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是出自《论语·里仁》的名言经典,其实道理非常浅显,表面意思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勿要远离家乡,如果迫不得已要出远门,那一定要告知方向要有联系,其实就是强调要“孝顺”,这一条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做起来也非常简单,但往往有人做不到。



2020年6月潇湘晨报刊载的一则新闻令人揪心,曹肇纲、刘玉红夫妇是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对再平常不过的父母,但这对父母有着这世界上很多父母绝对没有经历过的苦楚——他们的女儿曹茜失联17年,如今不知生或死,但他们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委托报社向德国求助,寻找这个女儿。那么曹茜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失联?

曹茜出生于 1979年,家中比较贫困,所以她自小就聪明懂事,从不用家人操心自己的学业,一直以来读的都是那种只看成绩的名校,1993年参加全国希望杯全国数学决赛,每次考试理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连日语都非常优秀,1998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孩。



难得的是她还很文艺,她大学同寝同学说她是一个开始觉得高冷,久处却很热情的女孩,又勤奋努力,是全班唯一一个日语水平二级的人,平时喜欢到路边摊上淘各种各样的经典名著,然后还能认认真真做批注,在寝室讲给大家听,从她们的合照上也能看得出来,她并没有因为什么奇怪性格,因为她并受到苛待,她就是一个优秀的普通女孩。

一切的变故应该就是曹茜打算出国留学,本来家中是没有人反对的,甚至她确实优秀,国内对于她来说存在局限,于是大家都很赞成她出国,尽管说没有钱,但还是到处借够了7万元,在2000年的时候把曹茜送去了德国,曹茜这时候也是知道自家艰辛的,她和朋友说:“这次父母已经尽全力了,出国之后我必须靠自己了!”



但可能心里清楚,和能不能做到是真的有差距,刚到德国的时候,曹茜学了两年预言,然后读了一年预科,才进入汉堡大学,学的是德语语言文学,由于曹茜本身文理均衡,这应该也不算是违背了她的梦想,不存在学业上的巨大挫折,她忙着打工赚生活费,这才是她的难处,以至于就写过两封信回去。

2003年能打电话了,却并不是曹茜父母想的那样撒撒娇或怎样,基本都是拿钱,所以一切都是在这里发生了质的改变,没有人知道曹茜在那边具体经历了什么,曹茜父母也很朴实没有多想,但家中当初为了送她上学已经是一贫如洗,还欠了不少外债,她困难,父母却也并不顺利,所以她父母不得已难堪的拒绝她要钱的手。



这之后曹茜就更不打电话了,最后一通电话,曹茜已经是10个月没有和家里面联系的状态,曹茜父亲不由得怒气冲冲说了一句:“这么就不打电话,我以为你死了呢!”就是这一句话之后,17年曹茜父母再也没有接到过曹茜的电话,再也不清楚她的去向,而其实曹茜父亲说完那句话就后悔了,但道歉的话一直没有机会说。

一开始他们没有多想,因为曹茜经常不联系,后来渐渐回过味来,但到底没有办法,找了很多人,也都不清楚她的状况,他们不认为曹茜死了,也不承认自己是被抛弃,直到身体实在不行了,才找到媒体,想要找到这个女儿,媒体于是和德国的华侨联系上了,经过几个月的搜索,最终锁定了曹茜的下落。



曹茜依然在汉堡,但是换了一个名字生活,在一个大学的人文学院担任教授,而且还知道了她其实2004年的时候回过一趟中国,呆了大概11天,不过没有去见父母,如今她也明确表示不想见到自己的父母,虽然曹茜父母表示:“只要曹茜能自食其力,我们老俩口不图她养老了。”但至今为止并未见曹茜松口。

这件事其实很难评定对错,因为暂时不知道曹茜的想法,她本就是一个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内心的女孩,如今这么多年的积累,怕更是不知从何说起,而且她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也不知道,促使她的心变得冷硬的点也无人可知,当然有一点她确实做得不对,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费心培养自己的父母,怕就怕到时“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