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吴志奇,头图来自:unsplash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星巴克门口大清早总会排起一列长队。
他们不是排队在买咖啡,而是自己拿着带来的杯子,等着装免费咖啡,星巴克希望借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同样也是为了环保,星巴克以及很多奶茶店的另一件事,现在依然还在被全网吐槽——纸吸管。
不止纸吸管,很多跟环保有关的事情,起初,并没有太多人关心,也没有太多人践行,直到环保开始把触角伸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
披着环保外衣的食物、衣服、汽车、生活用品纷纷涌现,打着环保口号的企业、品牌、组织、偶像众声喧哗。
现在,环保这个词也变得不再纯粹。它开始真假难辨、争议缠身。
于是,年轻人也开始“反环保”了。
年轻人开始反“环保的智商税”
当格陵兰的夏天冰川不断解体,北极熊在汪洋中寻找立足的薄冰,南极冰盖上的暴风雪弥漫开来,高温引发澳大利亚山火,珍稀动物从易危到濒危再到极危……环保在危机之下成为大势所趋,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而纸吸管,是年轻人开始抨击环保的导火索。
为了跟上环保潮,2018 年 6 月 20 日起,肯德基就开始在新加坡 84 家分店停用塑料吸管, 麦当劳很快在 9 月跟上,星巴克 2020 年之前开始全球停用塑料吸管,随后,纸吸管也在喜茶、奈雪、瑞幸等各大知名饮品品牌推广。
当吸管变成纸的,人们首先要忍受用它艰难地插进杯盖、吸饮品糊嘴的另类味觉,而且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喝完,不然纸吸管就会变成纸条,在饮料里柔软地铺展开来,奶茶、珍珠、吸管旋转着融合,成了一个永沉杯底的梦。
此时人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我要选道德这边的环保,还是选欲望这边的爽快?
不过,当他们得知纸吸管根本没想象中环保时,梦彻底碎了。
因为再生纸的质量一定比原生纸差,纸吸管几乎只能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无法进行回收,它在“一次性”和“可降解”上的属性,甚至比不过部分可回收的塑料制品。以纸代塑,还会加剧树木砍伐、加工制造等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纸吸管、纸杯、木勺等确实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却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根本途径。
就像麦当劳、星巴克采用纸吸管一样,人们发现大公司一旦开始环保,我们手中的产品就有可能被“剥削”。
取消手机配件,是另一件屡上热搜的“环保事件”。
苹果在这事上带了一个头,2016 年 iPhone 7 发布那天,也是 3.5mm 耳机接口被取消的那天。AirPods 开始热销,各大 Android 厂商包括华为、OPPO、vivo 很多机型都开始不配耳机。
苹果称取消耳机接口是为了更大的机内空间,理由尚可接受,直到手机充电器也不再配备。
去年 10 月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进一步取消了充电头,表示大家手中充电器太多了,取消充电头能减小包装盒,消耗更少原材料,减少运输量。
一顿操作猛如虎,苹果号称可以减少超 200 万吨的碳排放量。
跟随其后的,是暗讽苹果不配充电器的三星,也在 Galaxy S21 系列中取消了充电器,华为、小米的新机同样采取了不配充电器的策略,不过给了消费者要或不要的选择。
在手机厂商的“轮番轰炸”下,人们开始质疑品牌宣传的环保,其背后意图或许并不简单。
在充电器被拿掉、运输量减少的同时,企业也减少了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此外,在这个“快充时代”,手机厂商之间并没有统一快充协议,也就是说,消费者们买了新手机之后,依然需要再买一个快充充电器,这又给手机厂商们带来了一笔快速充电器的新生意。
回过头来,充电器还是要生产、要运输,充电器的成本则变相转移到了消费者头上。
其实“环保”的目的,消费者也并非不能接受,只是当环保和方便对立、和自身利益对立,人们环保的心开始变得犹豫。
这种犹豫,在他们发现“环保”可能只是外衣时,吐槽得更加凶猛,环保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现在的年轻人,身处无处不“搜索”的网络环境,也更追求信息透明化,关于环保的智商税,不会那么轻易地交了。
在西方对于环保的“两幅面孔”上,他们看得更加清晰。
年轻人开始反“环保的表演”
前阵子日本核废水严重破坏环境的事情,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对此疯狂讨伐,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盯上了“环保界偶像人物”——16 岁瑞典少女桑伯格,并期待着她说那句经典语录:
How dare you!
