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重点关注中英投资,特别是那些已经或即将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企业。

脱欧+疫情大背景下,这些中国企业在英国做得怎么样?

中国对英投资有何变化?

中英局势有没有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并不遥远,除了中英投资圈人士,我认为也值得有意留英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关心自身和公司发展机会的在英华人重点关注。

既然如此,针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就显得格外重要。

2021年3月10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Grant Thornton)和中英商会连续8年发布了中文版《2020年投英跟踪调查》(Tou Ying Tracker 2020),这份调查报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详细答案。

报告共24页,涵盖了中国在英投资实力展示、概况、增长最快的在英中资企业、2020年并购交易和融资等多个方面。

报告显示,在疫情和脱欧的双重历史背景下,2020年虽然充满挑战,但中资企业依然取得了一张亮眼的投英成绩单。

为方便读者阅读,这边我也提取了重点内容,需要完整PDF的读者可以在“英伦投资客”公众号后台回复“0311”索取全文PDF。



1. 中资企业对英投资概况

报告指出,近两年来虽然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中英之间的长期贸易投资关系依然保持稳固,中资企业仍持续对英投资。

2019年,中英两国的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英镑,双边贸易总值达到1046亿英镑,是10年前两国贸易水平的两倍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了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即使放眼整个欧洲,英国仍是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投资热地,吸引了30%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

在截至2019年的十年间,英国是唯一一个吸引中国投资额累计超过500亿欧元的欧洲国家。

2. 2020年中国投资者对英并购情况

尽管中国对英投资热度不减,但由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中英通航不便又造成投资者无法亲自到英国考察项目,2020年中国投资者在英投资数量不可避免地大幅度下降,除房地产外仅有25笔交易,比2019年下降了46%。

不过,2020年中资企业对英投资的交易总价值为47亿英镑,较2019年还增加31%。

值得一提的是,并购(M&A)是中国投资者在英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成长资本类交易占中资对英投资总交易量的48%。与此同时,中资企业还并购了英国在科技和生物技术方面的一些头部企业。英国本土品牌以及传统行业也是中国资本的主要投资目标。

行业分布上,疫情中大热的生命科学交易额最大,其次是消费行业、科技、媒体和电信行业、制造业和工业以及教育。



报告还列举了2020年中英投资大笔交易,包括我们英伦投资客曾经盘点过的莱恩资本收购英国老牌鞋企Clarks、腾讯拿下医疗科技公司Congenica等投资案例(回顾请戳:200亿,2020中国投英清单曝光!)。



3. 2020年中国在英投资实力展示

《2020年投英跟踪调查》分析了838家符合本年度投英跟踪调查标准的在英中企,较2019年的795家增加43家(5%),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入围的企业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2020年9月30日前在英国公司注册局备案的中资企业。在过去两年中至少有一年营业额达到1千英镑,且至少有50%股权归中国1企业、投资者或国家所有。收入和员工增长方面符合如下条件:



数据显示,这838家中资企业总共为英国就业市场创造了75,239个就业岗位,比2019年增加了4239个,连续二年保持增长。

2020年,入围的838家中资企业营业收入总计920亿英镑,比2019年增长12%,凸显了英国作为中国企业投资目的地的持续吸引力。



行业分布上,2020年入围的838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消费、制造业和工业、商业支持服务这三个领域,分别占据企业总数的26%、22%和18%,与2019年相比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对于在英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来说,这838家公司仅占一小部分。该报告本次共调查了15000多家在英中资公司,比2019年的13000家增长了2000多家。

虽然入围《2020年投英跟踪调查》的主要是少数大型制造业和工业企业,但英国还有很多中小型中资企业(收入在5000万至10亿英镑间)。

这些中小型企业也是沟通中英经济合作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通常活跃于科技、媒体和电信业(TMT)、商业支持服务以及消费行业。

4. 2020年增长最快的在英中资企业

报告还盘点了2020年增长最快的在英中资企业,以科技创新类公司为主。下表是增长最快的30家中资企业完整名单:



纵观这张榜单,我们能发现不少熟悉的中资企业的身影。

其中一部分中资企业希望通过对英国科学和创新技术进行投资来扩展其技术专长,例如物联网(海尔)、人工智能(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5G/6G (华为)、云计算(阿里)、区块链(易藏录)以及电动汽车研发(蔚来)等技术。

还有很多企业还在积极准备迎接下一波技术驱动的创新浪潮,例如制药、生物和医疗设备(药明康德)、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古瑞瓦特新能源)和生物技术(Biotest)。

