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闯和向珊是一对80后夫妻

他们出生在张家界景区山脚下,

年少时便辍学前往上海打工。

打拼十年后,

两人在上海买房买车,站稳了脚跟。

但第二个孩子出生不久,

他们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卖掉所有固定资产,

用1200万,回老家盖一栋绝美的红房子。



房子的外观十分独特,

是用7个盒子一层层叠起来的,

84扇窗户,赏尽张家界仙境般的风景。

整栋建筑没有一根雨水管,

通过巧妙的收集方式,

让雨水层层汇聚,

最终落在最下面的池塘里。







房子建成后,

一家四口彻底搬回了山里,

陪伴两个孩子就近上学、照顾老人。

向珊说:“偶尔会怀念上海,

但在山间有一栋自己的房子,

守着亲人,就已经是财务自由了。”

口述 向珊

撰文 Tango 责编 邓凯蕾





2019年夏天,在距离张家界景区入口15分钟路程的石家峪村,诞生了一栋低调又奇异的建筑:7个盒子组成,每个盒子扭转15°,沿着山脊盘踞而上。



整栋建筑均用砂岩石建成,隐在松树林的云雾中,露出雅致的红色。它背靠张家界最出名的石林,面朝着上世纪曾令当地人恐惧的“土匪坡”。



7个盒子带有7个露台,面朝不同的风景。躺在最顶端的泳池里,只看得见天和山林。



这是一栋民宿,也是向珊和彭闯的家。“叠盒子”的方式,让建筑犹如匍匐在山坡上一般,显得低矮、谦逊,更符合向珊和彭闯的心意:“我们是回家来了,融入原来的生活里。”



以下为向珊口述。

做最“蠢”的投资:清空全部资产造乡村民宿

现在的张家界已经成了世界著名的景区,但我们从小生活在这里,每天上学都要徒步1个多小时,横穿森林公园,经过“金鞭溪“这些现在很著名的景点。

一路上常有猴子出没,只要看到小孩子单独一人,就会跑来抢东西,所以同学之间都是结伴同行,互相保护,反而不记得去欣赏身边的“仙境”。



我和先生是一个村的,但却很少有往来,20岁左右先后外出打工。

第一次真正相识,是在2008年,我们分别从打工的城市回家,在张家界市区的大巴车上遇见了。一路上我们都在聊天,才发现彼此很投缘。



2009年,我跟着他来到上海,一直都是跟别人合租,挤在一个老公寓的阁楼里。

我先生最早是做家庭影院的销售,一双脚走出了很多血泡,每天吃馒头、泡面。两三年后有第一笔“巨额”存款,大概10多万,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还是在老家买房。当时跑回了张家界,在市区贷款买了一套新公寓,给父母住。

之后,我们在上海从打工进入半创业的模式,和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经济状况逐渐好起来,陆续有了大宝、二宝。之后也终于有实力在上海徐汇区买了一套三房的公寓。

但搬进新家后,却仍旧早出晚归,装修好的新房只是一个洗澡睡觉的地方,没有什么归属感。




我和先生商量,不如变卖所有资产回到家乡,盖一栋民宿,既能现在就回老家住,也能一边经营它,成为下半生的事业。



花了20年打拼盖一栋房子,老了回来住,身边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说这是最“蠢”的投资。但我倆之间从来没有任何动摇,甚至没怎么讨论过,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这是我们土家族人逃不脱的情结。

向珊在新落成的民宿露台留影

走进房子,就是开启了“寻山”的旅程

2017年,我们去莫干山度假,住了一家非常喜欢的民宿,我们找到了它的建筑师郭少寻,想请他帮我们设计房子。

我们带着建筑师一起回了老家,花了一个多月,选中了一片坡底,那里曾是我们两家的祖辈晒谷子的地方,周围有一片松树林,背靠张家界的石林,常年云雾缭绕,所以给民宿起名为“未迟·宿云间”,这份住在云间的体验,什么时候来,都不迟。



建筑外立面的材料是房子的肌肤,我们希望它保持自己的个性,但在村子里也不要有违和感。

我们和建筑师一起,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材料,有一次在河边散步时,建筑师发现河里的红色石块很漂亮,就问我们那是什么材料。



这种张家界本地的红砂岩,本地也曾有很多老房子都是用它盖的。我先生的爷爷、爸爸都是石匠,张家界景区里有不少红色的台阶,都是当地人用红砂岩一层层盖起来的。



我们对红砂岩非常有感情,恰恰是因为太熟悉了,反而完全没想到,其实用它来盖房子是最合适的。

红砂岩在干燥的时候是质朴的灰色,被雨水打湿后会呈现出浓郁的红色,这种变色增加了它的魅力。让我们的民宿,变成了绿色松林里别致的红房子。



因为需要尽可能多的房间,建筑师设计了11层,如果按照常规方式来建造,这会是一栋在村里非常突兀的高楼。

直接铲平山地后盖房子,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但建筑师尽量保护地貌,让房子看起来仿佛是从山地上“长”出来的。



