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是“世界工厂”么?


从2020年开始, 越来越多的外企正在撤离中国,苹果将6条中国生产线转移到印度,而三星累计在越南的投资已经超过170亿美元。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国内有些学者大声欢呼:中国终于摆脱“世界工厂”的标签了,可“玻璃大王”曹德旺却异常担忧:“中国制造”没我们想的那么强大,我们正在失去“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一、外企为何纷纷“败走”中国?

从1987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对外开放,面对早已经过全球化历练的外资企业,中国市场犹如“一片净土”。看到中国丰富的能源储备和人口优势,外资企业纷纷涌入国内,扎根数十年,利润高,口碑好。

20年前,进口商品和国产商品中间隔着一道鸿沟,有人买东西,大家都会不自禁地问一句:是进口的么?

10年前,能在外企上班,那就是“全村人的骄傲”。

但最近这些年,外企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以至于不少的外企纷纷从中国“撤退”。

外企的“败退”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外企“本土化”问题处理得并不好,尽管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但外企制定产品规划和营销策略时往往忽视中国用户的体验,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即使中国分公司的管理者有心解决,但决策权都在欧美总部,外国人手里不肯放权,再好的想法也很难及时落地,久而久之失去了竞争力,只能撤离中国。

例如在2005年,在中国日化消费品市场上,年轻人开始崇尚“草本”、“自然”,国产品牌快速更新迭代,云南白药、自然堂及时推出新品快速抢占市场。

而国际日化巨头宝洁公司的草本产品足足晚了2年才推出。据宝洁内部员工称:这对于“宝洁速度”来讲,已经是“神速”了。



无法及时抓住消费者“痛点”,不放权给中国的产品团队,外企在中国30年形成的口碑优势,正在被消磨殆尽。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都被外企碾压。

但科技进步是跳跃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从人才培养、技术沉淀到配套金融,全供应链建设。小到生产馒头的机器,大到航天设备,“中国制造”这个学生看“洋老师”演示一遍就会了。更出现了以华为、格力为代表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与外资品牌竞争时,技术和价格都更具优势,且产品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此外企原本的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

如果谈到什么是造成外企制造业离开中国最直接的原因,人工成本的快速增加首当其冲。

二、为何如今年轻人以进工厂为耻?

上世纪80、90年代,很多外企来中国设厂投资,看上的就是中国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而现在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减,人工成本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益空间。从最近10年,我国劳动人口累计下降了约3000万;而工资却比10年前涨了近2倍。资本的逐利性让很多外企将工厂搬离到相对落后、且人口数量庞大的东南亚国家,撤离中国对外企实在是无奈之举。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外企,国内企业也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年轻一代宁愿送快递、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用曹德旺的话便是:年轻人以进工厂为耻。年轻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工厂人员流动性大、经常强制性加班、重复劳动容易被替代。

在50后、60后那一代人心中,工厂收入稳定,能够进厂上班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

如今的年轻人从小不愁吃穿,体面的赚钱是大多数人的期望,很少人会将“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梦想。

待遇差是导致工厂“用工荒”和“招工难”的直接原因。在工厂上班常常需要两班倒,工资待遇和劳动强度不匹配,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面前,加班加点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在同等劳动时间和工作量的情况下,送外卖、送快递的收入更为可观。



根据《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快递员每月平均工资6200元,收入过万更是比比皆是。

不单是工资,工厂的住宿环境、工作环境、餐饮条件都亟需提升。

工厂流水线的管理模式单一老化,工作内容重复,容易让人感觉枯燥。很少有技能和知识层面的培训,升迁希望也很渺茫,随着背靠人工智能的“无人工厂”陆续上线,年轻人更是工作在一种时刻将被淘汰的压抑环境里。

而做外卖骑手门槛低,虽然风吹日晒,但好在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外卖骑手的单件工资也非常高。小县城也有外卖、送快递的服务,想在哪干都可以,自由度非常高。不必非要到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密集地区。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更加完善,互联网经济成为新的风潮,催生了更多高薪且较为轻松的工作:直播、自媒体、网上商城,对年轻人有更大的吸引力,趋势很多年轻人也从工厂辞职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三、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在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00多种都排在世界前列。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集群、14亿消费人群,是中国市场天然的优势。

可是面对外企“撤离”以及“用工荒”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制造企业们”必须警醒,高强度作业、低工资待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尊重工人劳动成果,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福利、技能,改造落后的生产线,向自动化和机械化转型,这才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曹德旺警告说:中国工业化原本底子就差,如果制造衰落了,我们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