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珣,80后,广东潮州人,

19岁到景德镇开始做陶瓷,

至今已经快20年了。







明清时期的皇家御窑厂就开在景德镇,

但明清古瓷上的这些国宝色彩,

因没有留存标准数据的配方,早已失传。

李颜珣闭关6年,

从原始配方开始研究,

摸索、转折、实验,

终于复原出60多种绝美色,

并一一记录下每一种颜色的配方,

形成自己的色彩体系“颜彩”。

之后,他更以此色彩库为素材,

开始瓷板画、陶瓷装置的创作,

走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当代陶瓷艺术的路。



李颜珣在妙斋的院子里


2021年4月下旬,

李颜珣筹备近2年的颜山美术馆,

即将在景德镇正式开幕,

一条在美术馆建成的第一时间拜访了他,

也来到李颜珣的“妙斋”家中与他畅聊。

撰文 叶荔 责编 陈子文



颜山美术馆外景

转折

在瓷都景德镇初见李颜珣,他正在为自己的颜山美术馆开幕,做最后阶段的布展和调试。美术馆就坐落在景德镇近几年大火的新地标——陶溪川园区。

隔着通透的幕墙,在室外就能见到绵延的颜山装置,是李颜珣用60几种独创的颜色,烧出来的一座小瓷山,刚刚完工,非常抢眼。



材料实验局部,从上到下依次为:松绿、大绿、孔雀绿、石绿、竹绿、橄榄绿、藤黄、桔黄、朱砂、朱磦、胭脂、粉紫、兰紫、蓝紫、酞蓝、宝石蓝、花青、三青、古紫、熟褐、赭石、深棕、黄棕、地皮蓝、雍蓝、雍绿、雍粉黄、雍粉、雍紫、古孔雀绿、雍浓黄、宫粉。

“阿珣干起活来,一天当十天用。”身边的朋友这样形容。今年近40岁的他,精瘦,少言,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已经成为十年多来的常态。“我可能是景德镇上干到最晚的工人。”他向我们笑着说。



2010年 景德镇东郊扫叶居工作室

从19岁考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上学,20岁退学,李颜珣已经客居景德镇快20年。

2004年21岁,他开始从事陶瓷绘画这个行业,在瓷器上去展现宋、元、明、清各期的中国山水画,有的是一对一临摹,有的是笔意上的临仿。把各家各派的山水画都走了一遍,当时几乎没人这么做过。

在陶瓷上画画,听起来不复杂,但极考验功力与耐心。只有靠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养成一套新的用笔技法,在瓷面上完美表现中国画中那些最重要、也最微妙的笔法。

经典中国画到瓷绘的转化,他用10年做到行业顶尖。







材料与色彩实验


找回失落的国宝色


在景德镇,有成百上千做陶瓷的匠人与艺术家,有做仿古的,有做当代陶艺的,也有的拿陶瓷材料做装置艺术、观念艺术……

对李颜珣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立道路,既必须又迫切——他想从源头,复原明清时期的瓷器色彩。



清代珐琅彩瓷器


从宋代开始,景德镇窑业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后来明清两代,皇家御窑厂都开在景德镇。在景德镇历代那么多古陶瓷里,他最喜欢明代五彩和清代珐琅彩瓷器,认为它们的色彩、材质与质感达到了一种巅峰。

他挨家挨户去找材料,想要复刻明清瓷器的色彩,一试,发现无法复原。以现有材料做出来的色彩效果浅薄,与古代的高峰根本没法比。

为什么这些古代的国宝色彩会失传?李颜珣发现,关键原因是——这些色彩都没有标准、精确的配方数据。



于是,他从原始配方开始研究、实验。

正儿八经研究材料的第一步:从石英、铅等各种金属的氧化物入手,做一些基础配比,再拿去烧,得出结果后再不断调整配比,如此循环推进。

尽管操作流程显得有点笨,但每次烧出来,材料的变化给了他很多惊喜。当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真的可以做出想要的五彩,“彻底迷进去了。”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先上实验室,把试片在中午之前放进炉里去烧,晚上就可以看到结果。“手机一关机,就是自己的世界。”

从宋代一直到明清,这些历代不同风格的宝藏瓷器,都成了李颜珣的滋养。

一个品种、一个体系地开始做材料研究。

等实验找回了失落的色彩和理想效果,就把材料配方的数据记录下来,用现代的化学分析醇来追溯、定格古代的配方。

一个握画笔的年轻人,突然变身成整天跟矿石、天平、搅拌机、化学瓶瓶罐罐为伴,近乎一个“宅男科学家”。



一整面试片墙,记载着他这个阶段的日常。

实验实验再实验

有了扎实的材料基础储备,李颜珣开始把色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瓷器作品中去。



洋彩作品



青花作品



素三彩作品


2018年有一些实验性的作品出来,当中有五彩、红绿彩、珐琅彩、素三彩等各种品类,都与他的材料实验,密切相关。





颜山装置 2019-2021


2019年,李颜珣开始了一个新主题,把目光投向了历史更悠久的一个品类:唐三彩。截至今年初,从实验到成品大概有四五百件作品,但是真正最后烧成功的大概就是70到90件。

