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赵婷在洛杉矶出席奥斯卡颁奖礼。 (AP)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之前,赵婷执导的《无依之地》已经分别于2020年9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2021年2月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这两项荣誉均是创造历史。当时赵婷的继母、中国知名艺人宋丹丹公开称赞赵婷“会激励无数中国的孩子们”。那时中国舆论普遍称赞赵婷,媒体多有报道,将她视为“中国骄傲”,是“为国争光”的典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中国网民挖出她过去的所谓“辱华”言论后,中国媒体和网络监管部门限制了对她的报道,连原计划4月23日在中国上映的《无依之地》也被撤档。今次中国官方对赵婷和《无依之地》的报道限制,据传与此相关。据《华尔街日报》引述两位中国官方媒体记者的消息称,他们接到宣传部门的指令,不得报道赵婷获奖的消息,因为“之前的舆论”。
所谓“辱华”言论主要是指赵婷2013年接受美国《电影人》(Filmmaker)杂志采访时曾说:“我在中国长大,那是个遍地谎言的国家。我小时候得到的信息,后来发现都是假的,并让我变得很叛逆。” 在另一次采访中,一家澳洲媒体引用赵婷的话说:“终究美国如今是我的国家。”该媒体后来更正,赵婷当时说的是“终究美国不是我的国家”,但这句话仍惹恼了很多中国网络上的民族主义者。当然,初一看,这句话确实不全面、客观,说明赵婷被自身视野和认知所限。
但是,从赵婷说的原话语境中可知,她只是在追述自己为何选择到西方学习政治学的心路历程,她说,“这与自己十几岁时(teenage)在中国的成长经历有关,那里到处是谎言,感觉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从中走出去。我能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信息本身)。”
这段描述是很多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并不局限某一个国家或社会,这种程度的反思和自我审视,不过是人生成长中获取自我意识的一个经历。而“那里到处都是谎言”固然带有偏见,过于放大中国社会所存在的一些不全面不客观的信息,可以被批评,却很难说“辱华”。
毕竟,任何社会的多数人,包括今天中国那些挖出赵婷所谓“辱华”言论的网民,难免在生活中或与他人对话中,都可能会有对现实、对政府、对国家一些牢骚甚至偏激言论。但能仅仅因为他们说出这些牢骚甚至偏激言论,就上纲上线到“辱华”程度吗?倘若如此,谁还敢公开说话?
现在中国社交网络上不太容易搜到与赵婷获奖相关的信息,引起了很多用户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这种程度的批评都无法容忍,是心胸太过狭窄的表现,更与所谓的“大国自信”不相匹配。中国舆论对于赵婷获奖的限制报道,低估了人民的辨别能力,舆论监管人员没必要像惊弓之鸟般对待赵婷过去的偏激言论。一个持续崛起、日渐开放的中国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几句偏激的言论草木皆兵。否则的话,既损害自身形象,又只会将完全可以团结的对象推倒对立面。
而有些人则直接指出,不能因为有人说过一些批评言论、甚至未必客观的偏激之语,都给扣上 “辱华”的帽子,中国舆论监管部门不能被民粹裹胁。近年来,过激的民粹的爱国主义思维和情绪,在这几年中国网络上和社会舆论中泛滥成灾,理应引起中国为政者的警惕,舆论监管部门切不可无原则地迎合。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性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团结的力量,但狭隘的、过激的、民粹的爱国主义,却可能是无法把控的野火,最后烧坏的可能是自己。
无论如何,中国舆论监管部门不应该被民粹民族主义裹胁,不能上纲上线,要懂得有容乃大的朴素道理,粗暴过激地对舆论争议进行一刀切的封杀之举,是一种“宁左勿右”的过激行政行为,非但不能抑制杂音,却会起到欲盖弥彰的放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婷早年的说法固然带有偏见,并未客观反映中国,但中国舆论监管部门还是应该给她正常被报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