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原文标题:《关于读书,你也许没想过的几个问题》,题图来自:电影《无耻混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读书”这个话题。
经常有读者这样问我:
您知道这么多,是不是每天花很多时间去读书?
您一年大概读多少本书呢?怎么去挑选这些书?
要读多少书才能成为像您这么厉害的人?
还有读者这样问:像您拥有这么丰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需要读哪些书才能学到呢?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抬爱,很汗颜。
但这些问题其实经常令我感到很困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朋友觉得,思维、知识、方法论……这些东西,靠读书就能学会呢?
当然,读书是一个好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也没有任何想否定它的想法。
但把读书当作“万灵药”,企图把一切问题都通过读书来解决,这其实也是一种追求捷径的心态。
1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的整个成长体系里面,读书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 它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
这个成长体系是什么样的呢?我简单勾勒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这个模型是我参考 David Kolb 的“库伯学习圈”所调整而来的。我把它大体分成三个支柱:实践,思维和理论。
简单来说: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和提炼,把它们向上升维,概念化,成为更加抽象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再用这些模型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对比旧模式和新模式的差异,从中获得反馈。
然后,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引入新的、前沿的理论,来对这些零散的思维模型进行规范和完善,进一步让它们更加成体系……
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2014 年左右,我在文章里提出了一个“INKP 知识管理法”(当时还叫 INK),这几年也有反复介绍过。这个方法是哪里来的呢?是我读了某本书之后提炼出来的吗?不是的。
它的来源,最早是 10 年左右,我在反思自己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笔记时,发现很多信息其实只是简单地堆积到一起,成为被囤积的库存,并没有能够真正被我内化成为知识 —— 于是,通过思考,我发现:必须让知识流动起来,它才能创造价值。
后面,接触到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之后,我发现大脑实际上是一张庞大的概念网络。因而,知识的储存其实应该跟大脑一样,是一张庞大的、可以随处调用和连接的网络。
随后,我学习了 GTD,又发现,GTD 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是可以应用到知识管理里面的,于是我试着把它迁移进来。
再后面,接触了系统论、控制论,又把“框架”“系统”“动力-阻力”等理念引入了进来……
像这样,在不断的实践、思考和提炼的过程中,逐一把别人的实践和理念引入进来,能用的,留下;不相容的,改掉。慢慢的,形成了一套简单但有效的流程。这就是 INKP 知识管理法。
它的背后,其实是我自己长年累月的实践、思考和学习的积累。
所以,我之前介绍这个方法的时候,很多不了解这些背景的读者,可能就会有疑问:
这个方法跟XXXX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东西不就是XXXX吗?
……
其实,很多这样的疑问,都只是停留在表象。它们“看起来”好像差不多,都是做卡片,做笔记……但实际上,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所依据的原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想要达到的效果,很可能全然不同。
这就是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反复强调过的:我们要知道 know-how,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 know-why,也就是“它从何而来,为何存在”。
回到我们的主题。
这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你的思维成长提供了原料。通过思考和总结,你扩充了自己的思维工具箱,使得自己得以应对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学习又为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你能够少走许多弯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经验。
用我常讲的一个理念来总结,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
那么,在这个自我成长体系中,读书的位置在哪里呢?
它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仅仅是如此而已。读书其实是代替不了实践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你的实践提供指导,以及为你的思维方式提供一个系统化的规范。
实际上,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读书”在“理论”这个支柱里面所占的比重,在我这里,这几年一直是在下降的。
我现在其实读书已经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大量地阅读文献,通过文献来获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呢?因为市面上的书,大多数都存在三类问题。
1)信息滞后。书里的内容过时了,或已经被否定和推翻。
比如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关于意志力和自控力的书(自我损耗在学术界已经基本被抛弃,详见:所谓的意志力,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再比如一系列关于学习的书,像格拉德维尔的《异类》,以及《学习之道》《刻意练习》,等等。
(一万小时定律早已被否定,其他几本书也多少有些滞后。)
再比如:在一些发展迅猛的领域,很多书其实“一出来就已经过时了”。因为书里的内容往往是保守的,作者希望它们会经过时间的检验 —— 那就很容易滞后最新的研究长达10年以上。
2)泛化外推。企图用一个理论来解释很多问题。
这其实不一定是作者的问题。但一本书一旦火了,就很容易被读者过分追捧乃至于误读。最知名的可能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了。
为什么单独把它拎出来呢?因为在我的评论区后台经常能看到读者留言:
“这个东西是不是就是《思考快与慢》里面的系统1和系统2啊?”
