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代表曾在2月18日的视频会上建议美、日等“盟友要为印度疫苗增产出力”,四国集团应“加紧努力,扩大全球疫苗接种规模,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软实力”。印方代表还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本国最宜担此重任”。而今,新德里就在四国集团的“疫苗外交联盟”里扮演了期待的角色,其“确保四国联盟关键疫苗市场安全”、“把中国赶出区域疫苗销售”的作用,也在担任某种近乎于兵工厂的任务。
美国眼中的印度角色
当然,相对于印度渲染的对华疫苗战,注资的最大金主,即美国的想法可能是明晰的。当印度只看到中国时,美、俄等国早就把全球疫苗战的口号打了出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指出,面对市场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全球疫苗市场,各大集团之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欧盟、拉美等国选用俄罗斯疫苗,国际奥委会及全球五十多国选择中国疫苗时,欧美西方大国也希望输出更多产品。
从拉丁美洲到土耳其,中国疫苗正在成为各国各阶层人士之间最受欢迎的商品
对拜登和华盛顿当局来说,美国已经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末期确立了疫苗订购的计划。美国已经预定了至少12亿剂疫苗,也给三千多万人次,约22%的国民完成了接种,目前暂列世界第一。
虽然拜登当局在疫苗分发途中因为变异病毒的影响,不得不加速分发速度,导致计划有些赶不上变化。但美国诺瓦克斯、辉瑞、莫德纳和强生等23家药物企业已经取得了美国《国防生产法案》的授权,可以在进货、扩张产能等方面机宜行事。这意味着诺瓦克斯、强生等公司的产能缺口似乎可以在美国加速工业机器运转后有惊无险地填补。
但这还不算完,美国固然可以确保其疫苗接种计划筹集足够的物资,但美国仍是西方世界体系的核心,他仍要扮演起他有些力不从心,遭遇挑战的盟主角色。这使得美国不能像加拿大那样只为国民大举囤积,不管国外死活。由于此前拜登在1月与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Andres Obrador)的对话中,婉拒了后者的求援,导致中国与俄罗斯疫苗在此后打入该国市场,这一教训让美国有必要拉动产能,为西方药厂争取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并以此展示美国或西方世界的优越性。
美俄元首在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感染新冠前后的互动,正在让拉美国家重新思考和美国的关系。 拜登也在疫苗问题上展示了前总统特朗普式的“美国优先”。(路透社)
当然,西方世界使用的各种主要疫苗存在低温运输问题,这使得美国如要在“印太”一线输出疫苗,就需要选择印太地区的大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此前和默克、诺瓦克斯等公司早有合作关系,且存在过剩产能的印度血清研究所(SII)等公司就可以继续为西方药企加大产能。具备10亿剂产能的印度企业因此可以在疫苗战中为西方在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的战线上开动机器。
印度需要的是什么
对印度来说,环顾新德里近期的遭遇和动向,美、日、澳的投资也是一大外交胜利。外界可以发现,印度的兴趣在中印边境对峙结束后就落在了输出“印度制造”的新冠疫苗以及维持印度在西方的“民主国家”地位这两点上。
就前者来说,它不仅仅体现在印度已向邻近的盟邦,如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缅甸等提供或销售了680万剂印度制造的阿斯利康和印度自研疫苗。它更体现了印度具备的新冠疫苗生产能力。包括彭博社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认为,印度的医药能力正帮助他在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影响,更可抗衡中国。随着印度总理莫迪又在3月1日注射了第一剂印度自研疫苗,还展示了注射证明,很多印度人因此大为自豪。
就后者而言,它则与自2019年11月以来的军管克什米尔、印度农民示威,及此后的新德里百日围城有关,随着印度军警和莫迪当局采取了包括断网、抓捕活动家、暴力清场等手段,美国政府机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权威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等均在2020年报告中批评“印度民主崩溃”、“印度是选举制独裁国家”,这让以“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的印度一方面不以为然,另一方面又颇为沮丧,而今,随着基于“价值观外交”的四国集团认可了印度的主张,还让印度肩负重要的使命,这就让新德里可以重新抖擞起来。
2月前后,印度军警在清场时开始使用大型金属警棍痛殴示威者,这种赫赫武功让包括《今日印度》资深军事记者巴拉(Abhishek Bhalla)在内的很多人颇为侧目,巴拉认为印度军警拿起了解放军似的冷兵器,却把矛头对准自己人。(Abhishekbhalla7@twitter)
当然,西方世界给印度的投资终究是有限的,由于印度疫苗产业链条不齐全,整个产业的上游依然控制在欧美企业手中,因此其产能增效很大部分是依靠发达国家产能转移而实现。美国等国的投资可能还会有部分以专利许可等方式呈现。
但无论如何,这对美国和印度而言都不仅仅是一场买卖。拜登和他麾下的官僚们希望尽快摘下口罩,以全民接种后“集体免疫”的成果展示美国的再次伟大。而印度身为美国全球疫苗战兵工厂的新身份,也在印太地区点燃了全球疫苗战的烽火。
待价而沽的印度,如愿成为四方会谈大赢家?
