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网红经济,再次失控。

因为一碗拉面3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拉面哥程运付被捧上网红神坛。

一夜之间,山东费县拉面哥的门前,成了网红朝圣地。

木门矮墙前,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他们架起几百台手机,开始了24小时直播。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拉面哥家的墙头和屋顶是顶流位置,更有甚者想半夜爬进拉面哥的房间,要直播他睡觉。

即使拉面哥已经被逼的不再拉面,甚至躲到亲戚家,网红们也没放过他。

卖身葬父、征婚求偶的闹剧,每天轮番上演,仿佛火的不是拉面哥,而是这些主播。

村里为了留住拉面哥的流量,也煞费苦心。

马蹄河村变成了拉面哥故乡,沿路有去往拉面哥家的标语指路。

村里砍了路边的树扩宽道路,还临时扩建了6个免费停车场。



图源:楚天都市报


这场流量的狂欢,并没持续几天。

最近抖音和快手,都对在拉面哥家门口直播的账号进行了限流,几个大V的账号还被封禁。

但无论是狂欢还是落幕,好像从来都与拉面哥无关。



拉面哥门口,是群魔乱舞的网红

从普通农民,到几百万粉丝的网红,拉面哥仅仅用了几天时间。

但火爆全网的拉面哥,出现在镜头前的样子都是憔悴,无奈的。



素材来源:抖音@海报新闻


拉面哥家的大门,将拉面哥割裂成两个世界。

门里,是被迫爆红,不知所措的程运付。

门外,是疯狂的网红们,拉面哥门口的景象,满屏都透露着两个字:荒诞。

在这个不起眼的山东农村里,集齐了网络上各路奇葩主播。

有人头上绑着塑料袋,红袄绿裤大腮红,站在车顶上向拉面哥表白,大喊要嫁给拉面哥。

她们借着向拉面哥送锦旗的名义,在门口群魔乱舞。

 

图源:抖音@袁州

那自称丐帮老大的“乞丐”,卖身葬父,不知是真缺10块钱,还是卖脸赚流量。



至于那些无视尊严,三叩九拜的向拉面哥门口朝圣的人,更是赚足了眼球。



图源:抖音@袁州


有人把这里当成相亲角,举着满是错别字的牌子征婚,让拉面哥给他介绍吃面的女孩子。



那别提那些灵魂cos,猪八戒、孙悟空,阿拉伯人齐聚一堂,场面堪比横店拍摄区。



有些无法挤到核心地段的,甚至飞上天,支持拉面哥。



他们拿着手机,扯着嗓子喊,我在拉面哥门口,来给拉面哥献舞。



直播中,一边念叨着“3元一碗15年不涨价太感人了”、“老铁们支持正能量”,一边把镜头怼进拉面哥家的院里,曝光拉面哥的隐私。

还有很多外地人,专门过来摆摊做起了像套圈这样的生意。



短短几天的时间,以拉面哥家为中心俨然成为新集市,小吃、饮料、特产、宠物、简易游乐设施,应有尽有。

在这里,拉面哥三个字,就是主播们的财富密码。仿佛离大门口越近,离成功越近。



千里蹭流量,主播为什么这么拼?