但是她沉默了,沉默的原因未知,却不出所料地引起了各种阴谋论猜测。
最初她在全球大胆宣扬环保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为她的勇敢感到钦佩:她义愤填膺地怒骂官员,号召美国学生罢课游行,要求瑞典政府减少碳排放,并在全球开展巡回演讲,让很多年轻的环保主义者都受到感召、冲锋上阵。
不过人们很快发现,西方一些环保主义者往往口号喊得很响亮,做得却很少。没有实际解决方案,环保时常沦为作秀。
桑伯格全程直播“零碳”坐船去美国演讲那次,被曝出首先从美国空运船到瑞典,船上还有几架直升机陪同录制,到美国后一堆人开车来迎接她,那艘船还要再次被运回去……
她还认为中国民众应该放弃使用筷子,原因是得保护树木。随后,中国民众呼吁桑伯格回学校上课,这样她就可以知道中国筷子大部分是竹子做的,竹子属于草类,她和她的朋友们应该拒绝使用厕纸擦屁股,因为厕纸才是树木做的。
类似说中国不环保的内容,西方媒体早已报道过多次。
今年年初,《时代周刊》就有一篇报道标题为《中国的菜单上去掉肉,能如何改变世界》说到中国对人造肉不重视,吃肉影响了世界气候,因为食品类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 26%,而畜牧渔业占了食品中最大的比例 31%。
几年前,《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西方知名媒体都曾把中国吃肉和全球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
然而实际上,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比起欧美很多国家都低,牛肉人均消耗量排到了全球第 31 位,中国猪肉人均消耗量在全球第四位,但猪肉是中国人最爱的肉类,人口总量大所以吃得也多,牛肉才是对环境污染最大的肉类。
西方人一直以来都因为饮食让身体更加强壮,而最新研究显示,中国从 1985 年到 2019 年,已经成为全世界身高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5.7cm,女性163.5cm,这个数字现在已经是东亚第一。
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已经不再处于吃不起肉的年代了,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都跟了上来,肉蛋奶都吃得更多了,新一代中国人还在吃越来越多的蛋白质,长得越来越高。
比起吃素食,这才是中国现实中的饮食趋势。
而且,中国在环保上一直都在默默作为,NASA 曾指出,卫星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绿化的第一引领者,每 10 年绿化率就增加 16% 以上。地球比 20 年前更绿了,主要就是靠中国和印度种树。
而在碳排放这件事上,截至 2018 年,美国人均碳排放量为 16100kg,排名世界第13,中国排名 34 位,人均碳排放量 8000kg,是美国的一半。
近年来,数度遭到严峻公关危机的国外快时尚品牌,也不可避免地通过“洗绿”自己,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一贴上绿色有机的标签,他们就赚到盆满钵满,一线奢侈品牌也大走环保路线,从抵制皮草,到让时尚人士化身品牌公益大使。
但实际上,他们从生产,到运输,到焚烧填埋旧衣,整个链条上的大量碳排放根本无法避免,Burberry 在 2018 年和众多时尚品牌签署环保协议后,7 月就被曝出烧毁 2.5 亿元的商品,H&M 更是曝过一次性焚烧 60 吨滞销衣物。
当环保不再只是环保,它还跟形象作秀、价值观强硬输出、乃至国家竞争发展的借口时,年轻人开始“反环保”。
他们反的不是环保本身,而是抨击假环保,以及打着环保幌子行着不环保之事的人们。
在这矛盾、对立重生的环保话题中,中国很多年轻人们不仅捍卫“吃肉权”,还在捍卫“碳排放权”。
尽管肉类消费、碳排放都与环保相悖,但捍卫“吃肉权”和“碳排放权”,背后维护的是我们发展的权利,它不止与中国相关,也与全世界的未来息息相关。
环保背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放大来看,“反环保”的背后,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与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一场漫长博弈。
从刀耕火种,到化石燃料应用,人类的文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上。
西方近代的进步,就是通过资本扩张、殖民统治,以及最重大的工业革命而实现,背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因为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工业化的国家,也开始重视起环保。
1972 年 6 月 5 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开启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面世。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也开始掀起环保的事业,1973 年后,中国各省市开始依次成立环保局。
对于一个在发展中的国家,环保并非绝对的第一要务,迫于生存压力,很多中小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忽视环保,但在提高废水废气排放标准后,企业利润变成了负值,大部分举措根本无法落地践行。
但很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努力践行环保的路上,只是他们却很可能成为环保责任转嫁的受害国。
中国就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过去 20 多年里,中国累积进口了 1.06 亿吨洋垃圾,从 1992 年开始,中国就已接收全球超过 45% 的塑料垃圾,中国汕头的贵屿村,甚至被称作“世界垃圾场”。
对于美国来说,运输垃圾给中国,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消灭垃圾会耗费资源和金钱,而运送垃圾到中国显然划算得多,除此之外,中国市场开出的买垃圾的价钱,还能比其他买主高出两倍以上,中国贵屿镇的人,又通过拆解垃圾提炼稀有金属等,获得了丰厚利润。
随后,贵屿镇的环境也不可避免遭到恶劣破坏——垃圾无处安放、焚烧黑气遍布、河流遍布污水、年轻的小孩疾病缠身……
但这件事目前依然很难快速解决,因为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就是会带来层层的“剥削”,垃圾总要到一个地方去,它会从上往下漂流,直到腐烂一地。
非洲很多贫困地区,还生活在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状态,更为现实的问题还一大堆,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更难谈环保的行动了。
经济和环保,总是在天平的两端摇摆不定。
