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的角色变迁、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专门研究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德国知名汉学家王海(Thomas Heberer)阐述了他的观察。


三八妇女节当天,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鲁尔都市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有关“中国女性角色变迁”的讨论会。主讲人之一是来自该大学的中国政治与社会资深教授王海(Thomas Heberer),他在会后接受本台专访。

德国之声:说到中国女性角色变迁,据您观察,21世纪以来,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王海:中国女性角色发生巨变是在上个世纪:清朝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尤其是5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女性的新角色起到了关键作用。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公共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城市服务领域。

而随着21世纪互联网和手机的发展,女性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也是中国妇联角色弱化的一个原因。他们不再代表女性的利益,需要重新转型和定位。

德国之声:妇联不再代表女性的利益,那代表的是……?

王海:一方面,中国依旧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薪资偏低的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要孩子,导致出生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中国也出现了me too 运动,尤其反对性骚扰和性暴力,以及反对家庭暴力的浪潮。我最新看到的一项中国问卷调查显示,40%的中国女性表示曾遭遇家庭暴力。这是一大问题,虽然中国有《反家暴法》,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却常常是:受害女性报警时,警察则会试图说服女方“家丑不外扬”,“夫妻间私下解决”。中国妇联却没有对上述这些运动和变化做出反应,未能相应地维护女性的权益,这个组织的意义也由此大幅减弱。


德国之声:您提到中国出生率大幅下降,包括结婚率也越来越低,您认为主要原因何在?

王海:出生率和结婚率大幅下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女性反对传统观念的新的非正式抗议方式。据我观察,女性依旧面临要在30岁前结婚的巨大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与此同时,许多,尤其来自中产家庭的女性都是职业女性,工作和育儿之间存在矛盾,我们德国也有类似问题。而在中国养孩子又特别昂贵,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教育,有孩子的家庭经济负担很大。我也从不少中产家庭口中获悉,他们不想要孩子,而是更想在改善自己的生活方面投资。

德国之声:一方面,女性反对传统观念,而另一方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渐高。这对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

王海:我不觉得传统文化在复兴,只是有声音表示,女性要更多地承担家务和育儿的工作,这可能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有关,这一政策带来了很多问题。父母双方都要全职工作,陪孩子的时间自然就少,这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带来影响。因此中国政府也开始呼吁,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妈妈应该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这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在农村,当然还有另一个问题:父母去城市打工,孩子完全由祖父母照顾。留守儿童现象在最近10到15年之间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

德国之声:这种呼吁有助于提高出生率还是会适得其反?

王海:与这种呼吁并存的是一种反弹:不少年轻中国女性对此不屑一顾,她们更希望追求独立和事业上的成功。出生率和结婚率的下降都是这种反弹的一部分。

德国之声:我们最后将目光投向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不难看出,女性在政界,尤其在高层的比例依旧很低。而在商界则有相对较多的女性身影,例如在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上,中国女企业家数量最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王海:我想,女性可能对政治有另一种观点,她们可能并不太乐于投身政治。另外,中国社会的男权观念依旧很强,男性扮演重要角色,当然我们(德国)也是类似情况。女性首先要有参政意愿,其次还要意识到其中的代价,因为任务越重,就意味着陪家人的时间就越少。所以政界的男性比例更高。女性比例较低还和没有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有关。例如,德国通过出台政策,就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女性比例做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