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刺儿(ID:yuci-er),作者:君伟,编辑:周矗,题图来自《阿凡达》剧照


万人空巷的年代

 

《阿凡达》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让观众领略到了3D电影和IMAX的魅力。


《阿凡达》<br>
《阿凡达》


2010年1月4日,《阿凡达》在国内上映,公映版本有普通版、3D版、IMAX 3D版。然而,彼时国内只有14家IMAX影院。


上海的“和平影都”便是其中之一,它拥有华东地区唯一的一块IMAX 3D银幕。在那个还没有网络售票的时代,很多影迷像如今的站姐一般穿着军大衣,搬起小板凳,在电影院门口彻夜排队。


上海“和平影都”排队购票的观众<br>
上海“和平影都”排队购票的观众


2021年贺岁档影片平均票价70元左右,令很多电影观众直呼“好贵”,但当年《阿凡达》的黄牛票,曾猛涨至1500元一张。在广东省,只有东莞万达有一家IMAX影院,很多观众特地从广州、深圳开车去东莞,只为了看一场IMAX版的《阿凡达》。

 

当年《阿凡达》在国内创下了13.4亿票房。这个数字比起《你好,李焕英》的50亿,似乎平平无奇。但在当年,13.4亿创造了中国内地票房冠军,开拓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疆域。正是因为《阿凡达》超强的票房贡献,2010年中国内地总票房,在岁末达到100亿大关,媒体高呼“中国电影大跃进”。

 

从此之后,中国电影市场进入百亿市场行列。

 

作为全球影史最具盛名的划时代影片之一,《阿凡达》至今仍保持着全球原创(非续集)电影票房纪录,并同时斩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视觉特效三项技术大奖。


《阿凡达》剧照<br>
《阿凡达》剧照


《阿凡达》不仅对市场产生了地震般的效果,还在电影技术领域彻底刷新了人们的认知。3D从来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1922年3D技术就已面世。但在此之前,劣质3D电影很多,人们要戴上红蓝片3D纸质眼镜观看,效果极差。

 

技术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彻底带来了3D技术的真正变革。

 

为了应用全新的3D IMAX技术拍摄《阿凡达》,卡梅隆亲自发明了一套3D摄像系统,还自掏了1200万美元的研究费用。这套3D摄像系统更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可以大幅度增加画面的立体感,让观众犹如进入了那个美丽的潘多拉星球。


詹姆斯·卡梅隆 <br>
詹姆斯·卡梅隆 


现在观众很熟悉的人脸捕捉技术,也是《阿凡达》的一次技术施展。电影中纳美人的面部动作均采集自真人演员,真人表情变化的数据会被合成到虚拟角色中。于是,观众在大屏幕里看到的不再是机械版的面庞,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阿凡达》片场照<br>
《阿凡达》片场照


从此之后,中国电影院3D影厅大肆扩张,目前国内银幕数量超过2万块,其中3D银幕占3/4,大约1.5万块,3D影厅成为真正的主流影厅。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在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拓3D拍摄系统。这其中,一向对技术执迷的徐克导演可谓先驱,他用3D摄影机拍摄的武侠片《龙门飞甲》,让国产3D电影大放异彩。从此之后,3D电影、3D影厅成为市场标配,延续至今。


《阿凡达》救市乏力

 

2021年,中国电影人一路追赶,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了《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徐峥饰)、《刺杀小说家》里的赤发鬼(于昌海饰),用IMAX 3D实拍打造了《一步之遥》《刺杀小说家》等电影,更有中国首部IMAX 3D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同时,中国也拍出了第一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


《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br>
《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

 

在这11年间,好莱坞的技术依然马不停蹄,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来了120帧技术,其后李安继续实验120帧技术,拍出了《双子杀手》。

 

120帧极大丰富了电影画面信息量,在以往48帧或60帧的情况下,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中一只鸟快速飞过去,当画面提升到120帧时,不仅看到鸟飞过,还可能会看到鸟喙、羽毛、爪子等诸多细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r>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詹姆斯·卡梅隆也未停止自己的技术创新,《阿凡达》续集将采用全新的裸眼3D技术呈现,他希望在《阿凡达2》上映之时,观众可以直接摘掉3D眼镜。

