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原文标题:《除了依靠父母,在大城市买房的年轻人还能怎么凑首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年轻人还能依靠自己在一线城市买房吗?
这个问题放到今天,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去年上半年,贝壳研究院对近40万个90后购房客户样本进行调研之后发现,90后购房群体中61.1%依靠父母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完全由父母购买及部分靠父母资助),比80后群体高出5.4个百分点。
而根据DT财经的数据,按照城市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二手房均价来算,年轻人想要全款买一套80平、两室一厅的刚需房,在国内房价最高的深圳(近一个月二手房均价突破每平8万,而2020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878元),要不吃不喝做上115年的工,才能实现;在北京、厦门和上海,则分别需要71年、68年和65年。
不吃不喝当然不可能,实际情况是,根据尼尔森在2019年9月所做的年轻人负债调研,只有三分之一90后职场人每月存款能达到收入的四分之一及以上,95后职场人这一比例仅12%。按照这个标准,一个普通95后想买上一套普通深圳房就需要打工958.3333333年,按照77岁的中国平均寿命,大概还要再投胎11辈子就能全款买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的年轻人都是怎么入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的?除了依靠父母资助,还有没有其他的上车办法?这些不同的购房方式,需要年轻人付出怎样不同的代价?
本期,我们与三位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买房体验,聊了聊怎么攒钱、怎么凑首付以及买房过程中的经历。
一、“上海这个城市,比我们苦的人太多了”
太行山小伙
#29岁 上海
#首付150万+ 纯工资
我2015年毕业之后就来上海了,但买房的想法是慢慢才产生的,因为社保时间越来越接近5年,满5年就有资格买房了。这个事情算是一个入口,它给了你一张入场券,你进不进?
但拿到了入场券,想要进场也还是很难,我跟女朋友一起努力攒了这么多年,现在手里大概有130多万。我是设计师,在上海5年大概攒了60W,我女朋友也是一毕业就进了互联网大厂,现在也攒了70万左右。我们看中的楼盘在嘉定江桥,85平大概500多万能拿下,首付需要150-180万的样子。
如果摇中了,我们首付就还差50万,丈母娘会借给我们30万,我再向我家里或者朋友借20万。如果没摇中,就降低预算到400-450万,这样我们自己的钱就够首付,不需要去借钱,还贷的时候也可以轻松一些。不然每个月2万多的贷款,压力也很大。
我家里条件不好,高中都差点上不了,所以在买房这个事情上父母大概率帮不了我,我也不希望给他们负担。
我的高中班主任是我的贵人,她不仅想办法给我减免了部分学费,指导我走上艺术道路,我考上大学后,她还帮我申请了家乡的助学金和大学的助学贷款。
我刚毕业来上海的时候只考虑做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哪怕是当学徒,所以只要能满足我成长和吃住需求就可以,我记得当时的工资是1100块钱,我也不觉得有什么,还租了个1000块钱的房间,5室合租,只有两三平。
现在想想太傻了,工资这么低,扣掉房租就只剩100块了。当时拮据到什么地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跟女朋友去人民广场玩,想买杯一点点的奶茶都买不起。
其实挺对不起我女朋友。那时候我每天晚上会买一份兰州拉面,加点什么酸辣土豆丝,十几块钱一份,我们两个一起吃。日子很苦,但也挺幸福的,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吃兰州拉面。
我记得2016年跨年夜,我在帮现在的公司做项目,真的是从16年的12月31号做到17年的1月1号,女朋友在旁边陪着我,就这样跨的年。
但我们觉得很有希望,我们都是很能吃苦耐劳的性格,我女朋友也非常优秀。随着我们俩收入的增加,买房其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为了攒钱,我们平时就是能不买就不买。每个月的开销大概保持在七八千块钱,这里面还包括4600的房租。
我们吃饭都是在家里做,很少去外面吃,有时候三个月可能才去一次,偶尔发现商场里开新店了,也会去尝新。最近有家新店特别划算,我们没吃完打包回去又吃了两顿,相当于三顿饭花了不到200块钱。
去饭店之前也会先搜索一下优惠券,有券才去吃。吃完我会很认真地写评论,不是为了做什么网红博主,纯粹是为了拿到吃霸王餐的资格。
超市买奶,一定要买接近保质期的,因为会买一送一。买奶茶也会先看看有没有券,没券就不买。这种消费习惯慢慢就形成一个变量,你的钱无形之中就攒下来了。
关于父母支持这个事情,他们能帮的话当然好,不帮的话,我觉得家里就是这么个情况,你想要他命吗?你不能这样对吧?
