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机构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揭露,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贷款协议包含了不寻常的保密条款,要求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偿还其他债权人之前须优先偿还中国的债务,这可能会影响它们与其他债权人的债务谈判。

周三(3月31日)发布的这份报告的标题是《中国如何放贷:与外国政府签订的100份债务合同的罕见调查》(How China Lends: A Rare Look into 100 Debt Contracts with Foreign Governments)。它是由美国知名大学威廉玛丽学院下属研究机构AidData、全球发展中心、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华府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共同完成的。

研究人员们对100份中国国有实体与包括喀麦隆、加纳和厄瓜多尔在内的24个中、低收入国家政府间的贷款合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国有实体将标准的商业和官方贷款条款结合起来,并引入新的条款,以“最大化对主权借款人的商业杠杆”,确保相对于其他债权人的还款优先。

多年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债务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诟病。中国为这些国家修建基础设施,超过了这些国家的支付能力而让它们欠下了巨额债务。中国利用这些债务获取这些国家的资源控制权,或者长期租用它们的重要港口。

报告还提到,中国的合同包含了“不寻常”的保密条款,禁止借款人透露条款甚至禁止其透露债务的存在。

报告还说:“广泛的借款人保密承诺使得包括其他债权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难以确定主权借款人的真实财务状况,难以发现优先付款,也难以设计危机应对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的债务不透明,就会令人怀疑其贷款人给予的任何减免是否被用以偿还其他国家。

AidData的执行主任帕克斯(Bradley C. Parks)说,新冠疫情“削弱了许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但其他债权人在不知道借款人欠北京什么债的情况下“不愿重新谈判”。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的霍恩(Sebastian Horn)此前曾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债权人担心他们的债务救济被用于偿还其他债权人(中国以及一些私人债权人),而不是用于医疗和危机管理方面的额外支出,他们在承诺采取慷慨的救济措施时显然会更加犹豫。”

报告的作者之一,“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的高级研究员莫里斯(Scott Morris)则对美国之音说,保密条款还抑制了借款国内部的问责,使一国公民难以充分理解该国政府对外部债权人承担的义务。

他说:“这种程度的保密掩盖了一个国家的总体财政状况,掩盖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关键细节,而公民和纳税人都有权知道这些细节。”

莫里斯还表示,保密条款也给借款国在履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贷款机构以及巴黎俱乐部债权人的义务方面造成了问题,所有这些机构都要求全面报告债务,作为它们提供援助的基础。

此外,霍恩说该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大多数中国贷款合同都包含‘非巴黎俱乐部’条款,这些条款禁止各国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债权人合作对中国贷款进行重组。这种对待外国贷款的方式实际上让中国政府能够自行决定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减免债务。”

莫里森对路透社表示,研究结果引发了对中国在G20中所扮演角色的质疑。G20之前达成了一项“共同框架”,旨在帮助较贫穷国家通过重组债务负担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财政压力。该框架要求同等对待所有债权人,包括私人债权人。

报告还发现,如果中国不同意借款人的一些政策,中国的合同也为其取消贷款或加快还款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中国外交部尚未就中国的贷款协议及其中存在的保密条款做出回应。

总部位于纽约的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去年10月发布的题为《寻求纾困:新冠疫情后的中国外债》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受新冠疫情影响,重新进行债务谈判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报告说,中国的银行不太可能免除大额债务,延期还款仍是其首选解决方案,但迄今为止中国的一些债务谈判既不规范,也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