“这里其实可以用《思考快与慢》里面讲到的双系统来解释。”
“建议作者看一下《思考快与慢》,里面讲得很清楚了。”
……
这本书当然是很不错的,但是系统1和系统2真的没有那么神奇。这实际上是心理学研究了很多年的东西了,很基础,也很普通,详见:人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吗?
3)主观倾向。作者是会有立场的,他们写出来的书也会自带立场。
举个例子:行为遗传学上面,对于“先天-后天”的影响和作用有很多争论(目前最广泛承认的是 50-0-50 法则,详见:这套规则,也许会颠覆你的三观)。
这方面有一本书,叫做《基因蓝图》。这本书挺好的(当然也存在第一点“信息滞后”的问题),但是:作者罗伯特·普罗明是一个激进的基因决定论者。那么,读这本书,你会期望看到作者告诉你“基因其实影响不大”吗?不可能的。
再比如:有一本物理学科普书,叫做《真实世界的脉络》,这本书也不错。但是,作者戴维·多伊奇是量子力学领域中“多世界诠释”的拥护者,因此这整本书都是基于多世界诠释的。如果你不知道多世界诠释在当前的学术界中是一个很小众的观点,你会不会把它当成主流共识呢?
讲这么多,我绝对不是想告诉你:读书不好。不是的,绝对不是。读书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塑造人格、完善心灵,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盲信。
我把读书大体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漫无目的去读书,读完也留不下多少内容。
第二个阶段:开始有目的地去阅读,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和需求,开始积累阅读量。
第三个阶段: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体系,读书更多的是为了接收新的、不同的内容,并把它放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许多人其实都处于第二个阶段,但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盲信盲从的阶段。很容易把某几本书里的话当成金科玉律,用它去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甚至去规范世界,觉得世界应该按这个模式运转。
这是不对的。
一定要理解:读书,不是让你把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而是要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在里面彼此碰撞、对抗、融合,最终留下来自不同渠道的精华信息,来形成“我的观点”。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3
由此,又引出了我们下一个话题。
很多人读书,常常会有一个毛病,我把它叫做“做题式阅读”。
什么意思呢?一个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去追求“读很多本书”,甚至把“本数”拿来作为衡量自己阅读效果的指标。
但如同我在 请停下“计数器”思维 中所说: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会很容易落入“计数器陷阱”:把“持有”当做“拥有”,把阅读本身,当成学习的效果。
一本书没有读完,你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吗?
一本书读完了,你就真的“读懂”了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追求读书的数量,比如“我一年要读80/100/120/150本书”。
有时候,他们还会热衷于做“思维导图”,做“干货笔记”,进行浓缩 —— 当你问“这本书都讲了什么”时,他会非常快地拿出笔记和导图。
这样很好。但是:你自己的看法呢?
你读了这么多的书,那我给你一个主题,比如“拖延”—— 请不要引用,不要给我看思维导图,也不要告诉我“这本书讲了什么”,请告诉我,对于“拖延”这个话题,你的看法是什么?
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我们过于重视“读很多本书”,过于追求“掌握每一本书”,但却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我的看法是什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把“读完一本书”当做一个“题目”,而把“做完一本书的笔记”看作这个题目的“答案”。
因此,我才把它叫做“做题式阅读”。
这是一种“作者本位”的思路:我们总是在追求“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仿佛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出这些问题。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吗?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重要。
作者的看法,只是“你的看法”的一个养料、成分、补充。
更有效的阅读,应当从作者本位,转换到读者本位。
我很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叫做“主题阅读”。什么意思呢?
