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谈“平视外交”还是“战狼外交”
谈及新疆棉花问题,作者认为,大陆原以为凭自身庞大市场,足以迫使这些国际品牌屈服,殊不知中国以外的市场更大,光是美国市场就比大陆大3倍。北京的做法等于要他们在市场之间选边,但欧美社会的企业责任意识高,大陆的抵制更刺激消费者与股东去监督企业,加上大陆人民对抵制“口嫌体正直”,所以至今几乎没有一家国际品牌妥协,官方最后只能唾面自干,设法引导降温。战狼外交的另一个风险是,面对美中两强博弈,许多国家都面临选边站的压力。但不像大陆是采一党专政,这些国家很容易随着选举结果改变对外政策,一旦出现政党轮替时,战狼外交就变成反中的催化剂,使大陆的外交处境陷入被动。
持平而论,把中国外交当下的局面归咎为“战狼”,类似观点在西方右翼舆论全面主导的台湾社会具有普遍性,不过以上言论也折射出对中国大陆乃至全球格局的认知盲点。
面对中国崛起的心理落差
根据今年3月初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中称,中国已超越俄罗斯,成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不止一次宣称,中国对美国及其盟友造成了安全和经济上的“威胁”。3月25日,拜登于白宫举行了上任以来首场总统新闻记者会。提及中国时,他表示,自己任期内不会让中国超越美国,并发誓将进行大规模投资,以确保美国在美中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但在华盛顿看来,或许只是美国的“内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曾放言,如果所有中国人都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日子,那将是灾难性的事件。最近,美国交通部长在白宫记者会上回答“基建计划”相关问题时,表示:美国的基建水平不如别国让美国人深受打击,美国不满意中国的基建水平比美国好,不满意中国人享受比美国更好的铁路交通,美国人才应该拥有最好的。
事实上,将中国视为“威胁”也好、“挑战”也好、竞争对手也罢,背后都是美国对中国发展路径的认知差异乃至误读。即,美国无法从内心深处接受一个平视世界、拒绝“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中国。
拜登政府称,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坚若磐石”。图为拜登4月8日在白宫发表讲话,谈枪支管控问题。(AP)
究其根本,西方世界的优越感来自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以及大分流带来的全球财富优势。但以历史的纵深观察,当中国摆脱洋枪洋炮的肆虐、割地赔款的屈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克服工业化的屏障重拾大国地位后,这种优越感的丧失,或是相当一部分享受工业文明余荫的盎格鲁撒克逊族群所不愿面对的。坦诚以对,西方眼中的中国原罪,到底是战狼还是崛起呢?假使中国外交秉持“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心理落差就会消解吗?
战狼外交还是和平外交
如何评价中共自建政以来的外交政策,在最敏感、最具争议的边界问题上观察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或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中,登载着中国外交的基本主张,“中国一贯主张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双方应通过和平谈判,互谅互让,求得友好解决,而不应诉诸武力。在谈判中,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形成的实际情况,经双方同意也可以作些必要的调整。在解决前,维持边界现状。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主要考虑。他说,'我们要解决边界问题,其目的是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便于进行建设,而不是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我们的国策是和平外交政策。'”
正如台湾历史学者吴启讷在《喜玛拉雅秩序的解体与印度扩张》一文中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地缘政治和边境事务上延续了中华民国时期的一贯思维,在与邻国勘定现代边界、签订边界条约时,奉行'收缩─确认'的原则,基本上满足了所有邻国的领土要求。如将鸭绿江江心岛屿和长白山南麓划归朝鲜;默认和承认苏联和后苏联时代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对江东六十四屯;将法国殖民时期侵占中国云南、广西、广东三省陆地和部分岛屿划归老挝、越南;将高黎贡山以西的大片未定归属地区及勐卯永租地划归缅甸...”
仅以1962年的中印战争为例,中国政府拒绝承认印度坚持依照麦克马洪线来划分疆界,此役将军队推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恢复中国的传统边界。但取胜后自动退回战前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甚至进一步再向后退20公里,以致印度现在实质控制的东段范围较1962年还要更向北推进,中国在东线领土损失严重。当然不可否认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北京在领土争议问题上的让步,也与1949年后,毛泽东和中共作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的战略决策有着紧密的关系。
但总体观察,中共建政70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领土遗产的继承者,也就是对传统国家的统治遗产做法律上以及政治上的确认。当美国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动辄发动战争入侵别国,西方在国际外交场域动辄以“战狼外交”指责中国时,又是否奉行一致的标准呢?而台湾舆论以“战狼外交”去解构当下的中美关系,又能否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呢?
两岸统一令谁芒刺在背
另一方面,对“战狼外交”的非议也折射出台湾社会对两岸统一的态度。当台湾内部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与法律定位已经产生了乖离,很多人已把追求“统一”当成了来自对岸的强制。当“反对台独、捍卫一个中国”已被视为来自大陆的并吞图谋,台湾社会自然也就把一切遏制分裂的行为都当成威逼胁迫。
如在海峡中线议题上,早前,针对大陆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期间多架战机飞越所谓“海峡中线”,蓝绿齐声谴责北京,但当年台湾在掌握空中优势的年代实则一直在越线,如黑猫中队、黑蝙蝠中队都飞到大陆进行各种侦测,但对北京来说,这是国共内战的延续,是两岸双方昔日对于捍卫“一个中国”的制度之争,如果按照台湾舆论所说,飞越中线是伤害两岸人民感情,那为何中国大陆对台的同胞之情并未因此疏离渐远,而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以来给惠让利反而作之不止?所以,到底是感情的问题,还是认同的殊异,造成将一切关爱示好的善意都曲解为侵略并吞的恶意呢?
在此背景下,台湾社会看待所谓“战狼外交”时,理性思辨的空间势必被压缩,形成基于对“统一”抵触的情绪反弹,进而与西方世界同声共振。试想,假如北京接受了两岸可以和平分离,又还有多少人在意相关话题呢?而比起“战狼”,或许“反独促统”才是台湾视角下真正的中国“原罪”,它令很多人芒刺在背,无论是和是武,皆已变成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