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会前,当局举行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宣布现行标准下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万8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同时有近40年历史的国务院扶贫办牌子也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这个新设机构取代。
如果从改革初算起中国共有7.7亿农村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鉴于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也就意味着中共已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然,这不是说中国就消灭了贫困,没有穷人,所谓"全面脱贫"指的是消除绝对贫困,若以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恐怕至少还有上亿的人口没有脱贫,包括城市底层平民。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透露的中国有6亿人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币,说的就是这种状况。从这个角度看,当局以中国现行标准宣称完成了"全面脱贫"任务,有点俗语讲的"打肿脸充胖子"味道。不过,也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一"全面脱贫"的意义。
动摇中共统治的危险
习上台后,特别注重农村的贫困问题,用他的话说,8年里他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单个事情来说,其重要性怕是除了反腐之外,没有哪件事能让他念兹在兹、挂念在心的。或许像官方宣扬的,他有"农民情怀",7年的知青生活,让他亲身感受农村的贫困;然而,即使有该因素,也非主要的。能使习如此在意农村贫困并决心要在中国消除"绝对贫穷",不是他对农民和穷人的怜悯之心,而是他由农村和底层的贫穷,看出了动摇中共统治的危险,并经由通过"全部脱贫"之举,实现中共第一个百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证明和显示自己完全有资格和能力领导中国,成为毛泽东之后中共最伟大的领袖,进而也在全球昭示中国发展模式和道路的优越性。
习近平把中共成立初心解释成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但是在改革开放前,中共30年的统治和治理,不但未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造成在和平时期绝对不可能出现的饿死3千多万人的惨剧。在邓小平决定实行改革,打开国门的80年代初,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八亿人中7亿多都是穷人,贫困程度也差不多全球最严重。这没法向人民交代也没法向世界解释。毛在世中共尚可靠他个人的超凡魅力和全民崇拜来维持统治,但毛后期做出的一系列荒唐事情,已经对中共有很大伤害,他去世后如若不能快速减贫,中共要统治下去将会非常困难,即使像朝鲜那样闭关锁国,军警治国,也并非不可能被推翻。此乃邓开启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在改革后不久即启动帮助农村人口脱贫工作的原因,国务院扶贫办就是在那时挂牌的。
中国的贫困人口高度集中于农村地区
减贫的"成功",扶贫办的摘牌,说明中共为达成某个目标,是可以长期实行一个一以贯之的战略,并在这方面倾注很多资源。这一点西方已经领教了。在美中对抗中,人们批评特朗普和美国历届政府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美国政府没有这样一个战略。此种为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习近平身上又体现得尤其明显。脱贫之举是中共几代领导人的使命,但习比起他的前任,对此事显得更上心,2012年上任后随即提出脱贫攻坚动员令,并在2015年制定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计划,确立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如果换作其他人,中国全部脱贫的时间很可能延后。
脱贫紧迫感何来
习用8年做成这个事,是他意识到中国整体的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如果中共不能加快脱贫步伐,取得底层民众的支持,那么由此造成的两级分化将不利中共统治,会让中共合法性加速消退。因此他对脱贫有紧迫感。在表彰大会的讲话中,他总结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五个重大历史性成就,其中一个谈到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另一个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个所谓"脱贫成就"都和中共的统治合法性有关,在习看来,脱贫攻坚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体现了中共为人民的性质宗旨,有利于修补中共和群众的关系,从而将维系和强化中共的群众基础。而为全球提供减贫和发展的中国样本,也说明中共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外溢效应,进一步彰显了中共统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就是习近平要的叙事逻辑,它的背后,是习的"功劳"。没有他对中共的领导和专注于推动减贫,就不会有如今中国的全部脱贫及其带来的中共合法性的修补。官方的宣传机器毫不避讳这点,把脱贫成就归功于习。对习而言,虽然他在几个竞争者中竞选中国领导人赢了,但要坐稳并且树立起绝对的领导权威和地位,就必须建立事功。他选择了两个突破口,一是反腐,二是脱贫。贫困乃中国数千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习近平规划用八年时间让中国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并在此基础上宣称完成了中共第一个百年的目标任务,有这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他再用两个八年将中国带领复兴,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乖乖服从他的领导,认可他的权威。
扶贫的政治效果
中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习的意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财力和资源可以动用。恰好在这八年,中国的国力有巨大成长,所以习近平能够举全国财力实施精准扶贫。从严格的成本效益看,很多的扶贫是没必要的,但之所以要不计成本地投入,考虑的是政治效果,因为如期消灭贫困变成了一个硬性政治任务。这就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举国体制的力量惯性。习把"脱贫攻坚"精神就归纳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亦即举国体制。对习来说,既然举国体制可以解决贫困这个千年难题,面对其他的难题,比如中国科技和高端产业的卡脖子和技术自主问题,同样可以用举国体制去攻克。
但习也将很可能因为这种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而让中共陷入另一种困境,因为诸如科技的卡脖子问题和贫困有着内在不同的肌理,不可套用一种方式去解决。习固然更愿意有耐心花较长时间去推动和实现一个他认为的重要目标,在这点上他比前任似乎有定力,但在复杂的现代事物面前,减贫的成功强化他用举国体制去解决一切困难的信心,并非有助目标的实现。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