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措施下,香港旅游业备受打击。


5月3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GDP)同比上涨7.8%。

过去两年,香港经济先后经历社会运动和新冠疫情打击,经历了六个季度连跌,严重受挫。今年一季度的上涨终止这一趋势。

对香港而言,7.8%是多年未见的高增速,但需要注意,这是建立在去年一季度-9.1%的创纪录低增速的基础上,因此实际增长率有限。

然而,餐饮、旅游等行业依然未能恢复,失业率高居不下,使居民对经济“体感温度”低于宏观上的回暖。


原因:强劲外贸与低基数

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高增速背后主要原因有两个:低基数效应和对外贸易强劲增长。

这一轮经济衰退前,香港经济增长率在1-3%徘徊,7.8%的增速在数字上比较可观,但并不意味着香港经济正在以数倍于往常年份的速度复苏。

而是受到低基数效应影响——由于去年一季度香港经济受到疫情打击,罕见地出现-9.1%的创纪录低增速,因此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来偏高。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中国内地,一季度经济增速大涨18.3%是建立在去年同期下降6.8%的基础上。

不过,当前香港依然显示出复苏的迹象。香港统计处数据显示,经过季节调整后,今年一季度经济相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5.3%;相比之下,去年四季度比去年三季度只增加0.5%。



中美的经济复苏,带动香港贸易领域快速反弹。


“主要反映在内地和美国带动的环球经济复苏下,货物出口的增长非常强劲。”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出口总额同比大增30.6%,进口增23.3%。

在疫情之中,中国的制造能力不断得到体现,而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产能则在疫情反复下受到限制,供给能力迟迟难以修复。疫情控制差异导致中国的供给能力要远高于国外,出口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香港进出口的重要部分是中国内地和美国等国间的转口贸易,随着中美的经济复苏,带动香港贸易领域快速反弹。

“体感温度”不同

复苏并不平均,相比贸易上“热火朝天”,旅游业仍然处在“冰封”状态。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承认,本港今年首季的GDP数字应有较显著改善,不过,实际“体感温度”所感受的可能是另一种情况。

整体上,今年一季度失业率为6.8%,就业不足率 (underemployment rate) 3.8%,香港目前有大概40万人“痛感强烈”。

其中,消费及旅游相关行业失业率仍高达10.7%,其中餐饮服务业的失业率更高,达到13.3%。



疫情爆发后,香港旅游及零售业备受打击,商场人流稀少。


结构性矛盾未解


复苏不平均背后,是疫情放大了香港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2003年,非典疫情打击下,香港失业率飙升至8%,此后中国内地开放"自由行",旅游业迅速膨胀,相关的零售、酒店、餐饮等行业,创造出大量新增就业。

然而,十几年后,这些行业提供的原本工资不高的岗位,在疫情中受到冲击最严重,恢复最慢。

香港目前服务业占比已逼近99%,几乎没有工业;相比之下,规模相似的新加坡,则有占经济总量26%左右的工业。

而高端制造业是经济的稳定器,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大量的工程类、管理类优质职位,比如新加坡具有优势的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高端制造业。

香港颇具优势的金融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得多——占比18.9%,仅创造6.8%的职位。

香港政府也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希望通过刺激科技创新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工业再兴。不过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