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ID:sanbiao1984),作者:三表猫,原文标题:《请技术性击倒特斯拉》,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的朋友李大锤,是从科技、汽车双栖当红博主。
昨日,他在个人微博上向粉丝发问:上海车展你们有啥特别想看的车吗?
106条留言里,几乎90%都在说:特斯拉维权。
过去的24小时里,上海车展的热门话题都与之相关。
要知道,“上海车展”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今年的口号是“拥抱变化”,有媒体延展为:“全力拥抱智能电动化。”
口号有多铿锵,现实便有多苍白。
据悉,昨日在“上海车展”现场发生的“维权事件”不止特斯拉一处,战事风起云涌,汽车产业盛会最终演变成维权盛会。
闹剧频发,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我有两个好朋友服务于知名车企,他们为这个车展没日没夜忙活了近一个月,约酒都约不上。
可想而知,当他们面对精心准备的物料、花大力气搞的站台,却被“特斯拉维权”的巨大声浪遮蔽,几无半点浪花激起的突发状况时,该有多失望呢?
外行人有的是笑话看,从业者内心几多辛酸又何尝为人所知?
事后,媒体都在指责特斯拉态度傲慢,某社更是声色俱厉称:谁给了你不妥协的勇气?
我就觉得特别搞笑,作为媒体你应该去调查特斯拉为什么不妥协,你应该去追踪那份勇气的缘由。
凭空发问,仿佛是已经有事故责任鉴定书在手一样,像极了老师手拿标准答案,按着学生的头问:“你哪来的勇气选C?”
事件的重点不是各执一词吗?
车主张某说没超速,特斯拉说超速了;
特斯拉说我们去鉴定,车主张某说我不相信你指定的鉴定机构;
车主张某说,我要误工费、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特斯拉说,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维权事件”发生后,张某一方说:“巧了,我们也决不妥协,可以的话,互上证据……”
巧了,我们也特别想看证据。
证据—鉴定—仲裁—定损,这是一条合理、合规的路径,肯定比“大闹一场”更符合文明社会的定义。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特斯拉没有能力也没有资质认定车主的精神损失费的区间。
非常奇怪的一点,我们的媒体除了在事后教特斯拉公关做人、教特斯拉演讲与口才、给特斯拉上情商课之外,“刹车失灵事件”发生这两个月内,在当事车主声称掌握大量证据的情况下,没有一家媒体拿出令人信服的调查报道。
媒体完全可以在“展闹事件”爆发之前,便用翔实的报道,让特斯拉低下“高傲”的头颅。他们什么也不做,只是在特斯拉的回应中找寻傲慢的痕迹。
而我们细究车主张某与媒体之间有限的几次互动,基本都是4S店内闹、雇佣车模闹,整体取向是把严肃的维权事件包装成更吸引眼球的市井新闻。
可是,证据、多方取证、第三方介入,这些都是严肃的、需要花功夫啃下的新闻硬通货,我目力所及,看不到有哪家媒体做到了。
当然是拍个充满戏剧张力的短视频,再指责一下特斯拉的傲慢,更能吸引流量嘛!
难怪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女士瞧不起自媒体,也全面否定车企与媒体之间的寄生关系。
这一点,我和她的感受是一样的。
汽车媒体,大多数难以值得读者或从业者尊敬,他们沦为车企的门客与大喇叭,几乎是公认的事实。要知道,堪称重磅的特斯拉监督报道居然是科技媒体“品玩”完成的。(目前处于诉讼阶段,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是良性的互动关系。)
陶琳女士本可以尊重媒体,如果在“刹车失灵事件”发生后,有专业性、严肃性兼具的报道出炉,她会明白媒体的威力在于监督,在于揭示真相,而不是她认为的拿个碗跪下乞讨。
如果特斯拉是傲慢的、愚蠢的,那就去证明它,而不是指着鼻子骂它。
如果问特斯拉不妥协的勇气何在?顺便再问问,多起类似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市场监督部门到底有没有勇气介入?
如果媒体不能帮忙寻找答案,权力部门不能维护权益,大众对刻奇现象有澎湃的需求,我们又拥有“一个弱女子都跳到车顶了那一定很冤吧”的智识土壤,那我们离喧哗越近,离理性、正义越来越远。
对抗傲慢与偏见的唯有专业主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ID:sanbiao1984),作者:三表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