在过去几年里,上述不少企业都为英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电商方面,2020年在英国增长最快的阿里巴巴于2018年进军英国市场,在伦敦开设了两个数据中心,并打算在牛津街开设实体店AliExpress。



汽车行业方面,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2015年在伦敦推出了双层大巴,在2016年还把Waterloo Garage(滑铁卢车库,欧洲第一家公共汽车总站)里的大部分车辆,从柴油车转变为电动车。

目前,比亚迪在英国交付了500多辆巴士,已经实现了2500万公里的运营里程,减少了68000吨的碳排放。去年6月,比亚迪还与捷豹路虎就动力电池供应进行洽谈。而且,比亚迪有望在英国建立首家欧洲电池工厂以便直接向捷豹路虎供应电池。



电信业务方面,华为2020年初在伦敦举行的首届英国与爱尔兰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一项价值2000万英镑(约1.8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鼓励英国和爱尔兰的开发者将应用程序整合进HMS(华为移动服务生态系统)。华为承诺,除了资金支持,开发者加入HMS系统后能获得许多便利,比如可以直接获取华为最新硬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此外,华为还于2020年12月11日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零售旗舰店,地点位于东伦敦Stratford的西田购物中心(Westfield Stratford City)。



生物技术方面,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药明康德于今年3月收购了英国基因治疗技术公司OXGENE,进一步拓展药明康德细胞和基因疗法平台的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开发及生产服务,促进创新疗法惠及全球患者。



除了整理出了2020年增长最快的在英中资企业,该报告还比较了2020年入围的838家中资企业的营业额、员工雇佣、收入增长率和雇员增长率在行业和地区上的差异。

营业额

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和工业公司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贡献了84%的收入。

地区分布上,90%的收入来自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企业,伦敦以外的中小型公司收入占一半以上。



员工雇佣

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和工业(41%)、科技,媒体和电信业(21%)、商业支持服务 (17%)和消费行业(14%)的雇员比重最大,占总人数的93%。

值得注意的是,年收入在5000万至10亿英镑之间的公司提供了大部分就业岗位(占比为63%)。

地区分布上,53%的员工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注册的中国公司工作。其余47%在英国其他10个地区工作,包括英格兰西北部,东部和西米德兰兹郡等。

收入增长率

行业分布上,科技、媒体和电信公司的收入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29%。地区分布上,西米德兰兹郡的企业在增长方面表现最强,平均增长率达到20%。

雇员增长率

行业分布上,科技、媒体和电信企业的雇员增长率最快,达到8%。地区分布上,英格兰东部的雇员增长率最高,达到5%。

5. 2021年,中英商业关系发展前景如何?

报告指出,2021年伊始中国正在实施第14个五年计划,脱欧后的英国近50年来也首次开始以主权国家身份与各国开展贸易。

目前,疫情仍在影响中国大陆往返英国的旅行,的确影响了中国企业寻求和完成海外交易以及考察其现有国际业务。

但可以肯定的是,鲍里斯政府还不想放弃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这一点,从他说自己是狂热的亲华派、拒绝英国抵制北京冬奥会等言行中可以窥见一斑。



至于未来中英合作领域,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中英商业集团负责人Simon Bevan预测,2021年,中英将在电池技术和清洁能源等环境领域得到大力发展,并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领域建立更多的联系。

他表示:“中国是2020年唯一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它将继续成为今年国际经济复苏的核心。”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系列广泛的国际事件和安全敏感性问题会继续影响英中贸易和投资模式。

正如中国驻英大使馆的包玲公使所言,现在中英之间局势比较紧张,需要双方加强沟通和联系,寻求共同的立场,为提供开放和包容的商业环境而努力。

“我们应该继续创造新的合作平台,维护企业的开放和非歧视性环境,实现共赢,为中英关系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总结来看,2020年虽然充满挑战,但中资企业依然取得了一张亮眼的投英成绩单。

《2020年投英跟踪调查》显示,2020年进入投资英国活力榜跟踪调查范围的中资企业达838家,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在英创造就业岗位和营业收入也连年增长,凸显了英国作为中国企业投资目的地的持续吸引力。

行业分布方面,2020年消费业、制造业工业和商业依然占据最重要地位,科技创新类公司增长速度最快。

展望未来,尽管贸易和政治不可避免地会交织在一起,并时常造成紧张状况,但现在仍是中英贸易往来的好时机。希望中英之间强大而持久的伙伴关系会成为两国未来增长和繁荣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