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的《1818黄金眼》,前有眉毛小吴签约出道,后有浴室小张风靡全网。
时不时报道出几件引起观众共鸣的社会新闻,再凭借着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功夫,让网友们金句频出,爆笑不已。
比如一百多买了个LV包还怀疑包是假货的大哥,却开着一百多万路虎,让采访的记者都有点好奇;
又或者是要求顾客花几千块充卡才能剪个10块钱头发的理发店,因为不想上头条爽快退钱,最终又上了《1818黄金眼》。
当社会新闻带上了沙雕属性,再加上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网友们,自然能给新闻带来不一样的火花和乐趣。
而最近火起来的,是安徽卫视一个名为《社会透明度》的早间新闻。
同《1818黄金眼》一样,这个新闻聚焦民生,关注生活小事。只不过《社会透明度》的整体风格,还要更加诙谐幽默。
窃格瓦拉的名言名句,最早就出自这里。
而在这个节目中,窃格瓦拉新闻的沙雕程度,还排不上号。
在这里,你能看到嫌通缉令照片太丑,于是把自拍发给警方的通缉犯:
也有4岁的熊孩子,因为沉迷于打牌,甚至从家背了2万块去上幼儿园:
有嫌女友唠叨假装跳河,然后潜泳回家看电视的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
也有怕女儿在学校受委屈,一掷千金买下幼儿园的土豪家长:
不看这个节目,你永远不知道艺术是如何来源于生活的,而生活比艺术更具有戏剧性。
一切你在互联网上看过的段子,在这个节目里都有真人演绎:
什么“劫匪抢得万元现金,半路却被小偷偷走”,或者“少女发现被拐卖,反将人贩子卖掉”,亦或是“男子肇事逃逸,次日得知撞死的是亲爹”……
从上到下,里里外外都透露着一股荒谬的气息。
无数网友纷纷留言,这是自己童年在家上学时的必看节目。
也有网友说,每天早晨挤公交的时候,就靠看这个节目提一口气。
这一边,电视节目在网络上频频出圈,而那头,不少经典节目却早已经纷纷停播。
比如前几年停播的《谭谈交通》,去年停播的《走近科学》。
这两个节目的人气都不低,一个是网络上流行的“综艺节目”,一个是当代年轻人的“童年阴影”,但现在只剩下一些影像,作为它们存在过的证据。
而无数人惋惜后,也有人十分疑惑,这种类型的节目,为什么会走上停播的命运?是网络人气不代表实际观看人数,还是电视节目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不光是电视节目,连不少电视频道也纷纷关停。
光是才刚刚过了五个月的今年,就已经有山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MTV音乐电视台中文频道、湖北广播电视台休闲指南频道、广东广播电视台高尔夫频道等四个频道相继停播。
这还都是一些大台,没算上那些普通观众叫不上名字的小频道。
无论多少人感叹青春一去不复还,停播的电视都很难再回来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曾经带给了我们无数欢乐的电视,还能焕发出生命力吗?
1958-1982
在拿下了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的《你好,李焕英》中,有一个买电视的情节:
在贾晓玲的升学宴上,母亲李焕英年轻时的“死对头”王琴刚一落座,就被同桌的几个人追捧,还谈起了20年前买电视的事。
当时的王琴买到了全厂第一台电视机,成为了王琴的骄傲,也成了20年后老朋友再聚首时的谈资。
于是,“穿越”回去的贾晓玲为了让自己的母亲高兴,想让自己的母亲成为全厂第一个买到电视机的人。
但那个年代,电视机不像现在,只要在网上下单,第二天就能送到家门口,还包安装服务。
那时候的家用电器,都是拨计划下来,销售单位拿着计划,才能去工厂里面提货。
而想买的人,只能拿着电视票去购买,光有钱是不行的。
并且,那个时候的电视机都是黑白电视机,偶尔有几个进口的彩电,有外汇券才能买。
为了买到这台电视机,李焕英手里的电视票攥了又攥,一听到电视到了就飞速跑向了柜台。
终于,在贾晓玲的帮助下,李焕英成为了全厂第一个买到电视机的人。
电视买回来后,厂里不少人都围坐在空地上,一起看电视。
那是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在这场比赛上,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夺得了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并开启了五连胜之路。
这场比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非常有象征和纪念意义的,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在体育事业上,也可以让世界人民看得见了。
而这种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光《你好,李焕英》,在《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之中,都有类似的场景:
千家万户围坐在一台电视机前,等着收看节目;
这些人里既有东北厂子里面的工人,也有北京机关大院的工作者;既有学生,也有普通的百姓。
足见一台电视机的珍贵。
我国的电视产业,起步是有些晚的。
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712厂)试制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这台电视机,现在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作为纪念。
而有了电视机,还要有电视广播,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电视台,不然电视机买回家也白搭,什么都看不了。
20世纪50年代,国际电视业迅速发展。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没有广播电视。
1957年,我们决定开发自己的电视广播事业。
在经过了一番筹备后,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这一天也成为了大陆电视台的诞生日。