而且我哥结婚已经把家里榨干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平衡的。我记得那是2016年,我刚在上海工作一年,我把我攒的1万6全转给我哥了。
上海的房子我已经看了半年了,这个周末准备回家跟我女朋友领证。最近上海推出了“积分摇号”的新政,已婚无房的话积分会比未婚的多10分。
但是新政后入市的第一个新盘,498套房子共有近千人参与认筹,按照积分从高到低筛选,我还差0.7分才能拿到摇号资格,相当于差7个月的社保。所以现在挺着急的。
最后我也想说一下这些年的感受,年轻人嘛,刚进入社会不要刻意去想买房子这件事,还是要以自身奋斗为目的,只有努力奋斗,你的边界才会慢慢拓展。不要一开始就眼高手低,你要先把自己发展起来,后面的一切就自然而然来了。
二、“买房子现在看来有点冲动,房子是买了,但也成了束缚”
纪子
#27岁 杭州
#首付70万+ 工资近20万+公司购房金、借呗60万
去年疫情回来后,身边的同事都开始考虑买房,5月份6万人一起摇的那个西溪公馆,我也去摇了,那时候杭州很多新房的价格低于周边房价,比如西溪公馆开盘价才2万多,但是它边上小区的二手房都四五万了,房价倒挂得厉害。
结局当然是陪跑,毕竟中签率不到2%。我后来买在了余杭郊区,也是两万多一平,首付70多万,但地理位置上偏了很多,每个月还贷8000多。
没办法,凑不到更多首付了。我家里条件一般,这两年又出了点事情,不好意思问家里要。
首付这70 多万,我自有资金近20万,是2016年毕业后工作这几年攒的,其它都是靠借呗和公司提供的福利。公司有项购房基金,入职满两年能申请,缓解了大部分首付压力。但申请也有条件,必须继续在公司待满5年。
其实我本来没打算买房,主要是被同事感染的。去年过完年复工后,杭州的房价有一阵子是下跌的,我身边的大部分同事都在盘算着买房,“此时不买就亏了”、“钱存着会通货膨胀、投资房产才能保值”等等,每天听到的都是这些话。
听多了也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以前觉得买房可能就是自己住,但听他们讲后,觉得买房更是抵抗通货膨胀的一种投资手段。
再加上公司的买房福利也是感觉不用白不用,我既然有申请资格了,不用的话就浪费了。
一开始我还是不敢买,毕竟是很大一笔投资,所以去年年初开始我先陪同事看了几个月的房。看房的时候真的是跟深圳的炒房团正面相遇,带了很多银行卡过来看房子,就像当初的温州买房团一样,现在是深圳有钱人北上炒房。小区里周末来来往往的大部分是中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看房团。
从4月看到6月,我和同事们都没及时下手。仅仅这两个月,眼睁睁看到杭州楼市开始涨价。太夸张了,年初的时候看一套房,比如说才26000一平,两个月过去变成35000。
亲自体验过房价狂涨,买房的念头更强了,就觉得此时不上车,后面上车就更难了。所以下半年我咬咬牙还是凑了钱买了第一套房子。到今年再看,杭州的新盘哪里还有3万以下的啊,基本都是35000左右甚至四五万一平。
房子买了之后本来想重新装修搬进去,但实在没钱,而且离公司也远,所以干脆租出去了。
而且房子没立马带来财富的保值反而成了一种束缚。买完房后,有个我没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公司的购房基金,有个条款是5年内不能离职,离职就要在走的第二天把钱全部还上。当时申请的时候自以为还能在公司待很久,但年底业务和管理层都发生了变动,感觉工作非常煎熬,有时候会想要一走了之。但想想要填几十万的窟窿,还是得继续熬一熬。
所以我现在真的特别想发财,天天都在想要不要搞搞基金和股票,想早点把公司的钱还上,换来工作的自由。
三、“爸妈如果完全不参与,他们会觉得是自己没有能力”
茉莉
#28岁 上海
#首付184万 工资60万+父母亲人90万+朋友35万
先说一下基本情况吧,首付是184w,自己存款30w+男友存款30w+朋友支援35w+家里支援60w+借亲戚30w。去年8月份敲定要买的房子,9月25号我发了工资终于凑齐了最后一笔钱,一百多万首付在银行卡上躺了一天就被划走了。10月26号过户,魔都中环成功上车。
我跟男朋友都是西安人,最早的时候一直纠结是在西安买还是在上海买。
我是在上海读的研,毕业后有了上海户口,对我来说我特别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但是上海房价又高,我男朋友是在华为,他觉得靠自己的努力,30岁之前肯定能在西安买一套不错的房子,所以他其实倾向于在西安买房。
直到去年4月份之前,我们都觉得可能还是会选择在上海赚钱,回西安买房,我甚至还考虑过把我的上海户口转让出去,借给别人买首套房。
但是4月份的时候我的奖金发下来了,我做到了月入7-10万的样子,因为是在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部门,离钱比较近,奖金是高于工资的,再加上客户的回款比较慢,我们的奖金会延迟发放,相当于我入职后辛苦一年的奖金陆续开始给我发放了。
其实我日常工资+报销到手是13K左右,在进现在这家公司之前,我在4A公司做管培生,收入很一般,花钱也没有计划,入不敷出还欠了7万块钱的信用卡。
奖金到手后我把信用卡还了,到8月份攒够了30万左右。而我男朋友2018年毕业后进了华为上研所,每个月算上加班到手差不多是两万,再加上年终奖,平均每年的年薪在30万上下,到我们准备买房的时候他大概也攒了30万。
