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马克思故乡的德国特里尔大学与当地孔子学院宣布,将“暂停一切活动”,抗议中国方面对欧洲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制裁。

上周,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官网发表声明宣布,为声援受到中方制裁的学者同行,孔子学院将暂停一切活动。

这份由特里尔大学校长耶克尔(Michael Jäckel)和孔子学院德方院长里格尔(Marc Oliver Rieger)共同签署的声明称,维护研究和教学自由是该校秉持的一项重要原则,而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最近采取的行动,即对欧洲众多学者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制裁,限制这一自由”。

校方对此“深表关切和担忧”并决定,“在不影响各合作伙伴利益的前提下,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暂时停止开展一切活动。同时,暂时停止外方院长职务”。声明称,“此决定是我们对中国制裁行动的抗议和对受到制裁的国内外同事的声援”。

3月22日在欧盟宣布对多名在新疆人权问题上负有责任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之后,北京立即宣布制裁欧盟一些个人和实体,包括欧盟议员、新疆问题学者以及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

此举在欧洲学界引起震动。3月25日,欧洲30多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负责人联署声援遭制裁的同行,强调对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制裁会损害中欧之间更广泛的关系。

特里尔大学的声明指出,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成为欧洲重要的智囊团,特里尔大学与其有许多合作”。该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之一、首任负责人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就曾是特里尔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并于2018年重回特里尔执教。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古思婷(Kristin Shi-Kupfer)也曾是墨卡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政治社会及媒体项目负责人。

从成功故事到烫手山芋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一度有近20所孔子学院,都是采取与当地大学挂钩合作的方式。中国"汉办"提供资金、老师和教材,德国大学提供基础配套设施和场地。孔子学院在德国以注册协会的形式存在。院长分别由一位德国和中国的学者担任。



但从2019年以来,德国政界和文化界对孔子学院的态度逐步发生了转变。批评人士认为,德国境内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人事安排受到中国当局的政治影响,有可能成为中国官方舆论宣传攻势的一部分,并对德国高校的科研与教学自由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中共视为敏感的议题不会出现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以及文化活动中。

2020年,杜塞尔多夫大学、汉堡大学已终止了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新近宣布“暂停”孔子学院活动的特里尔大学强调,迄今为止,该校“一直秉持着批判与认真的态度开展与孔子学院的事务性合作”。“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主张自由交换意见、想法以及开展自由开放的中国研究。我们希望孔子学院能够继续成为一个开放的中国文化和语言平台。”

但近来欧盟与中国双边关系明显恶化,政治层面的摩擦开始扩展到对欧洲学术机构和人员的制裁。在此背景下,本已受到重重质疑的孔子学院的处境将更加困难。

去年8月,德国多所孔子学院的德方负责人已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类活动既面向德国高校内部,也向公众开放,"话题不设限制"。孔子学院称,其目标是提供"全面丰富的议题","具有批判性地探讨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同一年秋季,德国自民党曾酝酿一份递交联邦议会辩论的提案,要求尽早终止德国高校与中国孔子学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