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陆续展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中国已经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200万剂次,接种剂数的绝对数据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据了解,中国基层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普遍较低,一些企业要求开展“领导示范,员工跟随”的接种工作。

中国多次强调不会强制民众接种疫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开放后全民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但不会强制普打。

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开反对强制普遍接种新冠疫苗。世卫组织疫苗专家凯特·奥布莱恩(Kate O'Brien)在日内瓦说:“我不认为应该强制人们,尤其是不应该在疫苗问题上强迫人们”。

奥布莱恩补充说:“更好的方式应该是鼓励人们,给人们提供便利,去接种疫苗,世卫组织并不预期看到任何国家强制人们接种疫苗”。

但有迹象显示,中国一些国企央企把疫苗接种与考勤、绩效挂钩,变相强制员工打疫苗,甚至一些涉外部门已经在本部门实行强制普打。

国企:“应打尽打”、“应接尽接”

北京疾控中心3月1日发文提醒18岁至59岁无禁忌症人群都应接种新冠疫苗,建议中写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已在全北京市展开,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截至3月2日,北京累计接种新冠灭活疫苗765万剂次,累计超过500万人接种,其中264万人完成两个剂次接种。

北京市民胡小姐是一名国企职员,她向美国之音介绍了所在单位的疫苗接种政策。她说:“目前我们单位只发过落实疫苗接种的通知,通知里要求就是按照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要求尽快落实单位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尽量做到‘应打尽打’。”

除了“应打尽打”政策,同为北京某国企员工的何先生表示,他所在单位的政策是“应接尽接”,所有北京的国企央企的政策都大同小异。

据他介绍说,他们企业的接种政策就是“应接尽接”,与国家号召是保持一致的,所谓的“应接尽接”就是说,如果某人年龄满足18到60岁这个区间,同时身体没有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样的疾病,然后同时此人也没有接种(别的)疫苗或者说吃消炎药,或者说也没有接种疫苗的打算,或者没有要孩子的打算,这样的人群是符合接种政策的,是应该去接种的。

他补充说:“同时公司下发了接种疫苗的通知,就是要求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助)控制疫情扩散,去接种疫苗。”

胡小姐一直以来都赞同疫苗不可强制接种,但她所在单位的办公楼已经下达有关接种率的要求,并且各部门已经开始进行不接种疫苗的统计,恐会秋后算账。

“然后据我所知,我们所在大厦的物业要求租户的接种率尽量超过90%。”胡小姐说:“现在我们单位下发的接种疫苗的通知,从通知内容本身来看,没有太大的强制性的意思,也没有过分的约束,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集团要求我们按周上报疫苗接种情况以及疫苗接种意愿统计情况,如果你不打疫苗或者暂时不接种疫苗,未来有可能会接受到公司领导的询问或者是相关部门的调查。”

强制普打 领导被呼吁“身先士卒”

一位不愿吐露姓名的国企高管表示,他所在单位多数部门负责对外项目,58岁以下的员工没有特殊原因必须都要接受强制普打,不然无法安排出差工作,执意不接种只能暂时停职等候处理。

官媒环球时报也曾发文证实,拥有海外业务项目的部分国企需要出国人员注射疫苗。但据报道,由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外派至塞尔维亚南巴纳特州首府潘切沃的400多名接种过国药疫苗的员工,有超过300人仍然确诊新冠。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对此拒绝回应,也删除官网上有关塞尔维亚项目的资料。

对于接种率较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也多次强调,虽然新冠疫苗是自愿接种,但依旧鼓励单位企业领导“身先士卒”,一来可以起到鼓励民众接种的效果,二来可以向民众证明疫苗的安全性。他在接受中国国内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我在很多场合说过,领导先打疫苗,大家看领导打了都没事,就更放心。迟早都要打,领导早点打还可以起示范作用。”