 

电影一直在试图用技术革新将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但11年间,流媒体强势突起,剧集市场的品质与制作愈发成熟,网飞、HBO推出的重磅美剧席卷全球,爱优腾也纷纷进入“大剧时代”。

 

2020年,新冠疫情成了电影行业最大的“黑天鹅”。影院关停、制作下线、无片可看,一时之间,电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使中国成为全球影院复工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电影市场依然冷冷清清,即使有重磅影片救市,更多情况下是青黄不接。

 

2021年春节档跨越式地实现了破纪录式增长,78亿总票房创历史新高。但春节档一结束,整个3月市场萎靡,无片可看,一部传奇影业怪兽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定档,多少提振了市场,但一部新片怎能满足中国电影观众。



在此情况下,重映的《阿凡达》空降救市,首日票房破2200万,排片占比15.9%,场均人次11人。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止2021年3月13日13点39分,《阿凡达》重映票房破5090万人民币,全球累积票房破27.98亿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军。



曾被《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一度超越,如今《阿凡达》又重回第一把交椅。但即使如此,《阿凡达》市场表现与当年万人空巷的局面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与最初业内人士的预期也不符。

 

业内人士纷纷预估,《阿凡达》首日票房可以冲击5000万,票房累积5亿甚至更高。但首日的2200万,比起预估少了近50%。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对市场的带动依旧略显乏力。

 

有宣传的缺位,亦有定档突然很多影院尚未收到拷贝,但或许真正的原因仍在于,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唤起的是一众影迷的狂欢,而不是大众的抵达。

 

重映的不是大片,而是情怀

 

《阿凡达》重映定档消息发布后,3月12日,《指环王》三部曲也宣布在内地以4K版本重映。



大片重映,在内地市场已经非常普遍。国产影片重映的案例诸如修复版《红高粱》《甜蜜蜜》,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张国荣的《缘分》《失业生》《英雄本色》《阿飞正传》;国外影片有《泰坦尼克号3D》,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等等。

 

老片重映并非放拷贝那么简单,还需要一定的新鲜设计给当下的全新观众。比如《红高粱》进行修复,提升画面与声音质量,《泰坦尼克号》重制3D版本重映。即使给到全新的视听体验,重映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贩卖情怀的生意,以至于很多重映影片选择裸发。


《泰坦尼克号 3D》<br>
《泰坦尼克号 3D》

 

但这种思路下,重映只能抵达它原初存在的受众,即原影片本身的影迷受众,而没有与当下更广大观众建立起新的联系。

 

重映后市场表现不俗的电影并不多,只有《泰坦尼克号3D》重映拿了下9.46亿多的票房。2018年上映的《阿飞正传》,首日票房仅318万,总票房1973万,票房实在不理想。而《大话西游》系列重映首日,两部影片排片均不足5%,单日票房皆未过千万。

 

重映虽然可以吃经典红利,但面向的依旧是小众市场,情怀、致敬的元素大于商业。根据猫眼智多星提供的数据,《千与千寻》重映后,评论集中在“喜欢宫崎骏”“经典动漫”“音乐好听”等层面上,情怀让中国观众前仆后继地走进影院,去还18年前欠宫崎骏的那张电影票。


《千与千寻》<br>
《千与千寻》

 

疫情之下的电影市场,虽然可以重映当年的现象级大片,用经典大片进行市场救市,但更加出圈和下沉的基础受众,才是电影“救市”的关键良药。

 

灯塔数据显示,《阿凡达》受众男性比例占61.8%,明显高过于38.2%的女性。76.1%的受众拥有本科以上学历,62.5%的受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可以发现,此次重映的主要受众依然是精英和白领阶层,下沉程度不够。


《阿凡达》剧照<br>
《阿凡达》剧照

 

电影宣发的工作本质,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并愿意为之买单。所以,即便像《阿凡达》、《指环王》系列这样在中国有众多粉丝基础的影片,重映依然要考虑市场拓展和宣传策略,找到与当下观众的共鸣。

 

《阿凡达》当年的万人空巷,在于电影技术与变革的力量。情怀或许可以拯救一部电影,但一定无法拯救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