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满天沙尘仿佛打开了虫洞,让人回到2009年:北京依然在沙尘暴,电影院依然放着《阿凡达》,A股依然300多点。

这几年,各种极端天气霸占热搜C位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带来的影响,绝不仅是段子手狂欢这么简单。

蝴蝶效应往往是强大和超出预料的。谁能想到,亚马逊雨林里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能掀起菲律宾的龙卷风?

气候问题从来不是一项孤立的科学研究,它将深刻改变中国的区域格局。

从东北,到西北,再到今天的经济中心南方,所有人都笼罩在一双无形的大手当中。




今天一早,全北京的童鞋都用上了同款滤镜。




有的人苦中作乐:“去帝都,核酸检测不需要了,需要防X面具。”

也有的人诗兴大发,“塞外青山绿水,帝都大漠豪情。”







首都就是首都,开完重大会议,照样能霸占全国人民的朋友圈。




其实,不止是北京,几乎整个北方都“沦陷”了。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天气波及了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1个县(市、区、旗),人口约6417万人,受影响土地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




气象学家很快就找到了真凶,还真不赖河北跟内蒙古:

沙尘暴起源地在外蒙古。这场特大沙尘暴,在蒙古国已造成6人死亡、80人失踪。

在这座北方唯一的前十大城市里,很多北漂突然觉得,深圳和杭州的房价更香了。




气候,正在微妙影响新北京人的心态。




今天,人口在向南方集聚,为南方的经济注入活力。

看下边这张图片。




短短十九年时间里,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8个省市区的常住人口增加了7324万,相当于一个“法国”。

与此同时,北京在负增长,天津的人口增速探底,东北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在萎缩……

看起来,南方是稳稳的赢家。其实不然。

随着南方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一个又一个的湖泊正在消失或者萎缩。

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一度拥有无边无际的水面。八百里洞庭绝非浪得虚名,现在却是这个样子。




1949年,洞庭湖已经从鼎盛时期的600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4350平方公里。如今一退再退,只剩2820平方公里。把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拱手相让于鄱阳湖。

鄱阳湖也不乐观,去年洪灾暴露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行洪能力同样脆弱。




看看这纵横交错的沙洲与田埂,你还记得当年潘阳湖的模样吗?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自古就有。

明朝清朝的选择是,对两湖地区的水域进行围湖造田,开垦出更多的土地来生产作物。

1949年以后,中国延续了“向湖泊进军、向水面要粮”的做法。南方人口越来越多,湖泊面积却越来越少。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也成了填湖的推手。

武汉市水务局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曾经的百湖之市,目前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




水资源不足已经开始困扰南方了。你没听错,南方也开始水资源紧张了。

前几年成都还在积极南拓,主打天府新区。现在成都力推东进,对东部新区寄予厚望。

为什么说调头就调头?

有一种说法,成都是中国南方降水量最小的省会,也是南方罕见的主城区不靠大江大河的省会。

如今,成都最新实际管理人口已经多达2233万,逼近京沪的体量。不管生活还是产业发展,都需要用大量水资源。

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耗水量压根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滋养成都两千年的都江堰靠不住了,要另谋出路。




成都希望通过建设东部新区,把城市推到沱江边。现在在东部新区重点布局的,恰恰是耗水量最大的装备制造业。

成都的未雨绸缪,绝不是过度反应。

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往往要以降低应对极端气候防御力作为代价。

看起来是人类改变了地理气候,其实经常是倒翻过来,地理气候在改变着你我。

举例来说,近年南方频繁爆发旱情。去年10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

浙江遭“50年一遇”旱情,深圳、珠海打破最长连续无降水纪录,广西多地受旱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最夸张的宁波,水库早已见底,被迫实行临时限制供水。




还记得吗?

