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疫苗护照"就能安全跨国旅行吗?卫生政策专家:尚需时日

3月10日是西方世界第一个受到新冠疫情重创的国家意大利"封国"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震荡,近期,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讨论使用"疫苗护照"的可能性,以尽快恢复国际旅行,重启经济。中国也宣布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实现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信息的相互验证,助力人员往来安全有序。



在一些国家,"疫苗护照"实际上已经登场。在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以色列,持有"绿色护照"的民众可以自由进出餐厅、酒吧、博物馆和剧院,可以预订酒店,甚至结束海外旅行回国后,也不用接受14天隔离检疫。希腊政府从2月19日即开始发放电子版新冠疫苗接种证书,并与以色列签署旅游双边协议,为持新冠疫苗接种证书的旅客提供入境便利。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计划在3月推出"电子疫苗护照",以方便欧盟和申根国家内部的人员流动。依赖旅游业的希腊即是欧盟"疫苗护照"的积极推动者。

不过,世卫组织对"疫苗护照"的态度比较谨慎。世卫组织认为,现阶段持有疫苗护照并不意味着旅行者会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眼下不推荐使用疫苗护照。

"欧盟准备用'疫苗护照'恢复欧盟内部的旅行,主要是为了尽快实现人员流动和经济复苏。"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专家胡飞跃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目前来看,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后的防护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可能还需要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而评估疫苗效果还需要一个共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以避免误差的出现。

胡飞跃指出,欧盟内部在评估疫苗效果方面具备一定的机制和标准,相对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对"疫苗护照"短期内在全世界能否推行,他持保留态度。

"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实际上一直都有,不是中国的发明创造。"胡飞跃说,在国际旅行中,当出发地或目的地存在传染病风险,旅客在入境时出示疫苗接种证书等健康证明,一直是国际检疫的惯例。



比起单纯的"疫苗护照",中国宣布推出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除疫苗接种信息外,还包含了新冠病毒核酸和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胡飞跃表示,中国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把疫苗接种和其他健康信息结合起来,更多着眼于"健康"而非仅限于是否接种"疫苗",在全球推广的前景值得期待。

"电子健康码在国内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国外一些地方智能手机没那么普及。国际旅行健康证明除了电子版,还可以打印纸质版,这就给很多不具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条件的地区提供了方便。"

3月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清华大学与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的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计划在今年6月达到40%。胡飞跃说,虽然目前他不赞成打了疫苗就可以在全世界畅通无阻,但对有效疫苗产生的预防作用他完全认可,"在各国专业人士当中也是有共识的。"

减少入境隔离时间,促进人员往来,重启经济……胡飞跃认为,必须看到全球范围内这种需求的客观存在,但从目前的疫苗接种到未来完全控制疫情,以至人员可以跨国自由流动,显然还需要一个过程。"只有疫苗的效果经过评估后足够好,接种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各国通过'疫苗护照'等手段推动经济的恢复,还有待于双边机构之间的认定和多边机制下的广泛合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