轻的一个赞,在他的互联网世界掀起了惊涛骇浪。




个中情节百转千回,光看这几个标题,机哥就已经脑补出各种各样的惊险的画面了。



在这个「社会性死亡」小组里,机哥算是大开眼界喽。

或许,这才是这个小组存在的真正意义,让大家的社死事件在变成变得微不足道。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开心一下。
什么社会性死亡,在这里都能用幽默感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