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突然爆发新疆棉花大战,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梳理其爆发的背景过程可以发现,不管在冲突爆发的产品领域还是时间线上,它都和这些年不断升级的中美对抗,以及不断发酵的新疆话题高度关联,是中美乃至中西方之间围绕新疆展开斗争的一个侧面,一个被对手精心选择的战场。

新疆棉花看似和一般人生活离的很远,但它却是中国新疆的支柱产业,与之相关的高达数千亿美元的棉纺与服饰生产加工、进出口、终端消费等产业链,是中国最重要、承载就业最多的产业链之一。



美国软实力强大,只动用很少的资源就可通过打击新疆棉花来遏制中国发展。(香港01)


将新疆棉花设定为战场,不仅把西方自己在国际舆论场放到了政治正确的高度,抹黑了中国,还提高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的管治成本,挑唆了相关企业与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关系,恶化了中国通过国际商业公司与外部主流世界建立的经济与贸易联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外部的经济联系。

而为达到这些目的,美国做了什么?

可以说做了很多,从几年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政府与媒体、智库等,就开始围绕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去极端化与职业培训工作制造话题,开始把新疆作为一张遏制中国的牌打,推动问题朝向今天的事态发展。

例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以及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就分别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出台了两份相关报告,并将重点对准使用包括棉花在内的新疆产品和劳动力的外国知名品牌的产业链。其中,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还罗列了一个使用新疆产品与劳动力的83家外国和中国服装企业的列表,以便对相关企业施压。

但另一方面,美国好像又什么像样的投入都没有,他们除了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发几篇文章,鼓动相关智库与学者写几篇无中生有的报告,或者让几个政客出几张嘴在网络、电视上上几次节目,然后这个议题就被成功设定,就突然成了一个爆炸性事件。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过软实力这个概念,很明显,新疆棉花大战就是这个政治概念在实践上的具体运用,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短板。

只要国际主流媒体与话语权掌握在美国手里,同时美国的盟友体系又尚能有效运转,华盛顿要折腾一个国家,要制造一个事件,可以说是太简单了,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由此给对方造成的困扰与损失,则往往是天文数字。

不仅在新疆问题上,在香港问题上也是这样。在香港问题上,美国几乎没有投入什么成本,就通过几个非政府组织给香港反对派一些数量有限的赞助,在媒体上发几篇文章,接见几个香港反对派并讲了几句支持香港民主自由与抗争的话,最多不过以国内法方式出台了两个涉港法案,就在香港掀起了那么大的巨浪,给中国带来了那么大一场麻烦。

以上是美国如何使用“软实力”遏制中国崛起的典型案例。事实上除了上面说的“软实力”的这个概念,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Suzanne Nossel)2004年还提出过“巧实力”这个概念,这些年也在被美国政府在国际场域针对其它国家反复演练。

那么,什么是巧实力,以及怎么运用巧实力呢?仍然以新疆棉花大战为例来进行说明。

这次新疆棉花大战,是由HM一份几个月前的声明引起,而这个声明又是基于BCI的要求作出。那么这个BCI是什么呢?它不过是于2009年才在瑞士成立的一家非政府组织,但是在这个组织下面,却囊括了全球两千多个与棉花消费有关的商业品牌。

可以说,这个BCI,就是向全球各大商业品牌提出商业决策建议的“参谋本部”,是一条可以牵动全球商业大网的“总纲”,纲举目张,只要轻轻动一下这里,整个网都会突然张开。



美国控制着国际舆论和意识形态,影响力非同一般,图为2019年11月28日抗议者在香港举行的示威活动中举着美国国旗。(AP)

梳理整场冲突的前后过程可以很清晰发现,美国是通过在国际舆论中制造新疆议题,在水到渠成后,再在这个最关键的节点,鼓动这个非政府组织,仅仅以一纸建议,就导致那么多国际品牌纷纷与新疆棉花做出切割。

那么,为什么选择新疆棉花下手,而不是其它资源性产品呢?

因为棉花是新疆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产值达千亿元以上,仅2018年的产量就为511万吨,占中国全国的83.8%,全球的19.6%。多维了解到,至2019年底,仅在新疆备案的纺织服装生产类企业3,251家,其中在深度贫困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南疆地区就新增近百家。根据官方数据,仅2019年依靠纺织服装产业新疆就实现新增就业近13.5万人。

所以这一纸建议对新疆的影响可想而知,这哪里只是一个国际行业组织的建议,根本就是一场针对新疆的非传统战争,是要让新疆失去经济造血与就业承载能力,灭掉新疆乃至中国的棉花产业。

不仅如此,BCI终止向新疆采购棉花的要求,带动的是全球两千多个商业品牌的决策,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在新疆,而是全产业链的,在此背后是数千亿美元的产业链和上千万中国就业人口,以及中国连续二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的位置。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中国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图为2021年2月春节期间,北京北海公园一角。(视觉中国)

更关键的是,在中美对抗升级,美国正推动与中国“脱钩”中国在实施反“脱钩”,并且中国正和欧美英加等国围绕新疆问题在官方层面进行制裁与反制裁的情况下,在商业领域突然发生的这场对抗,和双方在政治层面的对抗形成猛烈共振,在官方与民间两个层面导致中西方关系迅速恶化,这一切正中美国的战略预期。

而在这场冲突背后,除了提前精心设置议题,选择下手目标,美国只做了一件事,即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为BCI提供数量极为有限的资金援助。然后就借助BCI这个工具,利用西方普遍存在的反中情绪与意识形态,从根源上制造了这场危机。

所以,对于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的灵活运用,美国是非常娴熟的。自一战以来,尤其自二战成为霸主后,经由70多年在国际上的反复操练,早已烂熟于心。相比之下,中国的硬实力虽然这些年在和美国快速接近,但是在对软实力以及巧实力的理解与使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尽快补足,中美博弈也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