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隔7个月,中方首次公布2020年6月15日中印边境地区发生严重冲突之后的牺牲官兵情况,引发舆论关注。冲突发生之后,印度方面迅速公布20多人的伤亡情况,中方只提有伤亡,并未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此举被普遍解读为,中方避免在敏感时刻点燃国内民族情绪,相比于印度政府在民族情绪裹挟之下做出不理性决策,中方显然更注重边境稳定的大局。据印度媒体最新报道,目前中印已经在拉达克东部班公湖北岸和南岸实现脱离接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亦表示,双方正有序脱离接触,并希望有关进程顺利推进完成。公开牺牲官兵信息并进行隆重表彰之后,也一度引发舆论震荡,一为英雄事迹感动,二是愤怒于印方的行径。

中国官媒的宣传口径也用外军指代印军也表现了中方不愿激化矛盾之意,此时局势渐稳,纪念英雄之外也避免了民族情绪高涨带来的负面效应,或许正是中方的主要用意。

距离2020年6月发生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已经过去了七个月时间,中印双方经过了9轮军长级会晤之后,中国官方媒体首次公布了6•15加勒万河谷冲突的前后经过。

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中共中央军委向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荣誉称号,并向在冲突中牺牲的机步营营长陈红军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牺牲的战士追记一等功。

中方公布加勒万河谷冲突细节,追授牺牲战士荣誉称号:












中方在这次加勒万河谷冲突的报道中,渲染了中国边防部队在面对人数远高于自己的印度军队的攻击,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一个个冲锋在前。而牺牲的五位将领与军官,年龄在20岁出头,也都有自己的家人与亲友,却用自己的生命来激发战友们继续奋斗,击退了前来侵犯的印度军队。

不怕牺牲,敢于面对强敌,是中国官方一直以来宣传的英雄主义,历史上中国面对日本以及西方列强战斗的许多英雄热血形象,例如淞沪会战中的国军八佰、狼牙山五壮士,以及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都是这种所谓敢于为国牺牲的正面形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表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当前中国的崛起速度让世人惊讶,在总体和平与繁荣的环境下,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于理念的坚持往往容易出现松懈,更容易被一些享乐主义、娱乐至上的腐朽文化所侵袭。而除了中印边界问题,中国仍面临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激烈的领土争端,并在近些年台海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中国官方屡次对岛内台独势力发出强硬的“战争”宣言,更让整个国内确信,唤起新的热血精神将会更好地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应对各种复杂的外部挑战。

不过,呼唤英雄热血并不意味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加勒万冲突事件发生后,印度军方以及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不断鼓吹所谓的“复仇”,竭斯底里吼地恐吓中国,却选择性地忽视了印度军队首先非法越界,暴力袭击中方军队等违反双方共识的行为。可以说,是被极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包裹了。

此时恰好在中印双方做出一线部队脱离接触的共识之后,中印军方经过9轮军长级会谈,中印边界迎来了难得的稳定。中国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加勒万冲突的前后过程,除了要纪念牺牲的英雄,也是为了展现中国是为了避免中印双方更大程度的冲突,不在事件发生之后后,立马公布伤亡人数,是为避免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也是为了继续与印方谈判的大局着想。



总得来说,时隔七个月后再公开纪念在加勒万河谷中牺牲的军人,北京的用意一方面在于彰显和平年代呼唤热血精神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更高的战略智慧,避免引起狭隘的民族主义,让维持边界稳定的理性超越复仇情绪。

(本文作者齐为群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从流血冲突到休兵撤军 中印最新一轮边境冲突启示录



在这张由印度军队提供的照片中,印度和中国的军官于2021年2月10日在中印边界拉达克的班公湖地区举行会议。中国和印度正将前线部队从两国山地边界有争议的地区撤出,两国在那里对峙了几个月。(美联社)


伴随着中印两军在班公湖(Pangong Tso)完成脱离接触,长达9个月的中印边境紧张局势逐渐缓和。最新的消息显示,2月20日,中印举行第10轮军长级会谈,以商讨解决中印边境剩余的问题。烈度为数十年来之最中印最新一轮边境冲突,在“打打谈谈”中历经10轮谈判,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休兵。

从激烈的流血冲突,到发生“鸣枪事件”,再到谈判达成共识双方撤军,中印边境线上最新一轮的冲突最终走向和平撤军,表明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并非不可实现。

在多维新闻前文《中印冲突|两国皆言获胜 是什么改变了战局的最终走向》,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军方考虑到对方的心情,延后宣布伤亡人数,这是一种对缓和局势的真情表示。正所谓“以大事小以仁”,作为大国,就算这种体谅无法换回别人的同理心,也应该坚持。中国的克制和善意最终获得了好的结果。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前提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在中印边境争端和冲突中,印度有对中国压倒性的军事实力,那么会有今天的双方同步撤军的休兵之举吗?如果印度的整体国家实力强于中国,印度政府以及军方,还能够在民族主义群起是保持理性和冷静吗?

