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间4月8日,英国政府宣布拨款4310万英镑,声称协助通过BNO(英国国民海外)签证移民英国的港人“融入当地社会”,一时间引起不少港人瞩目。

  该项目由英国房屋、社区及地方政府事务部(Ministry of Housing, Communities & Local Government)牵头。大类而言,其中510万英镑用于建立12个“港人欢迎中心”,类似于各大学里面的“迎新中心”,帮助初來乍到的港人了解当地社区和自身权益。

  98.6万英镑用于“更广泛的国家项目”,具体除了语焉不详的“支持港人就业、精神健康和福祉”外,英国政府在相关介绍中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国民教育令港人对英国社会产生认同感,以及追加了30万英镑用于解决“仇恨犯罪”问题。

  而此次项目的核心,则是一笔超过3000万英镑的款项,用于资助持有BNO签证的港人接受英语课程或作扶贫用途。每名BNO签证持有人可最多申领800英镑进行英语学习,而每个被认定为“贫困”的BNO签证家庭最多可申领2720英镑。

  有港媒就强调,英国政府出台的这一政策表明“BNO签证不是经济移民计划”,“贫穷的港人也可以在英国维持生计”。

  

  想必这些港媒的心声就是“BNO签证再也不是‘贫贱不能移’了”。问题是,果真如此吗?

  翻查一下英国政府的网站,相关Q&A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问:英国的BNO签证移民计划从经济移民项目改为做慈善了吗?

  答:港人申请BNO签证仍要提供至少6个月的财产证明,并支付“定居申请手续费用”“移民医疗附加费用”以及“公民资格申请手续费用”等款项;对于一个由2个大人和2个孩童组成的四口之家而言,英方明确所需费用在27万港币以上。

  此外,BNO签证持有者不得享有英国社会福利保障,英国政府在这一点上并未做出改变。此次4310万英镑的项目只是允许“近期陷入贫困或者有陷入贫困的风险”的BNO签证持有者申请所谓的“贫困补助”,且必须以BNO签证获批为前提。

  换言之,就算英国政府不打折扣地兑现了贫困补助,这笔钱也是面向资金流短时间内出现问题的中上层港人,而非真正“贫穷的港人”。说到底,对于英国而言还是“贫贱不能移(民)”。

  再问:英国政府有意通过这一项目资助赴英港人在当地的工作吗?

  答:想多了。介绍中虽然没有拒绝,但项目明确表示,移民必须要有能力自力更生,且不为社会福利体系增加负担,“这是英国社会广泛的共识”。英国政府继而十分“自豪”地写道,为港人提供BNO签证已经是“十分慷慨”,港人应该自己自足并反过来为英国社会做贡献。

  

  而在是否会为赴英港人提供住房补贴的问题上,英国政府再次重复了以上这一段话(这段话在介绍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可能嫌说得还不够明白,回答中又强调了一遍“申请BNO签证必须要提供至少六个月的财产证明,且不得享有英国社会保障”。

  话里话外,英国政府对于BNO持有者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溢于言表,翻译过来大略就是“希望你们不要不识抬举”。讽刺的是,英国房屋、社区及地方政府大臣郑伟祺(Robert Jenrick)当天表示,热烈欢迎来英国的香港人,并重申英国政府“会尽一切努力”,“确保港人在英国能得到幸福和成功”。

  事实上,英国人如果真的那么在意香港人的“幸福和成功”的话,从一开始就不会有BNO签证这种东西。

  1979年,英方在确定“中方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已是势不可挡”之后,随即修改国籍法,出台BNO护照以阻绝港人拥有居英权。

  英方此举,一方面是确保香港此后的社会秩序与稳定,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殖民帝国留存最后的“荣光与脸面”,另一方面也是无意继续承担对港人的责任与义务,正如当时撒切尔政府官员明确对媒体表示,“我们不欠香港人的”。

  时过境迁,此前英国人觉得香港人是“累赘”,但如今“脱欧”之后的英国急需人才和资金,才转而欢迎港人移民英国。

  有港媒指出,持有BNO签证的港人由于无法得到英国社会福利保障, 5年的移民期下来,包括日常生活、住房、教育和医疗在内,“总的实际开销或在港币480万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英国内政部此前预估的“32.24万港人将通过BNO签证赴英”,未来5年港人将为英国社会注入高达386亿英镑的资金,相当于2019年英国GDP总值1.7%,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英国GDP的增长量不过才1.46%。

  事实上,英国内政部在相关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港人的BNO签证移民项目“将在未来5年为英国政府带来至少20亿英镑的财政盈余(fiscal net income)”。而和20亿的巨额收益相比,4310万的拨款不过是一笔不到2%的小成本,简直再划算不过了,更何况还能博一波好名声。

  

  此前英国首相约翰逊曾宣称,“英方向持BNO港人提供在英生活、工作和安居的新途径,是基于英方重视与港人之间的深厚历史联系和友谊”。

  而约翰逊这席“颇具国际主义精神”的话语和英国此前在“脱欧”期间大肆宣传东欧、东南欧低技术移民挤占本国就业市场、消耗社会保障资源的排外主义论调相比较,显得格外讽刺。

  只能说无论是40年前,还是40年后,又无论围绕BNO的政策出现了怎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有一点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英国优先考虑的永远是自身的利益,而不会是港人的利益。也难怪有香港自媒体揶揄英国“我出豉油钱,你送靓油鸡”。

  作者:艾司仁,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相关报道:

  典型的英国式虚伪:约翰逊与香港BNO持有者通话

  直新闻:英国首相约翰逊与4个香港BNO持有者家庭进行视频通话,说英国全国都感到高兴和自豪,你怎么看待?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是好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这次视频通话的一个背景。英国脱欧后,英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很多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欧盟对英国不再紧密,就像离婚的家庭一样,英国很多在欧盟里的优势都不存在了,最近还为边境和疫苗问题和欧盟闹别扭。于是英国人在香港人身上打算盘,期望港人以BNO身份到英国,来填补经济漏洞。但由于疫情和英国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加上已经逃往英国的港人过得并不好,去好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钱花完了不知该咋办,用港人来填补英国经济漏洞这一招似乎不灵,于是英国又开始想到中国。

  前两天英国政府泄露了一份政策文件,其中提到英国要降低欧洲的人权标准,要与中国等各种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双边关系取得经济利益。这下好了,英国保守党和工党一致批评,只有前财相奥斯本说约翰逊终于做对了一件事。奥斯本是中英“黄金时代”的操办手。为了应对国内批评,约翰逊假惺惺地对4个香港BNO持有者家庭通话,以表明英国对人权问题、对香港人做了不少事,全国都感到自豪。这是典型的英国式虚伪,要是不怕移民就不会脱欧,他不过是用与港人通话来转移国内批评。那4个香港BNO持有者家庭,再一次当了英国的工具。我想,香港人也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