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深夜,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校园中警灯闪烁,

一名中国博士留学生陈慧祥,失踪了。



陈慧祥,男,30岁。

201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

201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时,因成绩优异,

陈慧祥申请到了七所海外名校的全额奖学金,

最终,他选择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继续读博。



陈慧祥

做好决定后,他曾对朋友说:

“一是这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李涛教授(华人)与我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二是这个组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可以“大展拳脚”;三是华人教授,文化语言沟通都顺畅,会好相处……”

当时的他,眼中闪烁着希翼的光,

他想桥那边,是一心向往的科研世界,

未料等待他的,却是利欲熏心的深坑。

01

那夜,得知陈慧祥失踪后,

朋友、女友、远在中国的父母都急疯了。

随后有人报了警,希望知情者拨打911。



然而,此刻的陈慧祥,

再也听不到亲人、朋友的呼喊。

6月14日早,同学在学校办公室中,

发现了他已冰冷的遗体,死于上吊自杀。

一封写好的邮件遗书,定好了发送时间,

发给了父母、女友和博士生导师李某。



网上流传的陈慧祥最后留言

穷学生,没什么值钱的,

他的随身物品中,人们发现了一张纸条,

“亲爱的实验室同僚们,我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希望你们能吸取我的教训:论文写不出来不要硬搞!”

陈慧祥发出的遗书邮件截图

事情起源于2018年12月,

他写了一篇论文,向ISCA投稿。

这是他所在行业的顶级国际化论坛,

靠导师李某的关系,顺利通过审查,即将发表。

但是,其后,他发现自己的论文存在很大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认证,很多理论完全说不通,导致整篇论文形同废纸,没有任何价值。

耿直的年轻人觉得:

科研应该是严谨的,不该滥竽充数、弄虚作假。

于是,他找到了导师李某,希望撤掉论文。

但导师不肯,执意要如期发表,并威胁道:

“不许破坏我的名誉,否则弄死你!”,

其间言语,不堪入目。



陈慧祥退缩了,他不敢触怒导师。

他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能到美国读博,

靠的只是每月不到1400美元的奖学金,

这是他这些年赖以生存的全部经济来源。

而导师,掌握着他的收入,

更掌控着能否顺利毕业的“生杀大权”。

那天,他步行回宿舍,想了很多很多。



这博士,已经读了6年,

磕磕绊绊,独在异乡,多少辛酸,

一个声音说:

算了吧!干嘛较真呢?

激怒了导师,可能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又一个声音却说:

你寒窗苦读20年,究竟为了什么?

科研,不应该是这样的!

思考了2天后,他又一次站在了导师办公室,

他很疲惫,脸色不好,

但依然硬着头皮说:

“老师,那篇论文有问题,咱们不能发……”

导师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盯着他,

半晌丢出一句话:

“如果撤销论文,你6年的博士生涯将全部荒废,被开除。”

这句话,或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两人大吵一架,谈崩了。

毕业遥遥无期,

曾视为信仰的学术殿堂,一夜崩塌。

那段时间,他反复做着同一个梦:

自己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展示着研究成果,

台下有人站起来大喊:你这是公然造假!

同行都投来轻侮的目光,他慌忙遮住脸,辩白着:

“不是我,不是我!我要撤稿……”

然后惊起,一身冷汗。

此后的几天,陈慧祥像幽魂一样游荡,

他的好友对外透露:

“在整个6年读博期间,慧祥的压力非常大,他从没在周末休息过,每天都深夜12点之后才睡,又起得很早……记得一次他从佛罗里达过来找我玩,只能偷偷去,还要带上电脑……”

而自2014年后,陈慧祥便再未回过中国。



在他的电脑里,有很多“如何自杀”的记录,

还有一句揪心的话:

“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然而,这句话终于演变为了:

“会让你更强大的,也会杀死你”。

离开人世的最后几天,他曾对同事说:

“我很认真在考虑离开实验室这个问题......真不想读了,做学术本来是挺开心的事情,现在靠造假活着有什么意思?”

不少人知他艰难,但大家都在船上,不便多言,

只能劝劝:想开点!一切都是过去的!