被群嘲,被封禁,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蹭流量的热情。

跑调姐和七叶子账号被封后,他们并没有离开拉面哥的门口,而是换成小号继续直播。

而他们只是这些主播的缩影,对于不远万里来这里的目的,他们直言不讳:涨粉,蹭流量。

有主播称,为了抢到好位置,凌晨4点就得过来。

有一位主播妈妈,带着11个月大的孩子从青岛赶来,因为要照顾小孩,没办法抢到好位置直播,她直接向村民求助,让他们找“拉面哥”帮帮忙,让她涨点粉丝。

被骂被吐槽,多辛苦都觉得无所谓,因为拉面哥的流量太诱人。

1.一夜爆红的神话,人人想复制

拉面哥爆红后,拉面哥背后的人也火了。

彭佳佳拍摄拉面哥的视频成了爆款,播放量超过两亿,她账号的粉丝也从7万一跃超过80万。



图源抖音@萧县彭佳佳


飞速的走红,让这个还没毕业的小姑娘,成了主播们眼中的大神,她的标签也变成“拍红拉面哥”的人,各种广告邀约纷至沓来。

有很多主播,根本不是被拉面哥的精神所打动,只是想复制彭佳佳的成功。

网上有个知名段子: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

而到了拉面哥这里则变成了:拍一次拉面哥,流量滚滚来。

在这些群魔乱舞的网红里,有人只是在直播里喊了一句“我来到拉面哥门口了”。

粉丝数就从几百飞速涨到几千,这是他平时吃10盘辣椒都换不来的。

珠玉在前,本就靠低俗,奇葩博眼球的博主,再喊上一句拉面哥万岁,俨然成了他们的涨粉密码。

2.有流量的地方,就能变现

世人攘攘皆为利往,有流量的地方,就有金钱。

拉面哥家的门口,成了流量变现的舞台。

网红直播的人,一边把镜头对准拉面哥,一边叫着家人们双击666,火箭刷起来,换来看客的三两打赏。

主播七叶子,甚至拉起了横幅:七哥教你短视频破千万。



更直接一点的,直接把广告贴满整个村子,欢迎条幅边上,是一大片为拉面哥“点赞”的广告条幅。 



连村口都立上了某汽车品牌赞助的“拉面哥故乡”的牌子。



还有专门的营销人员,穿上有公司logo的衣服,把自己品牌融入到拉面哥生活的环境,见不见拉面哥不重要,重要的是品牌一定要显眼。

甚至有人拿起无人机,卖起广告位,全国亿万人次观看,300元起。



就连村支书都开始计划,在来年开春的时候,把家乡打造成一个好山好水的旅游景区,让拉面哥的流量变成全村人的财富。

在这里,只要有镜头的地方,就能从拉面哥流量里抢一杯羹。

在流量变现的巨大诱惑下,根本没人在乎拉面哥的隐私,更谈不上尊重。



被围观的拉面哥,只是流量的工具

比起这些网红,平台更需要拉面哥的流量。

20世纪的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有一句预言:“未来,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成名。”

而现在,在互联网疯狂的造神弑神下,15秒,流量就能把一个人捧到天上。

拉面哥被围观的本质,根本不在于他是不是3元钱的面卖了15年,而是在于流量究竟选中了谁。

要知道,在那个集市上,不仅有3元一碗的拉面,还有5元一碗的馄饨,和5毛一串的面筋,他们可以是馄饨姐和面筋哥。

拉面哥的火爆,从上了热搜的一刻起,就没人关注拉面哥本身了。

● 没人在乎拉面哥只想安静出摊,继续拉3元一碗的面。

● 没人在乎,他爆火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流量帮失孤的人找孩子。

● 没人在乎,他是一个舍的花8000元买相机的摄影爱好者。



他们在乎只是拉面哥这个网红符号,他只是平台吸引流量的工具。

素人成网红,被大量流量包围,能火能发财,这样的反差,比《变形记》还吸引人。 在拉面哥之前,这样的人实际上一直都有,例如流浪大师沈巍,8元饺子管饱的阿姨,爆米花变装大爷。

在平台的流量裹挟下,他们一度站上神坛,被人们围观,等这些人赚得盆满钵满退场后,却少有人关注他们的有没有变成什么样。

2019年,因为经常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左传》等书籍,而被称为“流浪大师”的流浪汉沈巍,爆红时甚至有人给他当儿子,有人要带嫁妆嫁给他。



网红们闹得他身心俱疲后,流量退去,他又回归了流浪生活,爆红在他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

之前抖音有个8元饺子管饱的阿姨,被人拍视频火了之后,摊位因为占道违规被赶走了,自己的生意也被其它人抢了。



被变装女网红带火的爆米花老板,他的摊子一下就挤满了来此打卡的网红们,甚至因为人太多,还有两名网红为抢镜头在老板的摊子前发生冲突。



图源:闪电新闻


而闹剧的结局是,市场管理人员以维持秩序为由,将老板赶出了市场。

又比如同在山东的大衣哥,从火了之后就一直被打扰,如今出现在新闻上的形象,变成了全村人的取款机。

 被走红后,他们并不能从这些网红的直播中谋取多少利益,却被人们无限消费,成了网红经济下的受害者。

而拉面哥正在重复他们走过的道路。



流量文化的本质就是围观,事来,人聚;事了,人散。

他们利用这些素人网红产生的流量效应,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但被利用的素人们,繁华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素人网红的爆火,根本不在于他们本身有多独特,而在于流量选择了谁,而被成名15分钟后的代价,只能他们自己背。

他们身上的热度很快会散去,可生活却早已被彻底改变,一切无法重来。

结语: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还记得刀哥之前写过的《变形记》,中国最长寿的综艺节目,拍了19季,一播就是14年,播放量动辄超10亿。

那些参加变形记的城市主人公,把这里当做出道的途径,结束后,大部分变成了网红,走进演艺圈。



反观农村主人公,在享受过短暂的天堂般的生活后,会嫌弃自己的出生,埋怨命运的不公,无法适应原来的生活。



最后这场狂欢,只是满足了看客们找刺激的想法。剧组,城市孩子都赚得盆满钵满,只有哪些农村孩子,像是工具人一般,繁华过后啥也不剩。

回头看那些草根网红们,热度退去,一哄而散,给他们留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