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所大学的失物招领,闹得沸沸扬扬,全网尽知。

知乎相关问题浏览量290万;

微博阅读量突破两亿。



着实让人心生疑惑。

什么失物招领能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声量?

先来看看内容:



起源是一位大一新生,在教室捡到了一个ipad。

考虑到如果不做暂时保管,可能会有被人偷走的可能,

这位同学选择了先将ipad拿回去,

并且十分贴心地在原位置留下了这张纸条。

如果失主后来想起,要回原位置寻找的话,

ta就能通过这上面的内容联系到我们这位同学。

学校同学提供的丢失ipad图片

帮人帮到底,同学还利用自己的QQ空间,同步发布了一则失物招领。

结合上面的纸条来看,写的内容十分寻常,

唯一和常见的失物招领不同的地方在于,

它是双语的。

然后,这位同学就“顺理成章”地被骂了。

言辞相当激烈。



一些人联想到留学生在校内的优待,

愤怒的矛头就指向了这个拾金不昧的同学。

“发双语不就是跪舔外国人?凭什么一个失物招领还得帮人翻译一遍?”

校内论坛于是出现了,暗讽助人的同学崇洋媚外的帖子。

“是个外国人就舔”

“贱不贱啊”



再由崇洋媚外,联想到对外国人的媚态。

“easy girl”(易推倒女孩)“慕洋犬”的荡妇羞辱还是来了。

“重点在于拾物的女生,是否呈现出媚态。”



极尽侮辱的语气:

“这么积极地舔尼哥吗?”



事态逐渐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亚女有什么政治地位?

除了给白人黑人生孩子,没有其他地位。”



通过留下的联系方式,甚至有人主动加上拾物的同学,进行骚扰谩骂。

一个只是好心了一次的学校新生,被言论肆意诋毁。

从人格到性别,全盘羞辱。

不堪这样的言语折磨,当事人不得已进行了回应。

纯粹是因为在捡到的ipad上,没有发现国内常用的微信、QQ等,

却有YouTube、Economist等国外常用的软件。

同学才猜测失主可能是校内的外国留学生。



用双语写失物招领不仅有理有据,也非常顺手和自然。

据这位同学所说,他的高考英语成绩146,

双语留言算不上是什么需要特殊努力的事情。

没有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对外国人特殊照顾。



最极限荒唐的一幕是,同学“澄清”了自己的性别。

上来就是一句:

“我是一名男生,一名大一的本科生。”

是的,此前所有的侮辱,都是基于猜测和潜意识里的默认。

看了手写纸条就倾向于判定对方是一位女生,

臆想了一个假想敌攻击。



微博上有关这个事件的话题名字叫“猎巫”,

说的是像猎杀一个“疑似的女巫”般,污蔑一个怀璧其罪的人。

一件助人的好事,最终发展成为一场集种族歧视、性别对立于一身的网络暴力。

“从前我看过很多关于网络暴力的新闻,

直到亲自成为一场网络风暴的中心,

才感受到这样的言论有多折磨,有多令人难受。

我昨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

我不知道,这位大一学弟在一开始写下那段英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

自己单纯想要善良点亮别人的一天,是如何被曲解和恶意揣测成谄媚的。

并且成了仇恨转移的靶子。

我也不能理解,未知缘由,

偏见和情绪就已经把人杀得不见血,还打着正义判决的名号。

就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立场上的对立和语言暴力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垃圾桶,

却把我们每个人都卷了进去。



无独有偶,有网友也在评论里分享了自己的见闻经历。

2017年,昆明的一所大学发生了类似这样荒谬的猎巫事件。

一名京都大学的日本交换生刚刚来到这儿,也不太会中文。

打算吃饭又不知道食堂在哪。

所以在学生交流群里,用了英文问路。



但是群里投石无声,没有愿意回答这个交换生。

唯一的回复来自一位好事者的嘲讽: 

