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过去好几个关键点:“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 、“中考才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内卷气息扑面而来。
确实,最近和国内亲戚朋友多次聊天后,我发现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提前规划赛道,比如从小学开始就决心不走国内的中高考竞争,而是选择进入国际学校,或提前为出国做准备。
毕竟算下来,一套学区房可比几年的国际学校学费贵多了。
再加上中考分层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学区房其实只是一张入场券,并不能保证孩子一定能上普高,50%的分流比例意味着,未来一半孩子需要去上职高。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就来重点关注“中考分层”、“中考决定命运”这一现象,并以英国为例,对比看看中国英国在这一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点。
“中考决定命运”的时代
看着上面所列的新规,大家想必能感受出来,中考接下来将会变成国内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对比之下,高考的教育分流作用反而有所下降。
未来,国内中考的升学趋势将会“两极分明”,只有5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升入普高(此前是60%),另一半人只能上中专职校。
在很多家长眼中,上了职高就意味着基本无缘985、211等大学名校。与此同时,职业学校毕业后能找到的工作一般工资和福利待遇不高,这是很多国内家长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在家长这种心情驱使下,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能让孩子考上一个好高中,家长可能要从幼儿园就开始规划,想尽办法让孩子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以加大被普高或重点高中录取的机会,内卷现象因此变得愈发严重。
相比之下,高考分流就显得没有那么紧迫和重要。高中生高考失利后可多次复读,且全国至少28个省份已经取消了三本批次,将三本纳入二本的招生范围之内,学生们可以选择的余地比中考多得多。
毕竟,当地普高学校就那么几所,重点高中的数量更是少的可怜。大学就不一样了,考生们可以根据分数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其实对于国内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国内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成熟。
国内职高对学生文化课的水平要求很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学生毕业后几乎很少能从事高技能的工作,相比其他文职工作,职高毕业生好像跟“收入不太高,没什么社会地位”等刻板印象相挂钩。
在这一点上,英国跟中国确实有所不同(当然这跟国情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在英国做技术工人,除了工资相对可观(可能挣得比政府部门的部分职工都多),大家也比较认可和接受自己的身份。
英国的教育体系是如何进行中考分流的?
在进一步对比中英中考教育分流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英国的教育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英国的教育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对应小学和中学)、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对应大学)。
在英格兰学生中考(GCSE考试)过后,英国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就结束了,延续教育正式开始,并分成两个路线,一个学术路线——继续上高中,如读A-level or IB,另一个是职业路线。
走职业路线的中学毕业生可以有以下三个选择:
1)上专科学校/职业学校(College/Academy)
2)直接选择去当学徒(Apprenticeship)
3)直接参加工作(有培训的兼职工作或者志愿者工作)。
走普通高中就读的路线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普通教育高级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dvanced level,简称A level) ,考入英国大学。
中英职业教育的体系的差别:
这样大体一看,是不是觉得中英两国的“职高毕业选择”大体保持一致?
其实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可以直接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的,英国职高毕业生有资格在获得职业文凭后转换到对应的本科学术路线继续进行学习。
英国于1986年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体系共分11个类别、五个资格等级,五个资格等级分别对应于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高级技术员及专业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转换成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2级相当于普通中学学历;第3级相当于普通教育A级,获得NVQ3级证书即可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第4级相当于大学专、本科毕业;第5级相当于研究生学历。
同时,职高毕业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去申请英国的大学。
在英国职业教育里,企业的参与度很高,“学位学徒制”本质上属于企业“定向委培”。
企业为学校输送学生(部分雇主会直接替学生支付学费)、提供老师(聘请行业内经验丰富的大拿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协商课程(课程制定符合企业要求)、为办学提供物质基础(提供设备、场地以及科研经费等)。
举个例子,华威大学就曾与路虎集团合作办学,参加的120个学生毕业后全部直接到路虎工作,还拿到华威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
此外,为了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教育与就业之间彼此分立、脱节的问题,英国政府将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为教育与就业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就业工作。
英国政府拨款25亿英镑,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虽然英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政府想要继续发展的脚步从未停下。
去年9月份的时候,英国首相鲍里斯发表电视讲话,表示目前英国的高等教育无法帮助年轻人获得社会上紧缺的技术,使某些行业出现用工难、经济生产不足的现象。
因此,他宣布投资25亿英镑,为因疫情失业的人提供免费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同时,英国教育大臣威廉姆森也承诺将在英国建立“德国式的技工和职业教育体系”,并将取消英国本科录取率必须保持在50%的最低目标。
这意味着,英国将不再强制要求至少50%高中生必须读大学,如果他们想读高职,就让他们读高职。
威廉姆森说:“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口号必须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时隔4个多月,英国政府也开始把口号落入实处。
2021年1月21日,英国政府在最新的白皮书中宣布,直到2030年为止,英国雇主将在核心技能课程的设计上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具体来讲,英国雇主将有权参与,绝大多数针对16岁以上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和评分,甚至说有些时候都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比之前一般是英国大学和相关教育机构来设计大部分课程内容和决定最终评分,现在英国雇主的参与度和决定权明显更高、更大一些。
英国教育部还承诺,将耗资6500万英镑建立一个新的学院商业中心(college business centres),专门负责促进雇主和职业学院之间更好的合作。
这笔钱将从鲍里斯所承诺的25亿英镑国家技能资金中(National Skills Fund)抽取。
到了2025年,英国政府将会修改法律,帮助学习继续教育的成年人获得学生贷款,并为针对特定技能的短期职业课程试点提供资金。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总结来说,在“中考分层”这一点上,中英两国其实是一样的。
甚至英国可能更夸张,毕竟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命运。
(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英国富人和穷人的《人生七年》:一出生,就决定了一生?)。
但不同点就在于,英国人早已习惯了这一阶级固化的氛围,工人阶级习惯于接受自己孩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事实,再加上当技工的工资并不低,养活自己是完全可以的,且政府也在不断发布新的政策鼓励大家当技工,因此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抵触情绪并不高。
对比之下,中国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没有特别固定的阶级圈层(当然目前也在逐渐形成且固化中);在中国,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家长占了多数,国内家长总是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希望他们不落人后。
去读了职高,大部分就意味着孩子未来的生活没有一个固定的保障,可能会面临着工资不太高,社会福利不太好的局面,这是很多家长的担心所在。
不过从国家发布的最新声明来看,国内的职业教育制度也在不停的升级、改革,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应用型人才的缺失,未来政策也会不断更新。
但与此同时,和英国一样,国内“中考决定命运”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