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飞船于去年11月在中国文昌发射升空。中国和俄罗斯表示将共同建设一个月球科研站。 MARK SCHIEFELBEIN/ASSOCIATED PRESS

中国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将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共建一个科研站,为一场新的太空竞赛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美国与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起主导着太空探索活动,两国曾分别将第一批宇航员送入太空、送上月球,后又在已在轨运行了20年的国际空间站项目上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本周二的联合声明可能会重塑太空探索的地缘政治,在月球科学探索和潜在的商业开发方面重启相互竞争的项目和目标。不过,这次的主要竞争方将是美国和中国,俄罗斯只是个配角。

近年来,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它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轨道,把探测器送到了月球和火星。在计划成熟的任务中,中国实际上已经把俄罗斯招为合作伙伴,它的太空计划发展速度早已超过了俄罗斯近年来停滞不前的计划。

去年12月,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表面带回样本,北京隆重地给这些样本办了展览。这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从月球带回样品的国家。在未来几个月里,中国预计将把一个着陆器和火星车送到火星表面,紧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恒心号”(Perseverance)之后,“恒心号”是上月在火星着陆的。

中俄两国没有给出合作项目的详细说明,也没有设定时间表。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声明,两国同意“利用在空间科学、研发和使用空间设备和空间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将共同制定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

周二,分别负责中俄两国航天项目的张克俭和德米特里·O·罗戈津(Dmitri O. Rogozin)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其中提到了预计将于2024年着陆月球南极的中国“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中国的月球探测器都以中国传统神话中奔月的仙女命名。

对俄罗斯来说,签订这项协议意味着角色的改变。

苏联最初曾在20世纪中期的太空竞争中领先,后来落后于美国,美国在1969年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这是苏联从未实现过的壮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国际空间站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

NASA在2011年将航天飞机退役,俄罗斯的“联盟号”(Soyuz)有段时间曾是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运载火箭,直到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办的私营公司SpaceX去年用自己的火箭把宇航员送入轨道。

相比之下,中国从未被邀请进入国际空间站项目,因为美国法律禁止NASA与中国政府合作。这意味着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自己制定、实现目标”,美国海军战争学院(United States Naval War College)国际安全事务教授琼·S·约翰逊-弗里兹(Joan S. Johnson-Freese)说。

中国已经将11名宇航员送入轨道,并建造了两个较小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空间站都已结束了轨道运行。第三个空间站的核心舱已定于今年发射。

前述声明称,中国承诺与俄罗斯的联合项目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但几乎肯定将美国及其盟友排除在太空探索之外。

美国有着自己的规划:在2024年通过一个名为“阿尔忒弥斯”(Artemis)的国际计划重访月球。

有了俄罗斯在自己一边,中国如今可以引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设立月球开发方面的并行计划,独立分析师、关于太空探索新书《竞逐天空》(Scramble for Skies)的作者南拉塔·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说。

“中国创造了一种有关其月球基地的意识形态叙事,即将先进的太空能力作为资产,提供给那些想要加入另一种月球探索机制和资源开发的人,”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