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禁让机哥非常好奇,到底是多少个菜,才能让平台方给出这样的发言。

首先,这事情还得从一条皮带开始说起。
有微博用户曝光称,3月中旬在国产电商平台唯×会上买到的奢侈品皮带,在准备转售出去时,被另外一个平台“得×”鉴定为假货。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带有鉴定功能的电商平台,卖的是各种档次的名牌产品。
2019年,这个得×还被报道过和“鉴定国家队”,也就是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达成合作。

所以,拿到鉴定结果的买家,当即吭哧吭哧地上门找唯×会理论。

其中不乏有人出于信任,第一次在这样的国产电商平台上购买奢侈品。

于是就有了大家开头看到的,“不建议消费者去专柜或App鉴定”的说法。
原因是,海淘商品和专柜属于不同销售渠道。


虽然机哥并没有什么海淘奢侈品的经验,但是这玩意不就是和美版日版手机是一个理吗?
即便是不同的销售渠道,可质量总不会天差地别吧?

总不能说海淘来的产品,就不按生产标准来吧。
▼滑动浏览鉴定细节

但反转很快随之而来。
帮用户鉴定这条皮带的得×,就被唯×会暗示没有鉴定资质。


(来源:唯×会微博)
所以,那这么多年来,那么多用户在得×鉴定,都是在瞎忙活啥呢?


其实严格来说,的确是这样的。

抛开这次的事件,得×平台的鉴定的准确性,此前就被广泛吐槽过。
例如同一件衣服,鉴定出来两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大家不难发现,鉴定确实是谁都可以做。
但是唯×会说的鉴定资质,是指能够出具有权威性的结果,并且可以被认定作为法律依据的机构。



而按照这个逻辑,这些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像唯×会所说一样,选择具有鉴定资质的权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那么最终该怎么办呢?


不过买了这批皮带的用户,似乎并不愿意相信这一套。
据他们的说法,因为唯×会在交涉过程中,提供不了品牌的授权,也拿不出采购合同,甚至无法给用户开发票。

啥意思呢?说了是正品,就肯定是正品,绝对没有其他的可能。


直到得×用商家的名义把这条皮带,送到中检集团进行鉴定。

而根据得×晒出的鉴定结果来看,这条送检的皮带确实是仿品。
这里的仿品呢,就是指商品和品牌方公开出售的同款商品,质量细节严重不符。


或许是为了表明这个结果,是鉴定师们的普遍共识,得×还晒出另外三家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


除此之外,用户还去找到了这条皮带的品牌方。

目前除了官网和官方旗舰店之外,其它售卖这个品牌产品的平台,都是没有授权的。
换句话说,在网上买到真货假货的几率,其实就跟买福利彩票一样随机。


一转头,唯×会也拿出了中检集团的鉴定结果,表明他们这个批次的产品完全么得问题。




但是最开始爆料的那个网友,很快就再次在微博上表示,唯×会这份鉴定报告和他们手上的产品,不是同一个批次。

而且送检样品,还是由唯×会自己抽取的。。

随后,唯×会又发表了一份新的声明,表示在4月5日重新把四条退货的皮带,送到中检集团。

这下子唯×会算是拿出有力证据,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不过机哥纳闷的是,两边都是中检集团出具的鉴定结果,这让广大消费者相信哪一份好呢?
这年头当个消费者,体验也太差了吧,不仅花了钱闹心,还要被耍的团团转,真的是太难了。

现在看来,这件事到底是哪一方的问题,确实很难说。
但要机哥说的话,这里面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会导致双方送检的产品,出现两种不同的鉴定结果。

要不然这样隔空喊话,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机哥更关心的是,作为用户到底应该怎么行使我们的权利。

大家平时网购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支持专柜验货”。
但事实上,专柜根本就不提供验货这一项服务。

各位机友们想想啊,专柜上提供服务的,基本是介绍产品的销售员,并不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
如果说要送到原厂进行验货,又得提供该门店的购物凭证。


而像得×一样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结果并不准确不说,资质还不被承认。

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平台说了算。
用户根本连质疑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多年来,机哥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用户就是上帝”这句话。
但在这个交易领域里,机哥只觉得用户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