而彼时的北京,只有50台电视机。
自那天起,北京电视台就一直断断续续播出节目:
1958年6月15日,北京台在演播室内直播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部剧时长20多分钟,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小话剧;
1958年6月19日,北京台在北京体育馆实况转播了 “八一”男女篮球队与北京篮球队的友谊赛……
9月2日,开始正式播出。
那时只有北京电视台才有精力制作节目,其它地方的人想看电视也不见得能看得上。
为了迅速发展电视事业,1959年,无锡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电视转播台,用来转播电视节目。
并且各个地方开始兴办自己的电视台。到了1961年,全国共建有地方电视台19座。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调频广播技术得到了发展,1971年时,共建成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电视台80座。
有了这些电视台,全国各地的人,才能收看电视节目。
电视台节目丰富了,电视机的质和量也得跟上来。
我国彩电行业起步于七十年代初期。1970年12月26日,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通信广播电视厂诞生,从此我国开始自主生产彩电。
1972年5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则在同年10月播出。
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此时我们的彩电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一些重要的原件依赖进口,所以生产的规模、产量、性能等方面,同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
此时,一些经典电视节目已在各电视台草创:
1976年7月1日,《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第一次播出,该节目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除此之外,我们常看的《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等,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播放的。
为了增加节目的多样性,电视台还会尝试去做一些新鲜的东西:
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这是第一部涉外合拍片;
1979年,央视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拉开了中国引进海外电视剧的序幕。
此时的电视台,受限于一样东西,那就是资金。
不少电视台的设备,都是央视淘汰的,经常需要维修,不能一直正常运转。
而且制作节目也没有经费,都是赔钱的,虽然可以转播,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眼下电视机的数量少,大家看着几个节目就足够了,但是以后呢?
想要长远把电视台办下去,就要把事业变成产业。
第一个做出尝试的,是上海电视台。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受理广告业务。
1979年2月,央视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
1980年1月1日,央视播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
有了广告,就有收益。到1983年时,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有了钱,电视台就可以琢磨出更多新花样了。
1983-2012
1983年,对于广播电视台来说,发生了不少大事,广告收益见效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年的除夕夜,央视举办的第一届春晚,至今还是无数人心头的“白月光”。
在时隔几十年后的一次投票上,让观众们票选最受喜爱的春晚,首届春晚成为榜首,令人惊叹之余,还带着一丝感慨。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届春晚办得不算太好:
舞台、灯光比不上现在,自然不用说;镜头的远近、画面的切换也总是有不足之处;当零点钟声敲响时,舞台上的相声甚至还没结束,就急急忙忙切换到了撞钟的画面,放到现在,一定是严重的舞台事故……
但它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为那时的人们带来了崭新的春风。
先是节目播出形式上,选择了直播。尽管直播风险较大,但录播实在是太烧钱了,录像机技术才刚起步,一个磁头就要3万美元,要保障日常节目,晚会就还是得省一省。
尽管中间也夹杂着不少录播的节目,但直播还是让大家更加亲近,减少了距离感。
基于直播,这届春晚为了和观众更好互动,还采用了点播的形式。观众打电话来告诉节目组想看什么,节目组就会尽力满足观众的需求。
尽管现在看来,这种互动方式可能有点笨。但在当时这非常时髦,毕竟电话的普及度不高,不是家家都能拥有电话,还肯拨打的。
也正是这种点播的形式,造就了春晚历史上最经典的节目之一——李谷一演唱的《乡恋》。
《乡恋》是李谷一的代表作,从1979年起,就火遍大江南北。
但大时代背景下,那个时候流行的都是鼓舞斗志,积极向上的歌曲。《乡恋》这种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歌,曾被批评为“靡靡之音”。
可点播这首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接线员端了一盘子记录电话点播内容的纸条,上面写的几乎全是《乡恋》。
春晚导演不敢做主,把观众们的点播条端到了广电部部长面前。部长思来想去,决定,播!
