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缅甸军政府对示威人群的镇压导致至少18人死亡。(AP)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关心。全球新冠疫情的动向,疫苗分配,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贸易战,伊核问题能否重启谈判,被定罪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而最近因为军政府镇压游行示威造成多人伤亡的缅甸,已经无法留在世界主要媒体靠前的版面上。
就在上周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处发布公告称,缅甸军队和警察对示威人群发射了实弹及橡皮子弹,至少造成18人死亡、30人受伤。这是缅甸此次政变以来“最血腥的一日”。
除了仰光以外,缅甸军方在曼德勒、勃固等多地也使用了致命武力,在一些地区还发射了催泪弹、闪光弹以驱散示威人群。此外,缅甸警方当天还逮捕了至少85名参与示威的医务人员和学生及7名记者。
缅甸民众的抗议示威几乎贯穿了整个2月份。2月1日缅甸发生政变,军政府宣布接管国家权力,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政府高层被捕或被软禁,这引发了缅甸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3月1日,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所涉案件在首都内比都进行了第二次开庭,除了之前基于违反《缅甸进出口法》和《缅甸灾害管理法》对昂山素季的指控外,缅甸警方又追加了依据缅甸刑法第505条和《电信法》67条的两项指控。庭审上的加码,或许意味着昂山素季在短时间内不大可能获得人身自由。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谴责了针对抗议者的暴力行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对于那些对暴力镇压负有责任的人,拜登(Joe Biden)政府正准备采取“额外行动”。此前欧盟方面也准备对缅甸军政府实施制裁。
缅甸军政府则对外宣称,为了维护秩序,政府不能对一些“暴徒”的行为坐视不理。
作为缅甸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国外交部3月1日的表态依然延续了一贯的立场。发言人汪文斌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关注缅甸当前局势,希望缅各方从国家发展稳定大局出发,保持克制,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出现的问题,继续有序推进国内民主转型进程”。
汪文斌特别强调,国际社会的任何行动都应“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看来,中国方面的声明比较“平淡”。同时又认为,中国支持了联合国安理会近期针对缅甸问题的声明,这份声明虽然没有谴责政变,但呼吁释放昂山素季并恢复民主常态,“这表明中国对政变感到不快。”
但也有观点认为,相比美国等西方国家口头嚷嚷但没什么实质性行动,中国目前不仅没有行动,连重话都没有一句,谈不上对于政变有什么倾向性,何况中国一直秉持不干涉它国内政的原则。
甸国内经历严重伤亡后依然在进行的游行示威⇩
当然,说美国没有实质性行动可能稍有不准确,毕竟拜登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针对缅甸军政府的制裁。但西方媒体普遍也认为,在应对缅甸危机方面,美国的选择“很有限”,因为美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大范围经济制裁的时候。
而即使是当时那些可以让缅甸经济受损的制裁,“对当时执政的军政府的决策也几乎没有影响。”目前美国实施的“更有限、更有针对性的制裁”,旨在打击那些直接参与政变的人和军方企业,“无助于改变军政府的想法。”
这也被西方媒体视为美国的“危机”,因为拜登政府正在制定新的亚太战略,这种战略“应当强调民主价值观”,尤其是以此来团结美国在东盟的伙伴。
但东盟显然不会同意制裁缅甸的做法,同时至今也没有谴责缅甸军政府的言辞。3月2日,东盟以视频形式举行非正式外长会并发表东盟轮值主席国声明,对缅甸局势表示关切,呼吁缅甸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当前的问题。
有趣的是,东盟的声明中先后强调“关切”、“避免暴力”、“和平解决”、“提供建设性帮助”等关键词,在调门上几乎与中国的声明如出一辙。
至于东盟能否成为“救星”,观察人士大多持怀疑态度。东盟对取得共识的要求和不干扰原则恐怕会让成员国在缅甸问题上难以达成协议。东盟的任何行动也要得到成员国的同意。正因为如此,东盟人权议员组织一直批评东盟未能打击区内侵害人权的问题。
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短期而言,东盟最可能做的是鼓励军政府和反对派对话,避免流血冲突。至于长远来说,印尼提出由东盟监察缅甸举行新选举,确保公平和包容不同政见人士,或有助军政府交出权力和将缅甸重新导向民主。但或许这么一套“长期协调”下来,时间上与缅甸军政府此前承诺的一年后重新大选,可能也就相差无几。
外部的调停没什么机会,内部的矛盾还在持续升温。就在军政府的镇压导致18人死亡的次日(3月1日),依然有大批缅甸民众走上街头,继续抗议示威。在缅甸政变发生之初,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缅甸军方未必是单纯的贪恋权力,“训政”一年后重新大选的承诺也并非不可信,但缅甸民众很难如此冷静地看待问题,那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生活。一旦拥有过“民主”,再想拿走,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哪怕目前的民主进程还如同“毛坯房”一般不成熟。
然而如此激烈的国内矛盾之下,缅甸也得不到国际舆论的太多关注,这或许才是当下的缅甸问题最危险的地方——一个“高压锅”内部的压力在不断增强,外界却没有人关心,如此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不免有些“细思极恐”。据金融信息公司埃信华迈(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月缅甸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月的47.8暴降至27.7,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