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目前正在掩饰和放任通胀的发展。随着美国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的实施,通胀的快速增长有可能打破美国股市脆弱的信心。图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华社)


3月10日美国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年率从1月份的1.4%增加到1.7%,与市场与其相符。尽管在剔除食品、能源等近期价格上涨较大的因素外,所谓的核心CPI并未明显上涨。但是,通胀阴云依旧笼罩美股、债市。全球资本市场都在忧心忡忡。

实际上,目前的通胀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尤其是资本层面的货币泛滥。3月3日美国公布的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盈亏平衡通胀率=名义债券收益率-实际债券收益率)已经提前涨至2.5%。相比于,存在严重滞后性和样本选择偏差的CPI数据,基于金融市场的盈亏平衡通胀率往往更加及时地反映了美国真实的通胀预期情况,也更加被金融市场所重视。

目前美国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的快速上升,实际上已经超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简称美联储)之前设立的平均通胀率2%的加息标准。如果不是美联储一再“自食其言”,不断放任通胀管理,调高加息标准,缓和市场情绪,美国的金融泡沫其实早已经被刺破。进入2021年以来,通胀之剑一直高悬于美国股市和债市的头顶,不知何时落下。


而此次美国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的获批则再次加剧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心。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上涨,一度突破1.62%。2月CPI涨幅也进一步上升至1.7%,那么美债收益率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资本的恐慌和现实的通胀正在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自我加强。

尽管,美联储频频出面表态,表示不会加息。3月8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出面承诺,1.9万亿美元新纾困法案将提供足够的资源推动经济非常强劲复苏,同时不太可能引发通胀问题,即使通胀真的出现,美国政府也有工具应对。一些美国投资银行和经济学家也纷纷为美国经济站台,提出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6%以上,甚至接近7.8%的预测。但是依然难以阻止市场的恐慌。

市场很清楚“控制通胀、推动经济复苏和保持美股上涨”,这三个目标原本就存在“不可能”同时实现的矛盾关系。一边大量发行美元,一边又要保证不发生大幅通胀,这就要求继续推高美国资本市场,吸走市场泛滥的流动性。但是,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不能顺利进入美国经济最急需的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就不可能出现实质性复苏。

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好转的背景下,随着美国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大量积聚在资本市场的美元将进入实体经济,在没有类似于“罗斯福新政”的大规模政府投资计划出台的情况下,其势必引发大宗商品、居民物价的高涨,并推高房地产等实体资产价格,进而引爆通胀预期。

而通胀预期的形成将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美国长期国债的风险将急剧上升,最后逼迫美联储不得不通过加息的方式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以挽救美元和各大金融机构的信用。除非,美联储以及美联储背后的美国金融寡头们舍得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回购美国国债,就像之前,美国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时做的那样,才能在继续推进通胀的情况下,维持美国国债和美元的信用。



拜登政府必须在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演变为新的通胀危机之前,出台真正的产业刺激和基建投资计划,以保证通胀不会刺破美国金融泡沫。(Reuters)

但可惜的是,正如去年10月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达德利(Bill Dudley)表述的那样,美联储已经接近弹尽粮绝了,无法做的再多。相比于美国名义GDP的增速,美国长期国债的实际收益早已跌为负值。美联储回购美国国债只能买得越多,亏得越多。

3月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已经明确短期内不会回购美国国债。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唯一愿意做的就是用“语言”来安抚市场,并且漠视通胀的存在,不断修改、提高通胀的控制目标。通胀“红线”从平均通胀率2%提升至2.5%,甚至是3%,并且不断将各种通胀因素作为所谓的偶发性事件排除在计算之外。例如食品、能源等近期价格涨幅过大的因素都可以不被计入核心CPI。美联储对通胀的管理正在变成一场数字游戏,似乎只要不承认通胀的存在,就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哪怕美债收益率飙升,只要扛住不加息,股市就只会继续震荡,而泡沫始终不会被刺破。

美国目前显然正在采用“掩耳盗铃”的办法在尽量拖延时间、安抚市场。但是,现在唯一难以拖延的是,美国民众消费、就业等需求的恢复。资本市场的庞大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向实体经济渗透。

一场美国政治决策与通胀的“赛跑”其实已经开始。拜登政府已经打响了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发令枪”。如果在通胀高企之前,美国国内不能达成利益妥协,继续推出更加具有结构性的产业刺激和基建投资计划,来吸收过剩的美元,那么,通胀无疑将迅速地刺破美国金融市场的泡沫。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全球外围资本市场的泡沫已经开始破裂。各大主要经济体都不得不忧心忡忡地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动荡”和美元的新一轮泛滥做好最坏的准备。中国已经制定了远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可能的危机。欧洲央行也将在当地时间3月11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通胀和危机的方案。投资者预计,如果受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影响,发生连锁反应,致使德国国债收益率从目前的负0.30%升至接近0%,那么欧洲央行也将不得不进行大规模市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