黄土高原曾经是一片森林,关中平原曾经宜居宜农。随着过度开放,诺大关中平原连长安一城的粮食供给都无法保证。唐都一度东迁洛阳,借由大运河从南方运来粮食。

前车之鉴在前,南方也无法高枕无忧。

气候变化,没有地方可以置身事外。




当然,气候变化也不全是坏消息,东北就在焦急等待着。

一百多年前,哈尔滨、大连等城市,借助中东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东的货物集散中心,妥妥的门户城市。

坐拥陆权地利之便的东北,是中国离欧洲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先融入全球贸易链条、进行工业化的地区之一。

看看上海今天的洋气,就不难理解哈尔滨昨日作为“东方巴黎”的风光。




可惜后来集装箱革命爆发,海运崛起,成了全球贸易运输最主流的方式,东北遗憾地被世界抛弃。

在全球航线图的主航道分布中,东北是相对边缘的位置,不像东南沿海那般,处于东西大通道的十字路口。




东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着这几年中欧班列很热,辽宁一举推出了“辽满(洲里)欧”“辽蒙(古)欧”两条路线,试图再现百年前的辉煌。

可惜时代变了,在中欧班列的比拼中,东北各方面的优势并不算明显。

2019年,沈阳开行中欧班列210列。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的成绩单分别是1500列、1600列、2133列、1000列,后四者与乌鲁木齐一起入列国家中欧班列5大节点城市。




所以,东北也把希望寄托在了另外一条航道——辽海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平均气温升高,北冰洋海冰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夏季在俄罗斯北方的海区已经出现了3个月的无冰期或者少冰期,夏季已经可以通行。俄罗斯方面也开始为船舶提供破冰引航服务,这为开辟北极东北航线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使北极东北航线的商务运行成为了可能。”




一旦北极航线顺畅开通,东北便能从苦寒的死角,变成离欧洲最近的省市区。

全国经贸体系的格局,都将重新书写。

为此,东北全力探索这样一条出路。

2013年8月15日,“永盛号”从大连出发,成为中国首艘穿越北极航线的商船。

2015年9月17日,在辽吉黑蒙“三省一区”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合作发展会议上,辽宁提出了“辽海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概念。与传统航线相比,该航线航程缩短2800多海里,航行时间减少9天。

2018年,“辽海欧”开通了第二条北极航线。该航道的开通,形成了大西洋至太平洋新的轴心航线,亚欧远洋航线的行驶里程减少约5000海里,运输成本降低约30%。

只是目前由于气候原因,该航线通航时间有限。

想全年通航,可能要等久一些。有专家预言,2050年北极冰雪或完全消融,到时穿越北极点的航道就能完全开通了。

还有专家进而畅想,届时欧洲、北美、俄罗斯会围绕这片“地中海”形成一个超强的经济圈,从而彻底改变国际贸易格局,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版图。

东北曾经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后来沉寂下去。如今气候变化,让东北看到了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希望。

这才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王炸啊。




除了东北收获意外之喜,气候变暖也让西北有了不同的气象。

1935年,胡焕庸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线。这条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平行,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清晰界定了中国的人口分布。

考虑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胡焕庸线亦是一条经济分界线。它的西边基本都是欠发达地区,西北几乎全部位于该线以西。




BUT!胡焕庸线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它居然诡异的漂移了!

2019年9月,正值新中国70周年大庆前夕,新华社放出一条大消息,引发各大媒体围观转载——“寒冷干旱的中国西北正在变暖变湿”。

陕甘宁青等省份的气象部门研究展示,1961年以来西北呈升温趋势,大部降水增多。2000年后暖湿化的新趋势更为显著。

有人就说了,如果胡焕庸线能往西北方向前移几十公里,都比你南水北调几千公里更具性价比,对西北经济的提振和刺激也更有效。

除了气候变迁,随着我国在西北防风固沙、退耕还草、修复植被,黄色的沙漠居然变绿了。

有学者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急剧增加。199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为32%,而至2013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增加至59%,几乎翻了一倍。在延安地区,2017年植被覆盖度甚至增加到了81%,森林覆盖率达到46%。




西北正在弥补旧账,试图换来上天更丰沃的回馈。

然而,前进的路上,偶尔也会有反复。

2021年1月20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敦煌阳关毁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月26日,甘肃举行敦煌市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否认毁林。

1月27日,《经济参考报》不认同官方通报中所谓的“六千多亩”。拿出三份文件证明敦煌阳关林场确实存在1.33万亩防护林。

真相到底是什么,就跟今天的北京沙尘暴一样模糊。

希望有人不会被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