后来这首《乡恋》被誉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并在30年之后的“春晚历史最喜爱节目评选”里排名第二。
这场春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于电视台而言,找到了一个新的形式,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给未来电视媒体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于文化传播而言,它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在文化领域的气氛更加活跃。并且同春节这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时刻联系在一起,既能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展现时代精神。
收视率达到60%的春晚,无疑是成功的。这也给了广电一个信号,那就是电视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既能丰富生活,也能传达精神。
1983年3月,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在会议上,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这个方针说白了,就是要在全国各地,无论大小地区,都要兴建广播电视台。
同年10月,这一方针被批准,并且迅速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到1990年底,中国有电视台509座,比1980年增长了13.4倍。
另一边,国内企业开始引进彩电生产线,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同时外资品牌也开始大批量进入中国。到了1985年,我国电视机年产量达到1663万台,是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
这期间,国产彩电在技术上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并涌现出了长虹、金星、牡丹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90年,我国电视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4%。各地兴建卫星地面收转站,不管哪里的人,都能够看到电视节目了。
1985年,央视首先上星。所谓上星,简单来说就是把电视节目投到卫星上去,再把信号传到全国各地。
电视台分为两种,卫视台和地面台。卫视台就是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地面台就只有当地才能看。
一部《渴望》,万人空巷,也让各大电视台都看到了上星的魅力。
1992年,贵州卫视、云南卫视通过卫星播出,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最早的省级卫视。
1993年,四川卫视、西藏卫视、新疆卫视上星,省级卫视逐渐被大众认识。
1994年1月1日,山东卫视上星,并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电视剧,比如《白眉大侠》《甘十九妹》《水浒》等,各个脍炙人口。
山东卫视也借助这些优秀的电视剧,在电视行业上一路领先。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时中国省级电视媒体的第一阵营。
在那个年代,内容稀缺,信息闭塞。一台电视机,就是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电视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1997年,湖南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东南卫视等多个频道相继上星,成为电视舞台上百花争艳的主角。
想要脱颖而出,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了解自己要拿下的是什么样子的市场。
湖南卫视打造了不少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晚间新闻》等,都十分具有影响力。
凭借这些节目,湖南卫视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确定了“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频道定位。
他们奉行“快乐中国”的频道理念,围绕这一理念打造节目,强化频道特色。
做得好不好,看收益就知道。2006年时,湖南卫视的广告创收已突破了10亿元,位居省级卫视第一。
安徽卫视的频道定位,是“剧行天下”。什么是刚需?电视剧就是刚需。
他们打造了《周末大放送》《男性剧场》《女性剧场》《雄风剧场》等等,八个剧场拿下了六个收视第一,在省级卫视同时间段中的收视率,一直遥遥领先。
2007年,他们将这一概念拓展为“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牢牢把握电视剧主题。
山东卫视同样把目光聚焦在了电视剧上。他们打出了“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的旗号,将“情义”二字,作为自己频道最突出的特点。
《水浒传》《闯关东》《红高粱》等大戏,一部比一部出名,也一部比一部成功。
每一个卫视都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贵州卫视主打“西部黄金卫视”,广东卫视主打“财富”,江苏卫视“情感天下”,浙江卫视“中国蓝”,等等等等。
结合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快发展。
其中,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成就了“电视湘军”和“广告淮军”的称号,成为了省级卫视的领军者。
然而在这蓬勃发展之中,隐患却早已埋下。
越来越疯狂的广告插播,让人隐隐觉得不对劲。
不管是什么时间段,只要打开电视机,甭管是省级卫视还是地面台,广告全都扑面而来。
湖南卫视早就被人调侃,怎么能在广告里插播电视剧。
同样,广告的质量也良莠不齐。
要是普通的广告,什么高乐高、奥利奥,或者舒肤佳、洗衣皂,大家还能忍一忍。
但越来越多的,是打着广告名义的智商税产品:
一天就能减肥一斤的按摩仪,199块钱就能拿下的黄金三件套,用了就能清心明目的水杯,还有孩子看了就能考上重点大学的神奇辅导书……
不管什么广告,只要钱给够,都能播。
毕竟不播出,谁知道哪里有那么多违背祖训的神医,又哪里能发展出神医宇宙?
