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近期卷入割席风波的跨国企业,是这场中西地缘政治矛盾的牺牲品。相比之前D&G等品牌陷入的“辱华”纷争,此次矛盾更难化解,个别企业可能在中国遭遇滑铁卢,但中国市场彻底封杀所有关联品牌的可能性较小。
在这次中国舆论掀起的“抵制风”中,首当其冲的是曾发表声明宣布停用新疆棉的瑞典服装品牌H&M,而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旗下大量中国消费者熟悉的海外品牌,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Burberry等,也未能完全幸免。
北京一家无印良品店内的广告视频,向顾客介绍产品使用来自新疆的原材料。(杨丹旭摄)
记者昨天在北京走访多家卷入风波的品牌店铺,据观察,在网上遭遇强烈抵制的H&M是受影响最大的品牌。
以往周五傍晚人头攒动的世贸天阶购物中心H&M店铺冷冷清清,记者在店内逗留约20分钟,仅看到五名顾客。问及店内生意是否受影响,一名店员无奈地说:“您看这情况,应该能感觉到吧?”
消费者韩晶(28岁,化名,白领员工)昨天在H&M店门口犹豫片刻,决定改天再光顾。她受访时说:“作为消费者,还是要表表态。中国人买了它们多少东西,它们总不能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上。”
北京CBD的一家H&M店铺门可罗雀。(杨丹旭摄)
韩晶坦言,抵制的部分压力来自身边人。她昨天下午和朋友聊天时,提到打算到优衣库买裤子,朋友立刻呛声:“你买它家的裤子就不是中国人”。韩晶说:“虽然是开玩笑,但多少还是有压力,那就过一阵子再买吧。”
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这场风波将给在华外企敲响警钟。
“这些企业可以不表态,但不应该做出有损企业和中国关系的行为。它们可以默不作声,但不应该顺应西方国家把经济问题政治化。”
巨大的国内市场愈来愈成为中国惩罚或震慑外国企业的有效工具,2017年韩国企业因“萨德事件”而受到中国消费者抵制,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大跌,乐天集团退出中国市场。
不过,相对于韩企当年受到严惩,最近这一轮抵制有关外国品牌的呼声,目前看来是雷声大于实质。中国官方看来也无意借此强化中国消费“内循环”,加剧中国与国际企业的隔阂,并且在尝试“降温”。
BCI旗下大量中国消费者熟悉的海外品牌在“抵制风”中都未能完全幸免。图为优衣库在上海的门店。(彭博社)
一些中国消费者就表示,这场风波并不影响他们的消费决定。一名在H&M试衣的谢姓消费者(42岁)受访时说:“凡事都要理性,不能因为这件事情,打乱我们的生活。”
她说:“之前也有很多人说要支持华为,抵制苹果手机,现在还不是很多人都在用。”
张子豪(28岁,白领员工)昨天看到朋友圈一条“H&M打折”的消息,下班后特地到店里淘货。他受访时直言:“政治归政治,生活归生活……毕竟它们卖的东西比很多国内品牌价格低,一般人过日子,还是得看实不实惠。”
网络出现警惕过激行为和煽动仇恨声音
他强调,自己主张理性爱国,不赞同“动不动就封杀”,“很多国外品牌到中国后也本土化,抵制这些品牌到头来砸的是中国人的饭碗”。
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一份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会员清单。(互联网)
中国网络过去两天也出现警惕过激行为和煽动仇恨的声音。《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昨天发微博提醒,一些人可能从此告别一些品牌,“但这不意味着其他人一定要效仿他们的某种社会强制”。他呼吁,社会主流的态度和声音需要清晰传达给世界,但对个体行选择以及细看下的层次不齐,则不应太较劲。
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前天发文,对“一些掺杂其中的不那么理智的举动,以激试图搅浑水、高级黑、搞加速主义的力量”提出警惕。
对于新疆棉争议是否会导致个别品牌与中国市场“脱钩”,苏浩认为,不排除少数民众会对一些品牌产生反感,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彻底排斥这些欧美品牌。 他说:“中国的市场还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国消费者也比较有包容性,有多层次、多元化的选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