这是美国外交的重要一天”,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这样表态;印太地区迎来了“新黎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欢欣雀跃;“恰逢其时,将构成印太稳定的重要支柱”,印度总理莫迪如是强调。
这几位说的是12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领导人峰会。拜登、菅义伟、莫迪和莫里森虽是视频与会,但也总算是自2009年四国外长会晤以来的首次升级版会议。四人还约好了年底要搞一场真人晤面。
从这四国与会者的表态来看,似乎对此次会议颇为满意。的确,短短的一次线上会,提及的话题可谓不少:不仅声称要“确保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还涉及南海和东海“航行自由”、网络安全、疫苗问题、供应链问题,甚至朝核问题和缅甸问题等。
除了以上种种宣示,首次会议的一个具体“成果”或许在于:四国领导人同意资助印度的疫苗生产,目标是到2022年底能提供10亿剂。
美国提供资助、日本提供低息日元贷款,四国整合资金、制造和分销能力,帮印度加速生产疫苗,全球疫苗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由此缓解——这看上去似乎是四国机制在保卫人类安全的斗争中发挥领导作用的“绝佳范例”。难怪莫迪要“盛赞”这次会晤来得是时候。不过,正所谓“魔鬼藏在细节里”,四国“疫苗合作”的两个细节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四国所资助的印度最大疫苗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在为强生和诺瓦瓦克斯这两大美国公司制造疫苗。不仅如此,尽管四国表示将优先向东南亚国家提供印度产疫苗,然而美国给这一“好消息”附加了一个前提:首先确保美国接种疫苗的需求。
所以,不是印度疫苗,而是在印度生产的美国疫苗;不是印度产疫苗拯救东南亚,而是印度产的美国疫苗拯救美国人。
另外,印度血清研究所高层人士还向路透社抱怨说,其实美国一直援引《国防生产法案》,严格管控一些生产疫苗所需要的关键物资如过滤器等的出口,而美国并未对印度“法外施恩”。
疫情以来,印度和美国并非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者,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两位新冠疫情患者。四国机制倒是可以优先给美国的疫苗需求“安排上”,也不妨商量下剩余产能——以美国的新冠疫情严重程度,剩余产能未必能有——的分配方式,然而,美印如此赤裸裸的疫苗利己主义行为,他们怎么好意思去诋毁其他国家的疫苗出口与援助呢?
四国公然表示提升印度向亚洲国家出口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抗衡中国。四国一面抨击所谓中国的“疫苗外交”,一面毫不掩饰自己拿疫苗当对外政策工具的狭隘心态。
口口声声强调“多边外交”的拜登政府,公然把“对抗中国”当成了“四方安全对话”的黏合剂,而印度还对此欢欣鼓舞,这不禁让人们思考,印度的疫苗产能到底是为印度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服务的,还是为印度政府拉近与美国关系的政治目标服务的?
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相对于歇斯底里充当反华急先锋的澳大利亚,及在安全上严重依赖老大哥美国的日本,印度对“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一直是若即若离,这其中有印度自主不结盟外交传统的因素。不过,自去年以来,印度对该机制的态度转为积极靠拢、待价而沽,这在新近的四边峰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而印度的政客却振振有词,新德里不是倒向了美国,而是“自主寻求与大国的结盟”。好吧,这样的自主也是很有印度特色了。
当然,对于印度来说,能在远程医疗、代码编写、全球呼叫以外的领域给美国人打工,就可以算是印度经济崛起和获得大国地位的证据——虽然,印度是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整体下滑最严重的一个。
顺便说一句,这套掩耳盗铃的把戏,四国机制里玩得最好的还真不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