2013-2021
广告乱象,治标不治本。
2011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
11月28日,其又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电视剧不能再插播广告,对于广告商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彻底颠覆了省级卫视之前给频道定位的运营手段。
由于剧中禁止插入广告,电视剧广告承载量骤减。但大型综艺节目可以通过植入等创新形式,放大广告的传播效果。
《中国好声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通过大综艺,获得更好的收视率,来获得更多的广告承载量。
2016年的《中国好声音》,仅冠名就创收高达4个亿,整个栏目创收超过了20亿。
其它卫视纷纷注入力量,开始在综艺上下功夫。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凭借极具话题的内容,让江苏卫视赚了盆满钵满。
湖南卫视、东方卫视也不甘落后,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综艺。
四大卫视共同成为了大综艺时代省级卫视的四大寡头,垄断了80%的收视份额和80%的广告创收,把其他电视台落下了一大截。
但是,2017年,电视媒体出现了明显的困局。
一是整体收视持续下滑,二是大综艺品牌失灵,三是广告创收开始负增长。
不少频道开始入不敷出,形成恶性循环:
没钱,就没法制作好的节目,要么过去的片子来回播,要么就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内容凑数,影响收视率,收视率下降后,就更赚不到钱了。
来源:知乎
2012年,上海地面频道广告收入为33.93亿,而到了2017年却只有9.85亿,5年时间下跌了71%。
下跌的广告收入,让不少电视台开始慌了。县市小台不用多说,就连一些省级卫视,也顶不住了。
没钱,就拉烂广告,甭管什么广告,接了能赚钱再说。
但广告越烂,观众就越反感,收视率就越低,电视台就更没钱。
而且不光观众对广告有意见,管理部门也看不下去了。
2018年9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广播电视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美容、招商加盟、投资理财、收藏品等九类广告,进行重点整治。
这些广告,常年都是地方台广告的主力军,这种规定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宁夏影视频道、江苏教育频道还曾因为“广告违规”,被要求停播整改。
目前,全国有4000家电视台,24000多个频道。之前“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发挥太好,就连一些经济条件发达的城镇都办起了“镇级电视台”。
许多电视台多而不精,乱象丛生;内部贪腐,人才不足,电视台只能靠“吃政府饭”才能勉强维持。
这些电视台面前摆的只有两条路,如果不想死皮赖脸活着,要么关停,要么改革。
上海电视台对多个频道进行了重组合并,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合并成了“都市频道”,炫动卡通频道和哈哈少儿频道整合成了“哈哈炫动卫视”。
天津电视台主动关闭了国际频道、高清搏击、时代风尚、时代美食、时代家居、时代出行频道6个电视频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都对一些产出较低的电视台进行了调整。
如何改革,除了内部调整外,还要看电视台发展的外患。
在各大卫视之前纵享喜悦之时,变革就早已悄然来临。一阵科技之风,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变化。
2011年,被称为智能手机元年,在各大品牌和厂家的共同努力下,智能手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2012年3月12日,优酷网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优酷土豆宣布合并,成为了一家视频网站;
2014年4月20日,湖南卫视打造的芒果TV上线,加入了互联网大军。
同时也在这一年,三大运营商相继向公众开通4G业务,“4G”时代迅速到来。
现在回看,纵使是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也不会把小屏幕当成大屏幕的竞争对手。
但正是小屏幕,一点点夺走了大屏幕的生机。
以前电视台一直在承担主流新闻舆论的使命,但不管头部电视台多么坚挺,互联网都已经成为了媒体的主阵地。
近年来,互联网娱乐平台和咨询平台的崛起,既夺走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也占据了他们看电视的时间。
同样都是一部电视剧,在电视上看诸多限制:时间段是否合适,播出期间广告多不多,错过了是不是只能错过……
但在视频网站上,海量的娱乐内容都可以随时点播,还有多少人守着电视台去被动追剧?
就拿东方电影频道和电视剧频道的合并来说,影视类频道,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
互联网上,不光有视频。
直播、短视频、游戏等更加丰富的互联网内容,都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大家接受信息的方式。
夸张一点来说,一切互联网娱乐产品,都在蚕食着电视台的原有受众。
2017年后,广告客户的投放预算,重点都转向了新媒体上。
电视媒体的预算,大多都是客户品牌传播的补充投放。
在新媒体上,广告投放和市场转化融和一体,能直接导入产品销售,广告投放性价比极高,这是传统电视台的软肋。
电视台铆足了劲儿,跨入网络,做起了融媒体。
所谓融媒体,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有着共同点和互补性的不同类型的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简单直白来说,就是把电视台里的这些内容,也放到互联网上去。
无论是资讯平台,还是长短视频网站,都可以看到各大电视台的身影。
一来二去,其中不少也做出了一点儿成绩。
为了增加互动性,电视也变了:
“二维码”,一块打在电视上的“补丁”,鼓励大家手机扫一扫,和电视多多互动;
“摇电视”,摇出了和微信一样的效果,让大家得到“红包奖励”;
“云电视”“智能化”“移动化”,花样繁多,上演着一出又一出“大戏”,但又似乎什么用都没有。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花里胡哨的互动,并没有真的增加他们对电视的关注;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互动太多了,反而会引发看电视时候的反感。
总而言之,这些电视台在互联网上发展很好,但在电视上,好像又没什么进步。
电视媒体的衰落,似乎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形式的改革固然重要,但却忽视了内容的改进。
当电视台内容足够有诚意时,观众自然就会被吸引。好的内容,才是电视台的重中之重。
不然与其看那些不知所云的互动充斥的电视节目,还不如拿起手机,或者换个台继续看“欢乐斗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