当漆黑的河流、秃顶的山头、雾蒙蒙的城市开始频频出现在新闻中,我们看着自己对自然犯下的“罪孽”,希望通过回归和改善自然从而得到救赎。
在恶劣的环境背后,环保主义者也越来越多。
真正热爱和推崇环保的人士,践行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他们认为环境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会带来污染环境的恶果,但也是工业化的推进,也能让我们有更多能力和技术来进行环境治理,而大自然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缓冲。
但现实中这一点的确很难做到,1992 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已经为“环境和发展”热议过,至今依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环保主义者中,还有一部分的“极端环保主义者”。
他们认为在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的索取之下,世界很快就要毁灭,人类很快就要走向末日。因此,为了阻止这一天的到来,人类必须立刻取缔燃油车,停用化石能源,全员吃素。
这种完全不现实的目标,自然遭到了很多“反环保主义者”的攻击。
他们指责极端环保主义者只知道说空话,不食肉糜,不做实事。因为不砍树、不开荒,人类就没有生存空间;关停工厂,大量工人也要失岗;素食爱好者有吃素的权利,每个普通人也有吃肉的权利;现在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废弃电池实际上也有极大的重金属污染……
类似这股“反环保潮”的运动,早在 19 世纪末的美国就已经风行过。
美国克利夫兰总统设立国家森林保护区时,被美国西部一些州指责其为了保护森林,忽视了人的利益。20 世纪 90 年代初,打着保护私有产权旗号的反环保组织——“明智的利用”运动兴起,参与人数高达 400 万,他们都在反对环保法规,追求自身权益。
不过值得谨慎的是,我们的意识,总是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实际上,环保的现实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也难以清晰划定。
环保无需极端化,它是一个多元的命题
为了保护当下环境,完全放弃技术的发展是不可行的。
人类的创造力,才是“终极资源”。谁也不知道哪天新的能源、新的科技就会让社会天翻地覆,让现在的环保问题不再是个问题。
为了经济发展,完全不顾环境也不可行。毕竟很多环境问题还没到毁灭地球的程度,却已经足以毁灭很多人。
“科技惊悚小说之父”Michael Crichton 表示:
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将现实与想象区分开来,将真理与舆论区分开来。这在我们的信息时代特别的紧迫,特别的重要。
在当下,任何一种极端化的情绪,都无法解决问题。
世界在不断变化中达到平衡,根本无法达到或维持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其实,环保本身就是人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所以,环保并不是要求返祖,抛弃工业退回到原始自然生活;也不是完全自由发展,在经济起来后进行任意的排放和改造——而是人和自然的友好共存。
环保本就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人类自己。
人类只是地球 45 亿年来的漫长历史中的一小段,但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是生存的一切,我们必须维护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
只不过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为了这个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和牺牲。
它可能会是消费体验上的损耗,可能需要在生活中放弃一些方便,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很多环保小举措,实际上坚持做下去也是非常之难——比如随手关灯、节水为荣、浪费可耻、减用空调、多坐公交、减少尾气、多用布袋、自备餐盒、植树护林、垃圾分类、办公无纸化、选绿色包装、用无氟制品、选无磷洗衣粉……
这些努力现在依然重要,看起来很小,加起来却很大。
环保的好处谁都知道,只是谁都不想自己来为环境问题买单。
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还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型:公地悲剧。它指的是在公共资源面前,任何人都有使用权,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过度利用、扩张生产,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最终则会造成资源枯竭和破坏。
这也是造成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很大原因。
而要阻止这个“悲剧”并不简单,它需要制度的管理,需要道德的约束,需要群众的呼吁,更需要个人的克制。
从每方面来看,环保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各方面的对抗,也足以让环保寸步难行。
关于如何在环保中前行,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在《环保的暴力》里,曾提到过以下几点:
我们不要自上而下地组织人家的生活,让我们容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要屈服于流行趋势。
我们不要容忍科学的政治化,不要接受“科学共识”的错觉, 这只不过是高声的少数而绝不是沉默的大多数所达成的共识。
让我们对自然保持一种敏感和关注,并要求那些最为高调的环保主义者做到这一点。
让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自发演变保持谦卑的态度。让我们相信其隐含的理性。不要试图将其延缓或改变其方向。
让我们不要被灾难性的预测所吓倒,也不要滥用这种预测来为人类生活中的不合理干预进行辩护。
这些点,让我们得以多角度看待环保,以及“环保”身边的事与人。
环保是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
面对看似正确的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很重要;面对看似疯狂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认识很重要。
未来“反环保”的路依然坎坷,在不那么明亮的途中,我们仍需要更多的提问与质疑,以及更多的冷静和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吴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