其实,现在的学术圈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天下乌鸦一般黑,

想混下去,多少得涂点墨水,

可他不,他的心里始终飞着一只白鸽,

于是这道坎,他终究没迈过去。



陈慧祥的葬礼上

一条绳,一铁架,一张纸条。

 

他选择在曾日夜奋战的办公室里,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陈慧祥的博士导师李某,

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架构、微处理器/记忆/存储系统设计等。



涉事导师:Tao Li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称,陈慧祥的死是一个“令人非常伤心的悲剧”。

6月14日,陈慧祥的遗体被发现。

6月24日,曾出现在他噩梦中的ISCA国际会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如期举行。李博导大摇大摆拿着这篇“致命的”错误论文,上台宣讲。

其间,他并没有提到陈慧祥。

但从照片上李涛演讲所展示的幻灯片可间,

陈慧祥是这一工作的第一作者。



台上光万丈,没有人记得“陈慧祥”。

大家只是在微信上悄悄谈论着,

只在午餐时默哀了一下。



陈慧祥去世的第20天,

7月3日,佛罗里达大学终于出声了:

“注意到了其遗书中暗示其导师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正在全面调查事件。”

7月9号,陈慧祥的家人抵达美国,

儿子魂断他乡,老人痛不欲生。



陈慧祥的父亲

然而,仅仅3天之后,

佛罗里达大学就为慧祥生前所在的实验室举办了一场娱乐活动,并在推特上发文:“ 我们的学生今天玩得很开心!”



而在慧祥自杀前,这个部门从未举行过类似活动。

这些庆祝和笑容,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看吧!我们学校很有人文关怀!学生们都好幸福!

所以他死,绝不是学校的责任,都怪自己……

更可怕的是,自杀发生后,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和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展开了调查。

有人想提供线索,却遭到了ACM的警告,

赤裸裸威胁:你可能会被起诉,到时没人能帮你。

无奈,这位同学就放弃了。



2020年11月,李博导仍然代表佛罗里达大学到湖南大学发表演讲,主题依然是陈慧祥的论文。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写出这篇文章呢?

因为,在经历了漫长而极度坎坷的调查后,

本月,ACM和IEEE联合调查终于结案了:

1、陈慧祥的论文评审过程确实存在作假,6个审稿人中有4个是导师李某的朋友;审阅过程被打乱,被其朋友控制,导致学术欺诈;

2、在认识到论文存在严重问题后,尽管陈慧祥一再表示担忧,但被导师逼迫提交了论文。陈慧祥遭到强烈的良心谴责而自杀。

3、遵照陈慧祥的遗愿,他的论文被撤回,其导师李涛和违法同僚将受到15年的出版禁令,期间还不得参加ACM的研讨会。

这是ACM历史上最严重的处分!

ACM总裁亲自写信给慧祥的父母,告知判决。



慧祥,你看到了吗?

那篇“造假”的文章被撤回了,

我们就做白鸽,穿越鸦群,

天堂里,没有欺骗和谎言。

03

10.13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五天,

大连理工化学工程专业的一名25岁研究生,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与这悲剧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他在凌晨1点的遗书中,

那字里行间的谦卑与温柔。



古时候,用“百里挑一”形容一个人的优秀,

而现在的研究室,是千里挑一。

中国目前的人口中,研究生比例约0.37%。

然而,近年来,为何这群天之骄子自杀频发?

西安交通大学的杨宝德、武汉理工大学的陶崇园、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同济大学医学院陆经纬、中国传媒大学的黄静怡......

到底是谁杀了他们?

杀人者一: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数量,是评价一国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价一所高校是否一流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当然要导师和研究生抗。

更确切的说是:导师下急令,学生玩命抗。

绝大多数高校,学生们将导师称为“老板”。

这无数个小小的圈子里,“老板”就是神!

能决定你的生活补贴,啥时候毕业,甚至掌管着“年轻高知劳力”的每天24小时。

想换导师吗?

大家都是同事,谁会为一个学生,伤了和气?

想发论文吗?

那要看你的导师“山头”高不高,关系硬不硬。

想早毕业吗?

那要看你导师的“人手够不够”,心情好不好。

这是一个绝对失衡的天平,

大多数学生只有一条路:“绝对”服从。

一大批“学术奴隶”,应运而生。



有“经济头脑”的导师,

让学生给自己关联的公司打工,坐享其成,

还有比“0人力成本”更牛的买卖吗?