大门用了一个三米宽的旋转门,长虹玻璃有点晕眩的视觉效果,寓意着在这个建筑里,你可能会“有点晕”。内部动线设计都不是常规的,楼层概念也被模糊了,随时有可能迷路,更像是一个“寻山”的过程。



两个异形的旋转楼梯是房子内部最大的景观,孩子们特别喜欢,总让我们陪着他们在这里捉迷藏,在跑来跑去的过程,从小就能感受到建筑的魅力。




房子里有一个隐藏的户外通道,顺着阶梯,可以一路爬上7个露台,客人们可以享用露台聚会。躺在屋顶的游泳池,身边就是云雾环绕的山林,感觉非常棒。

一层又一层蜿蜒而上的露台

民宿一共有12个房间,每个房间有3-4面大的玻璃落地窗,让大家尽可能地看到大自然。家具和装饰品也采用原石、木质,希望都市里来的客人,能够卸下压力,融入到自然中。







卖掉两套房、一台车,付出的代价远超想象

起初的预算是400到500万,我们拿出所有的存款,再卖掉张家界的房子就差不多了。

但浩大的工程开始之后,我们才发现在山里盖房的代价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人力、运输的成本都是城市里的2-3倍。





不知不觉间,花费越来越高,很快财务上就捉襟见肘了。有一天晚上我们在讨论怎么筹钱,我提出将上海的房子卖掉,没想到我先生很爽快地同意了。原来他想回家的念头、对家的感情一点都不比我少。

除了张家界和上海的两处房产,我还卖掉了过生日时,先生送我的一台车。可以说清空了所有的资产,把1200多万全部投入到了这栋房子里。

刚开始建造时,我先生还留在上海处理一些生意,我一个人回到村里当监工。一开始连混凝土是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带着本子,请教施工队的师傅。每天不是暴晒,就是淋雨,晒黑了很多。

向珊在工地看书、做笔记满

有一次不当心摔倒,断了两根骨头,打上钢板后,半年不能走路,我先生就每天背着我到工地一起工作。孩子们放学,也会到工地来看我,虽然力气很小,但他们一起协作搬石头。

村里的亲戚长辈也都来帮忙,不论多么辛苦,但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特别温馨,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偶尔会怀念上海,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在山间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守着亲人,已经是财务自由了。



不再“鸡娃”,孩子们更需要大自然

我们的大儿子7岁,小儿子5岁,从建房子开始,他们就跟着一起回到农村,现在本地读小学和幼儿园,适应地特别快。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们离开上海,仿佛也切断了孩子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但我们更希望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够更多接触大自然,获得更多自然教育,也希望他们能够接触土家族的文化。



在上海的时候,带娃是非常焦虑的,所有的注意力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他们身上,哪怕是外出游玩,也有各种担心。

但回到村子里,我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感觉简直“解放”了,他们在民宿的草坪上踢球,去田里摘菜、抓昆虫,有时候也会搞点小“破坏”,但那是自然的学习过程。

向珊教孩子辨认可食野菜

我从小并不是读书很好的孩子,甚至有一阵子非常厌恶学习,但在工作之后,我的学习能力反而很强。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能共情孩子,如果他真的不喜欢读书,一味逼迫会让他的情绪和发展更糟糕。

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到他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更擅长做的事。



户口一直放在农村,让孩子从骨子里认同自己的文化

我出生一岁多,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把我放在外公外婆家,我跟老人之间的感情很深,因为外出打工,没能见到外公的最后一面,至今都是无比心痛的遗憾,我先生也和我有类似的经历。

现在最让我们最欣慰的是,可以陪伴在老人的身边。从民宿走回我们双方父母家只要几分钟,孩子们每天都能见到祖辈,跟随节气做传统点心,土家话说得特别溜。



土家族的清明节点心

张家界阴冷潮湿的气候比较多,家家户户都喜欢围着火塘,建筑师观察到这一点习俗后,帮我们在后院设计了一个火塘,自从有这个区域,村里的老人都会主动走上来,围着火炉喝喝茶,聊聊天,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还是很多,有时候突然病倒,晚辈却在远方打工不能赶回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总觉得很心痛。建完民宿后,在管理、服务、卫生、餐饮上,都尽量选用本地人,希望提供更多岗位,让年轻人回归。

本地年轻人在民宿工作

农村的确有落后的地方,但是在我们的家,骨子里就认同自己的文化,我们一家四口的户口也一直都在农村,从来没想过要迁出去。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村一点点变化,让来到张家界的游客,都能看到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