胡小姐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对记者坦言,多数国企央企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已经接种完疫苗了,管理层人员都是必须接种的,为了要给普通员工起表率作用。她说:“据我所知,现在在单位的统计表上,已接种疫苗的基本都是部门领导以上级别的员工,普通员工多数还是选择暂不接种,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接种疫苗。”

种种原因造成自愿接种率低

民众对疫苗的不信任可能是导致基层员工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虽然各单位已经下达疫苗接种的通知,并且安排领导起表率所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向何先生和胡小姐这样选择观望的人群比例还占多数。

何先生对美国之音说:“我之所以不接种疫苗是因为准备要孩子,这个(疫苗)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目前还没有选择接种。”

胡小姐则表示:“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刚接种过其他疫苗,我现在接种新冠疫苗担心身体里会有一些排异反应。”

二月中旬,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进行了一项名为“浙江省医疗卫生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的调查。

结果显示,近1000名浙江省的一线医疗医护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42.4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种已批准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

此前也有针对普通民众的接种意愿调查报告称,有90%的民众会选择自愿接种,但相比两次调查结果的巨大差异,该杂志解释称是因为浙江省的调查受访者为高学历年轻群体,接受到的社交网络信息和专业信息更多,对于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副作用的顾虑也更多。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低与民众的接种意愿和疫苗产能息息相关。

他说:“我想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大家觉得中国病例本身就极少,几乎没有,然后(民众)觉得很安全,就没有觉得非常强的紧迫性来接种疫苗,所以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他补充说:“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就是政府没有表现出很急迫的推接种可能是目前(疫苗)的产能可能还没有完全上来,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安全性: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中国自主研发疫苗的安全性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国内疫苗市场有大乱象之称,疫苗事故屡见不鲜,医疗监管不利、法律法规不严、惩罚不及时到位也许是罪魁祸首。

2005年安徽甲肝疫苗异常事件导致1人死亡、20人重伤、121人异常反应。

2007年山西疫苗事件导致近百儿童中毒或致死。

2013年中国南方多起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致伤致死。

2018年长生生物的百白破疫苗事件中,有25万支劣质疫苗流入市场。

尽管如此,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对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十分有信心,他多次表示新冠疫苗整体使用非常安全,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国药集团党委书记刘敬桢在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他说:“目前,我们监测到的新冠疫苗接种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主要是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肌痛和发热等。”

中国两款自主研发的疫苗分别出自科兴生物和国药集团,两款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目前国内民众接种的疫苗主要来自国药集团。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认为,灭活疫苗整体上是安全的,它只有短期风险,比如可能造成过敏或局部疼痛等。

黄严忠博士对此表示,中美两国的疫苗性质完全不同,但安全性问题上应该相差无几,只是可能在有效率上会有一定差距。

他说:“中国是科兴跟国药的是灭活疫苗,他们跟美国不少地方使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确实是不一样,在安全性上我估计应该是差不多,但在有效率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

黄严忠博士补充说:“只能是安全性上面是可以跟踪的,这方面的数据我们现在......也不能说没有,官方的说法好像是安全的吧,至少我没听到过注射死亡的报道。”

中国疫苗接种进展快与慢

英国金融时报3月1日发文“中国国内接种工作进展缓慢”,文章表示中国新冠病毒病例目前较少,这同时也导致国民接种意愿降低,目前的接种率低于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水平。

随后官媒环球时报发文反驳,其中一名中国免疫卫生专家表示,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非常快且仅次于美国。

黄严忠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国内疫苗接种率从总量来看确实仅次于美国,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接种剂数和接种率不能同日而语。

他说:“如果看绝对的数字的话,就是说有多少剂疫苗已经接种了,这是绝对数据,还是低于美国的,但是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高的,(中国)有5000万多支疫苗打下去了,这个可能是仅次于美国。但是如果说用接种率,因为中国人口很庞大嘛,我们说14亿人口的话,那这个比例不到4%,我想是。这个比例实际上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比如现在美国已经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接种疫苗了,那4%跟25%比较还是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