无论如何,中印边境危机的和平解决,让人们看到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可能。

在此轮中印边境冲突中,北京方面一直保持克制,寻求通过军事和外交层面的双边谈判,解决中印边境的争端。中国在流血冲突发生后并没有马上公布官兵伤亡消息,而是等到长达9轮谈判达成双方撤军的共识后才公布,其用意就是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刺激印度民情,另一方面也是未来避免上述消息刺激到本国国民情绪。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正如多维新闻此前所指,战争终有胜负与伤亡,能够避免一场无谓的战争发生,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善之善者也”。

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虽然此轮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但中印边境问题并未实质性解决,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相信中印两国都清楚。于中国而言,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可能需要改变被动防御的态势,进行更长远的谋划。



印度军队提供的这张照片显示,中国军队于2021年2月15日在中印边界拉达克邦公祖地区拆除地堡。(美联社)

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北京方面一直呈现“守势”,致力于寻求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在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爆发之后,印度媒体《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报道,一名印度高级官员称,中印双方经协商后达成共识,中国军队后撤约2公里,印度军队后撤约1.5公里,在冲突地点附近建立了一个约3.5公里至4公里的缓冲区。

要知道,在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中国是获胜的一方,也是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目前的信息显示,印度军队有20名官兵身亡,包括带头的印军桑托什·巴布(Santosh Babu)上校;约50名军人被解放军俘虏,包括1名中校、2名少校。这些被俘虏的印军士兵,中国给予了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分两批交还印度军队。中国的上述动作,其实就是展现的善意。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国也曾这样展现善意。中印在1962年进行的边境战争,印军“王牌旅”——第四师第七旅被解放军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俘虏,印度举国震惊,时任总理尼赫鲁痛心疾首。中国在取得胜利后即撤回——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印度则重新占领绝大部分争议地区。打过实际控制线又撤回来,是中国展现和平诚意之举。但在印度看来,这被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羞辱,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在中印边境上印度就会“卷土重来”,两个大国在实控线频繁发生“碰撞”,距离此次冲突最近的是2017年洞朗危机,2013年则爆发了斗拉特别奥里地事件……在今天印度民族主义抬头,领土主权纠纷和发展利益冲突,以及不甘于1962年屈辱性失败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在边境的冒险举动未来还会继续,再次发生直接冲突是大概率事件。

在整个中印边境敏感的拉达克地区,印度日常维持的驻军不少于20,000人。而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虽然解放军居高临下俯瞰印度军队,但日常的驻军层级仅仅是边防哨所、边防营和边防团,人数也远少于印度军队。

未雨尚需绸缪,何况冲突风险就在眼前,中国要高度认识和重视西部战线的重要性,对于中印边界摩擦和冲突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为之重新进行战略部署和装备升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以压倒性的优势,迫使印度方面不敢轻举妄动。

“卧冰饮雪”是中国官方媒体对驻守在中印边境高寒地区官兵现状的描述,但显然,可以颂扬“卧冰饮雪”的精神,但不能让边防官兵一直忍受卧冰饮雪的现实。中印边境此轮冲突爆发之后,无论是武器装备层面,还是后勤保障方面,中国都进行了更新换代和升级,但显然需要做的更多。

据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2月19日报道指,印军在2020年6月违背与中方达成的共识,频频越线,解放军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在前线交涉过程中,祁发宝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士兵陈祥榕死亡,士兵肖思营救战友时身亡,士兵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救助队友时死亡。

虽然在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中国军队最终以5人死亡1人重伤,换取了印度军队20至30人丧生,俘虏近50人的所谓“战果”,但中国军队依然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显然,从现实的战术层面讲,对中国来说,面对“来犯之敌”不仅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更要做好事态向最坏方向发展的准备,否则即便最终取得胜利,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一点可能需要中国军方上下进行反思,做足预案,以期应对未来冲突的再次发生。

于印度而言,则需要避免盲目冒进,否则也必然将再次承受官兵失去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