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人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用中文背诵《三字经》里的句子——这样一个推广中国文化的良机,就在墙里的一片寂静中被错过了。

By Rong Xiaoqing



奥斯卡颁奖后,赵婷手捧两座小金人。Credit...Imagen de consorcio por Chris Pizzello

上周日,华人导演赵婷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异彩,凭借《无依之地》成为首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少数族裔女性,这部电影同时获得了最佳影片奖。这位39岁、来自北京的姑娘在领奖台上用中文念出“人之初,性本善”那一刻,对很多华人来说都激动人心。她话音未落,很多海外华人的微信朋友圈已经是一片欢腾,有人说她是“华人之光”,有人说她终于证明了“中国人也能拿奥斯卡”。

但欢庆的人们很快就发现,在防火墙那面的中国,关于赵婷获奖的消息被全面封禁。媒体几乎只字不提,很多想说话的网民们只能用隐晦的语言暗示,否则就会被删帖。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着实令人困惑,就像网上疯转的一条评论中所说:“一个中国人导演了一部辱美影片,在美国获得奥斯卡奖,被中国封了!扶我一把,我有点儿晕。”

在很多华人记忆里,这届奥斯卡是亚裔元素最多的一次。从韩国导演奉俊昊用韩语介绍本届最佳导演提名、到获最佳女配角的韩国演员尹汝贞风趣本色的获奖感言,再到纪念这一年里辞世的电影人环节中出现的中国电影人张昭,与2016年那个拿亚裔儿童开刻板玩笑的奥斯卡相比,这些已经让人有了今非昔比的感觉。

但中国与国际著名奖项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爱恨纠缠。一方面,中国人有难以割舍的诺贝尔情结、奥斯卡情结,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承认,作家莫言和药学家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引来举国欢庆;《战狼2》、《夺冠》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也接连被送到奥斯卡参赛;另一方面,当获奖者的理念与中国政府和主流文化有所冲突时,获奖者在中国通常不被提及,甚至更惨,比如被禁止在中国发表作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被监禁八年多后死于癌症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1991年,张艺谋的《菊豆》成为中国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时,中国政府认为该片内容有损中国人形象,禁止张艺谋来美参加颁奖礼,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还就此在时报上撰写观点文章进行了批评。

但高行健本已是流亡作家,刘晓波曾力推中国政治改革,张艺谋的早期的影片大多聚焦中国农民的情欲和艰辛,赵婷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她并非以政治倾向为世人所知,《无依之地》讲的也只是居无定所的美国底层民众,中国“小粉红”们对赵婷的不满似乎只源于她的只言片语和她的国籍。

八年前,她在接受美国一家电影杂志采访时曾说中国是个“遍地谎言”的国家 ;她的另外一条“罪证”是最近一家澳洲媒体刊载的采访,那篇报道引用赵婷的话说“终究美国现在是我的国家”。该媒体后来在“更正”中说明,原话中的“不是”(not),被错印成了“现在是”(now)。但赵婷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仍然被“小粉红”们咬住不放,虽然中国鹰派媒体《环球时报》在其一条推文中说,迪斯尼向该媒体证实赵婷是中国籍。

在很多海外华人看来,这个“一句话+国籍=辱华”的等式不仅令人看不懂,多少还有点吓人。从2016年开始,每年在美国入籍的中国移民都超过3.5万人,在所有归化公民中人数一直位列第三或第四。虽然不是所有美籍华人都会像赵婷一样,因为盛名而被放在放大镜下检视,但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也像她一样都有公开“说错话”的可能。疫情期间,海外华人的慷慨解囊得到了中国侨联的赞许,但如果上述等式真的成立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心碎呢。而对中国来说,一个华人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用中文背诵《三字经》里的句子,这样一个推广中国文化的良机就在墙里的一片寂静中被错过了,也很可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