“你是日本人,不告诉你。” 群内一名女生看到,好心为交换生解答了疑惑。

恰巧她是学日语的,顺手用了日语回复。

全程只有这一问一答,没有其他多余的交流。

但让原本平静的群炸了,女该被群起而攻之。



很多人跳出来骂女孩,意指她背叛其他人,帮一个日本人的忙。

尽管女生一再解释,还是没能阻止这次恶性地攻击。

管理员没有反应,周围人为她说话也要跟着被骂。

群里、加好友的对话框里、身边人的腹诽编排,用词下流又侮辱。

最可恶的,还是多次被叫“慰安妇”。

拿民族的惨痛记忆和千万受害者的伤疤来做形容词,代称这个女孩。

 自诩爱国,却用“慰安妇”羞辱同胞。



在数日不见缓和的谩骂中,女孩崩溃了,

因为无法承受这滔天的恶意,被迫退学。

对,不是可以再转学的学段,她从大学里面退学了。

本来光明的未来,因为一场闹剧而终止。

当善意被恶意揣度,当反对无脑崇洋成了狭隘排外的遮羞布, 再美好的初衷也变了味。



可这件事梳理起来一点也不复杂。

只是第一人站出来口出恶言,

第二个人进一步骂她慰安妇;

第三个人跟着重复;

其他人附和跟默许……

一个针对个体的高压环境就形成了,在参与者还没有发觉自己做了什么的时候,

就已经成为了围堵她的帮凶和一份子。

有心人借此将仇恨投诸在一个对陌生人友好的中国人身上,

无心者顺便宣泄对外国人挤压已久的愤怒情绪,

但结果是,现状没有改变,

不带刀的口舌飞沫却能杀死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会介意未来女友有个外国前男友吗? 评论里痛陈和外国人在一起的女孩是自降身价,卑贱不自爱,崇洋媚外的典型表现。

从恶意扫射她们都是“钓女”“公交车”,到联想自己成了“接盘侠”。



还只是揣测,厌恶之情就落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倘若有一个靶子,这种偏见和恶意就会裹挟着舆论而来,演变成一场网络暴力。

偶然浏览到一条微博,博主被骂了,因为分享了一张日常照片。

网友们一哄而上,骂得原博体无完肤。

比如,骂她是“母猩猩”;



骂到跟此事完全无关的她的父母,

是“奸夫淫妇”“卖国贼”。

以为是犯了什么天大的罪孽,要对着一个隔着网线的陌生人骂出这种污秽的词语。

结果,只是因为她的男友是一个外国人。

并且是许多人“讨厌”的黑人。

她就像低人一等般,遭受漫天无端的恶意。

有人夹枪带棒问她:“如何贱卖给黑垃圾!”

仿佛她是什么应该被踩在脚下的烂泥。



有人私信发给她自己生殖器的图片,借此进行赤裸裸的性骚扰。

透过一句“相比这个如何”,我只看到一张面目可憎的嘴脸。



凡此种种,不尽可数。

相比其他分享恋爱日常的情侣,她和男友甚至没有存在的资格。

无止境地谩骂不会休止,去年有另一位博主也因此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攻击。

诅咒她:“你怎么不去死呢?”

恶毒评论她:“祝你得艾滋。”

她也没有那么幸运,长久且密集的恶意让心理坚定的堡垒逐渐崩塌。

从一开始的失眠、痛苦到随时想到袭来的恶言,最终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而在此之前,她和爱人已经决定宣布婚讯了。

你可以说偏见是有来由的,但是无差别攻击,围剿一个无力反抗的个体,

这是抽刀向更弱者的逻辑。

有趣的是,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一些在网络上会使用“慕洋犬”“媚外母狗”等侮辱性词汇攻击国人的网友,

现实中遇到外国人,会热情打招呼:“hi,bro”。

一根网线,展露出不同的两面。





我时常在想,在不止一次的网络“围猎”行动中,

无论是文章里助人的大学生还是正常跨国恋爱的女孩,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可轰轰烈烈地打压、批判还是蜂拥而来,沦为讨伐的狂欢。

这是因为互联网价值多元吗?

大概不是。

这更像是网络世界里的匿名发泄。

我也在思考,屡次的事件中,自己担任了什么角色?

换言之,我是否也参与其中。

我是否也事先预设了一个真相,再去非黑即白地对标。

可当我们在还不知真相全貌时,就喊打喊杀,铲除异己,

我们也在被消费着情绪和正义; 当我们因为以往的成见而做出判断时,

也在无形中伤害着那些被成见束缚着的人。



歧视和偏见总是随之而来,但把所有的不满和仇恨都转移在无辜的人身上, 不仅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还可能由于不受控而走向越来越糟。 隔着网线屏幕,看不见脸,太容易放大一些幽暗的念头, 也太容易在一边倒的声音中,

放弃发出自己微量却不同的声音。 可如果我们每一次都如此,为了融入而表示赞同,

其实也是在成为滚动的雪球中的一员,

成为固化歧视的一员。 不是最后一片,

也会是其中一片助力压垮的雪花。

并且,你不知道,

自己何时就会成为下一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