你今天接触到某个概念,对它很感兴趣,那么你就不妨试着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读书、讲座、课程、跟被人交流和提问等),试图去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把它弄懂;
你很关心一个话题,读了一本专门讲这个话题的书,这样就够吗?不是的。你应当去多读一些跟它相关的书,从中找出跟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提炼出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基于“我的看法”,我再去广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去了解其他人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这里有些可能跟我相悖、有些跟我一致,没关系,一起把它们融为一炉,博采众长,最终提炼出一个更全面、更高层级的“我的新看法”。
这才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惑:可是,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是对的呢?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
是的,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支撑。
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些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
但回答也很简单:不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举个例子:之前有读者问我,我的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为什么每篇都能有那么丰富的知识点和原理依据?(这篇没有)
大体上是这样的:我平时会先积累一个知识库,这个知识库由理论和实践经验组成。当我碰到一个选题时,我就先从知识库里找一找有没有现成的。
如果没有,我就会提出一个假设,构造一条逻辑链,然后去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来检验这条逻辑链上面的每一环。
要么,我发现有某一环是经不起检验的,它的依据太薄弱,那么,我就会推翻这个假设,换一个,继续检验;
要么,我会发现整条逻辑链是通畅的,那么我就会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给大家。
在这种情况下,确保逻辑链条上的每一环,背后都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支撑;而从每一环到下一环的推理,又足够严谨,那么这个看法就是相对比较能站得住的。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简直就是搞学术嘛。平时生活中难道也需要这么认真吗?
这其实主要视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只是想增加一点谈资,跟别人有话可聊,那确实无需如此麻烦;但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那认真一点又有何妨呢?
认真,你就赢了。
像这样,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一个“看法”,寻找是否有坚实的支撑。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去读书、搜索信息,寻找支撑。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看法矛盾,就去寻求“正反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称为“主动学习”,区别于以“读完一本书”“复述一本书”“做完一本书的导图”这种模式的“被动学习”。
那么,这个做法很困难吗?其实也不是。你要做的,只是从“被动接收信息”多走一步,变成“主动探索信息”,不要做一个伸手党,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举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我某篇文章的留言里,有两条几乎是一前一后的留言。
第一条写着:“中学就讲过这个东西了,你写的是错的,所以是你缺乏常识呢,还是疏于检查呢?”
第二条写着:“看到这篇文章,发现跟中学的内容不太一致,动手查了下,发现原来中学的内容是简化了的,这才是更全面的理解。感谢作者让我又补充了这个知识点。”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就在于你能不能比别人“多走一步”。
5
最后再讲一点。
许多人在读书时,往往有一个很功利的心态:我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有效信息,这才是“干货”,别的都是虚的。
这种心态其实不太好。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我看来,你能够从读书里获得的收获,很大程度上其实不在于书里面的内容,而是你能够想到什么、产生什么想法。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思考。
当你不满足于按照作者给你的脉络,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读完,而是开始泛读、跳读、选择性地读,以及寻找延伸材料来拓展阅读时,你就是在“主动”。
当你不满足急于把一本书“读完”“作出导图”,而开始一边阅读,一边让思维同步运转,考虑联系、逻辑、应用,记录灵感,你就是在“思考”。
因此,当我看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评价时,我其实很为这些朋友感到惋惜。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
“这本书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
“都是一些大道理,没什么新意……”
(这部分,也可以跟上一篇文章结合起来:《这个习惯,正在阻碍你的学习》)
这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你只是在追求“新鲜感”,实际上是丢掉了阅读中最有乐趣、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自己的习惯是这样:
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会觉得“这些我都知道,有什么新意?”而是会去思考这个方法有什么亮点?它背后的原理和思路是什么?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能否可以把它用到我自己的方法论里面?
作者写了一堆案例,我不会看完就过,而是会去确认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去思考:它们能否用在别的地方?我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它可以用来支撑我的哪些观点?
诸如此类。这样想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获。
当然,也的确存在着很多质量低劣的书。所以我选书的标准会比较严。一般一本书到手,我会先大体翻一下,看看内容是不是明显过时了,有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从别处拼凑而成),整体会不会过于浅薄,有没有明显的错误……
如果这些标准都能通过,那它就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价值。
6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吧。
第一个关键词是“实践”。
读书不是万灵药,读书永远学不来实践,也替代不了实践。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从实践中去反思、总结、提炼方法论,来形成、塑造和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 —— 这才是一个人成长的要义。
第二个关键词是“开放”。
永远不要盲目相信一本书、一个人、一个观点。科学的精神就是开放和质疑。我们要去追求的是“普遍的共识”,在这个基础上去跟进更新的内容,永远不排除自己可能出错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第三个关键词是“体系”。
读书不是做题,不要去追求“作者的看法”,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看法”,慢慢搭建出自己的体系,从作者本位转移到读者本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学习观念。
第四个关键词是“主动”。
不要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上,而是要主动思考,加入自己的加工,从自己的看法和假设出发,去主动地进行探索,来形成一套自洽的逻辑。以求尽可能让心智世界更接近真实世界。
和每一位认真求索的朋友共勉。: )
求知之路道阻且长,让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