有“善于画饼”的导师,

手眼通天,申请到N多课题和项目,

画饼时天花乱坠,不管实现,申钱第一,

然后,把所有工作分解后交给学生们完成,自己又马上奔赴新的战场……然后,到时候要结题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你必须做出来!

实在做不出来?那就编出来!

有“敲骨吸髓”的导师,

学生成了他们的免费保姆、司机、佣人,

随叫随到,全年无休,

涉世未深的孩子,还没进社会,先成了奴隶。

自杀的陶崇园就经常给导师“爸爸”买菜,陪逛街,给导师孩子做家教。

有怨言者,还会被导师语重心长地告诫:

“你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混学术圈呢?”

还有“色中恶鬼”的导师,

无休止性骚扰女学生,每年有多少女研究生为了毕业、留校等等,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之前我们揭露过的: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晓玮,

网课直播约P,竟还有孕妇。

课休期间,因为忘记关直播,

其微信聊天的“龌龊”界面,被直播。

短短的10分钟,

竟同与多名女子“无下限聊天”,其中还有孕妇。



微信聊天中,他约出轨对象:

“那12点在客村地铁站等吧,在珠影那边先吃饭,找个酒店zuoai”,

直奔主题,不堪入目。

随后又有一名疑似该校女生,约“广州塔吃饭”,

王老师立马回答:“什么时候都可以”。

在接下来,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出现了,

他的众多出轨对象里,居然还有一个孕妇,简直震碎三观!

那名孕妇发微信说:“牙痒,想咬人”

王教授淡定回复:

“今天不行,今天比较忙;你肚子应该开始大了吧,还能zuoai吗,怕压坏你”



因为情人众多,王教授给每个都编上了号,

本次课间聊的是“南沙地产8号”和“南沙地产10号”,其中“10号”。就是那名疑似怀孕的女孩。

编号管理,统筹安排,防止出错。

堪称“时间管理大师”,罗志祥都自愧不如。

还有前北大教授研究生导师冯仁杰,

跟20岁女学生结婚,

并同时劈腿数十人,最终被北大除名。



冯老师已说的很明确:

从了我,3年便可拿到北大博士学位。

教师的身份,成了满足色心的工具,

女孩真从了他,她的试验谁做?她的论文谁写?

长此以往,还有教育公平吗?

这些还都是中国一流大学教师队伍中的渣子,

那隐藏于他处的,更是不忍窥探。

甚至一些导师涉嫌论文抄袭、造假,

东窗事发,也是由学生来背锅。

而学生,是最弱势的群体,几乎是求助无门。

当研究生们沦为学术苦力,

要忍受巨大的学术科研压力,要遭受老板的盘剥。

有人真正指导他们搞科研吗?

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成长吗?

寒窗苦读16载,

肩负几代人希望的孩子们,

以为进入了纯粹的科研世界,结果一脚踩进了哪里?泥里还是屎里?

 甜瓜说 

中国的论文数量,飞速发展,

2018年已超过了美国,位列世界第一。

但这样的数量飞升,有多少真材实料?

但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我曾预测,中国在2020年论文数会超过美国,没想到提前完成了。”

施一公没感到兴奋,反倒是一脸担忧。

他说:“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

5分钟的发言,施一公说了3次“很担心”,

因为,谁都知道,这疯狂暴增的“论文数量”,

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对学生的疯狂盘剥上,

为了写项目、出论文,

多少人被折断了科研的翅膀,囚禁在实验室里,电脑桌前?

日复一日中,中国的多少天之骄子,被磨灭了想象力和热情,甚至连活着,都成了奢望?

更可怕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继续当导师,

然后,重走老路,变本加厉……

德国的教授,每年只发一篇论文即可,

而这样的德国产生了377位诺奖获得者。

而论文世界第一的我们只有两位:莫言,屠呦呦。

我把以上的这些感谢发给一位学术圈的挚友,

他年长几句,感叹道:

“甜瓜,这个世界,除了黑白,更多的是灰色。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却无力改变。”

黑白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现在的我很难看到白色了。

的确,有暗才有光,

但当乌云压城,

我们仍希望光多些,再多些。

被怕阵痛和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高校改革,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