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阅读本文,机哥只有一个温馨提示:稳住,不要气到上头。


这些摄像头能精准记录每一个进店顾客的人脸,并且编号。下次这位顾客再去其他门店,都会被设别出来。
精准定位到个人,细思恐极啊。人脸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物标识,现在都能刷脸支付了,人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么能任由商家记录编码呢?


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猎聘网等在线招聘网站规则有漏洞,一般求职者只是有个人账号,但如果拥有一个企业账号,就能打包下载大量简历。
然后,灰产通过社交平台,批量出售。


“内存优化大师”、“超强清理大师”“智能清理大师”和“手机管家PRO”等 App,通过各种诱导方式,令老年人手机里塞满了清理类 App。
这种套路机哥以前文章里说过,比如在刷短视频时,就会夹杂着手机管家类 App 的广告,而且一点击画面就自动下载。

诱导下载,已经很烦人。而最可恶的是,清理类 App 索取很多权限,上传大量数据,为的是给老年人搞用户画像,把他们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标签。



调查发现,在 UC 浏览器和 360 搜索上,充斥着虚假医疗广告,有三大种套路。
诱导加微信卖药
一种是当你搜索病症关键词,前排搜索结果是一些病情分享的文章,最后建议你添加微信号。
这些“病情分享”,只不过是一键生成套用的模板,属于造假链一环。



但机哥实测,手机里本身有下载 UC 的,今天继续使用 UC 浏览器自带的搜索引擎,还是会搜出来报道中的套路。
比如,搜“高血糖”,排在前面的是各种专家解读。表面上,它在给你介绍高血糖,但介绍性文字的最下方,却是被精心包装的广告。


具体情况如下图,在介绍高血糖文字的结尾,有句话是“什么原因引起血糖高,告诉你一个简单...” 要是点进去,就会有明显标识,引导你加微信。

另一种链接点进去,是一个在线咨询界面。





然而,除了浏览器本身的问题,估计还有搜索引擎的问题。换个浏览器,也有可能中招。
机哥换成系统自带浏览器,但用某度做搜索引擎,关键词仍然是“血糖高”,排在第一位的搜索结果,点进去就是叫你加微信。


信息流广告
曝光的第二种套路,是随着网页其他信息,给你插播减肥、养生等广告。
360 搜索相关公司展示了它们的后台界面,可以精准选择投放哪些用户。


这种信息流广告,就是平时你在浏览器中看新闻、读小说时,隐藏得像模像样的那种广告。


医疗竞价广告

没想到,医疗竞价广告仍然存在,只是没以前那样直接。
315 晚会曝光 360 搜索的后台,对公立医院的「简称」有一套系统。


但搜索医院简称的话,就会搜出竞价排名的广告,根本不是原本的公立医院。


还是广告竞价排名的结果。

魏则西事件才过去几年,医疗广告竞价排名的幽灵,又游荡回来。


今天 360 董事长多年前的一条微博,被网友再次转发。



现在看来,身处数字时代,我们实在太不容易了,处处是坑,处处要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