但是他突破了很多。

历史遗存下来的唐三彩陶瓷,常见色不过七八种,而李颜珣能掌握的三彩体系,已经拓展到了四十几种颜色,每一种颜色的背后都对应着一组标准的材料数据。





唐三彩系列中的单色作品


成品更是令人惊艳,脱离了具象的山水题材后,目之所及,只有肌理,只有色彩,只有材料。

而他为了这批烧制,还造了一个三米高的窑,“玩了一票极限运动”。

大尺幅新作《叠嶂》烧制前后对比

三彩作品有很多难点,因为几乎都用的是生料,混合、粉碎、精磨,直接上手绘制,所以烧之前跟烧之后是完全两个颜色,只能凭借想象力和记忆力去创作。

而且,一旦尺寸变大,尤其是拓展到2米×1米后,要记住的颜色和位置关系一下就变得很复杂。

同时取决于釉料的厚度不同,完全凝固前,颜色可能往下流动1公分、2公分甚至是10公分以上,因为这种自然状态完全在窑里边形成,只能凭经验去控制。

“每次出现的结果,都多少带一点可控中的不可控。这种浑然天成的美,更多是材料本身带来的力量。”李颜珣说,“在开窑那个刹那,我有很多次很深刻地被感动到。”



“故乡”

李颜珣出生在广东潮州。父母曾在潮州国营陶瓷厂工作,后来出来单干,成立了一个自家的作坊,也是当时第一对自己创业的夫妻。李颜珣的童年,就在自家作坊的破瓷堆里边度过。

那是80年代晚期的创汇时期,家里做出口定制瓷,好多瓷制的动物、人物雕塑就成了李颜珣的玩具,“每天在里边捡,看能不能捡出一个完整的小动物,这是小时候最深的一个印象,非常快乐。”



1989年于潮州枫溪父亲工作室中彩绘釉上盘子


父亲很喜欢中国画,担当儿子的启蒙老师。4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过父亲递过来的7寸白胎盘子,拿着颜料就刷刷画起来,最后把盘子烧了出来。小学三年级,他开始学西画,一直到中学,绘画基础训练一路做下来,李颜珣回忆起来一直都“很喜欢做这些事”。

后来,父亲就搬到了景德镇继续做瓷器。高考前夕,颜珣第一次来景德镇,看到了一个与从小熟悉的潮州文化完全不一样的陶瓷氛围。

2002年高考,他以专业分广东省第一名,考到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在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19岁的李颜珣,从故乡潮州,搬到了景德镇。





寻访旧窑址、挖瓷片


“随便一挖,全是老瓷片。”来景德镇快20年的李颜珣,回忆起初到景德镇时的景象,对遍地瓷片还是记忆犹新。

尤其为了庆祝2004年景德镇建镇千年的庆典,沿河地带做了很多基建改造工程,出土碎片的堆积层有四五米高,蜿蜒近一公里。





上:“妙斋”小院; 下:位于二层的小创作空间


他在景德镇的生活圈子很简单,还住在当年刚来景德镇时的郊区小楼,卧室、茶室、厨房、工作间,都集中在两层,围着一个宁静的小院子。他给这一方屋院取名“妙斋”,一住就是十七八年。

他很喜欢烹饪,做得一手绝味的潮州菜,而经常在“妙斋”一块吃饭喝酒聊天的,就那么几个好朋友。

有人来拜访,都要七拐八弯,爬个坡穿个巷弄,才得以见着一扇破木门。

无论工作还是待客,他一年到头就是几件纯色T恤翻来覆去地穿,也特别扛冻。只是为了上镜或是特别隆重的场合,他才会特意翻出自己珍爱的好装备——对襟褂子换上。

乍一看,像是个古风隐士。可他恰恰又是工作狂,比996更拼命。





作品和收藏多了,自然有了想跟人交流的意愿,他想做一个分享陶瓷艺术的平台,创立“颜山美术馆”。选址就在景德镇原来的宇宙瓷厂的其中一个车间。

他请来了自己的好友建筑师陈杰做建筑改造。两人一拍即合,工厂的大跨度空间气氛和锯齿状的屋顶结构,都鲜明保留,沿街面则设置了一整面玻璃幕墙,让建筑和陶瓷艺术都朝着这个城市街道敞开。

无论白天夜晚,透亮的彩色瓷石,成了这座美术馆最显眼动人的标志物。





上:颜山美术馆一层展览空间 下:颜山美术馆收藏的3件“镇馆之宝”


展厅分两层,顺着屋顶坡度划分,一楼主要是是李颜珣珍藏的古陶瓷,3件镇馆之宝的其中一件,是大英博物馆的瓷器珍品的同款。







颜山美术馆二层展厅


二楼主要是李颜珣自己的创作,跨度10余年,展品会适当轮换,开幕展的重点就是近两年的三彩系列。

有古有今,这是李颜珣对自己的陶瓷美术馆的愿景,他希望这个地方能真正打通中国陶瓷艺术古与今的通路。

2021年4月下旬,颜山美术馆即将正式开馆。而他早就把后面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写书,带工作室的年轻人做作品,美术馆的后续展览,所有的事儿都围绕陶瓷展开。

“历史上陶瓷艺术的汇聚地就在景德镇这儿,今天也是如此。我相信未来也是如此。”

潮州之外,他把这里认作自己的“故乡”。

未来的创作计划,他想踏访景德镇以外的瓷区,激发更不一样的火花。但不管去到哪里,他笃定自己总是会回到景德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