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可以考虑300万-400万的房子了,而且依然可以不靠家里的支持,主要我男朋友还是希望以我们自己的能力去买房。他妈妈在他念大学期间生病去世了,花了不少钱治病,他不想让家里有更多的负担,实际上他爸爸虽然是生意人,但确实也拿不出什么钱来。
所以我们从7月份开始确定要在上海买,也正式开始看房。看房过程中我爸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你们自己先看,到时候差多少我给你补上。
我就去问了一下我妈,我说你们现在手上有多少钱是可以给我的。我妈就说她那里有大概20万,我爸应该有个四五十万可以支持我。
所以我就大概清楚,家里可能可以支援我六七十万的样子,我们的买房上限就提高到了500多万。最终我们选择了浦东一个两轨交汇的片区,小区绿化很好,采光也好,全明户型,而且我希望每一个窗户都能看到树冠的位置,这个房子全部都符合,所以我们当场就定了下来。
房东很利落。这已经是他卖的第四套了,他跟他老婆都是分的房子,手上有6套。
你能听出来他有点炫耀,但他很真诚,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比如这套房子可以先以我单身首套的名义买,后续我们可以有机会去买第二套房子,就还是30%的首付。
最终我爸妈是资助了我们60万,其实我爸有点不太乐意,因为我男朋友爸爸没有出钱,只有我男朋友出了30万,而且我自己也出了30万,所以我爸勉强给了60万。这套房就在我婚前买,算我婚前财产。
还有30万是我男朋友的小姨临时借我们的。这个也是蛮神奇的,本来他小姨是打算给上大学的女儿买套房,结果深圳限购她女儿不符合买房条件,所以小姨就主动提出来借给我们30万。
买房过程中我们的资金链也卡得特别紧。除了184万的首付,还有共计16万的中介费和契税。我们首付时间为什么定在9月26号呢?因为我是25号发工资,发了工资才能凑满首付。过户的时候要交契税,所以我们把过户时间定在了10月26号,也是因为拿到10月份工资才有钱交契税,时间点卡得非常紧。
我跟我男朋友都是很理智的人,在买房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很好的队友,而且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算是从十三四岁开始恋爱,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些信任彼此的安排。
现在我们每个月的房贷是2万4左右,还有一笔30多万的装修贷。我跟我男朋友的分工很明确,我来还我们借的首付,还有头一年半到两年之间的房贷,等他的收入继续提高,他就可以来cover后面的所有房贷,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还我们30多万的装修贷。
关于父母的支持,其实我跟男朋友一开始都坚定认为买房要靠自己,他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是觉得自己买房可以赢取更多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随着我们收入的提升,反而又觉得家里的支持很有必要,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有了买房的底气和能力。大家会觉得可能家里人不资助个两三百万甚至三四百万,就没有办法在上海安家。
那我们现在这种情况,让父母参与一部分,我觉得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凡尔赛,但对于我爸妈来说是这样的,他们的参与会让他们很有面子,我也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让他们产生他们没有能力的感受,或者好像没有办法参与女儿的人生。
四、写在最后
面对大城市买房这样的叙事,年轻人已经不太敢问自己“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买房?”,答案的一边是凭借一己之力所要面临的艰难和工资永远追不上房价的无力,另一边则是不得不依靠父母的愧疚情绪。哪怕是享有互联网大厂买房福利的996青年,也承担着失去工作自由的巨大风险。更别提那些没有家里支持,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的年轻人。
在贝壳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中,超过 55% 的 95 后不接受租房结婚,而 80 后的这一比例为 4 成。当独自买房成为整代年轻人难以突围的困境,“啃老”变成了一个越发微妙的话题。深陷“打工人”和“内卷”的年轻人不再有底气去批判“啃老”,因为它几乎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必选项,曾经对“拜金主义”的批判这些年也早就发展为了“全民搞钱”。
当房子的叙事压过其他一切叙事,没有一个年轻人能逃脱买房带来的困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