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先持股25%的股东,日本三菱自动汽车工业株式会社退出,25%的股份由新股东福州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棒,其余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因为中方持股比例达到75%,因此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除了股权变更之外,经营范围从原先的“生产、销售轻、微型客、轿车系列整车以及零配件”,新增了“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整车销售、零配件批发、汽车装饰用品销售”。从东南汽车的角度出发,未来很快会推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缓解车型少,竞争力弱的现状。

尽管说三菱早在2006年就以25%的持股比例,成为了东南汽车的重要股东之一。但2012年与广汽的合资,使得三菱将发展重心全放在了广汽三菱上。并且在2015年,三菱开始不再向东南汽车提供任何的技术和研发支持,这让东南汽车直接跌入谷底。此次三菱的退出,以及新能源市场的爆发,显然让东南汽车看到了一次“重生”的机遇。

如今,三菱汽车在国内的处境也是尴尬,产品力弱、新品少,没有在国内布局新能源产品,让目前的发展状况越发堪忧。2020年的在华全年销量只有7.5万辆,还不如重新“整编”的马自达。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也能看得出来,展台上门庭罗雀,三菱的产品已经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哪怕是“大尺度”的降价,也难以挽回消费者的心。

此次撤资的东南汽车,看似是顺水推舟,实则是举步维艰,而这可能是三菱逐步退出中国的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