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的缘故,本年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被推迟到春季“择期召开”,原定的2月19日开幕会议,则将举行一场“特别版视讯会议”。而中国的军事实力、错综复杂的中美欧三角关系很可能是重要议题。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

(德国之声中文网)担任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多年的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此前透露,“特别版视讯会议”将有“重大惊喜”。围绕这个用词,外界猜测纷纷。现在谜底揭晓:美国新总统拜登将会和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多名欧洲领导人同台讨论,北约、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代表,还有公共卫生、气候保护界的人士也将参加会议。

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自2008年起就担任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的伊辛格表示,他还是希望今后能举行面对面的大型会议。这名曾经担任过德国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资深外交官说,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会对外交工作造成持久的损害。



德国外长马斯在2020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

核裁军 没有中国怎么行?

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拜登面临着巨大压力,需要尽快改善被特朗普严重损害的美欧关系。特朗普在任时,美国政府一再攻击北约,还威胁制裁欧洲盟友,并且对不少欧洲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特朗普还破坏了持续几十年的军备控制体系,并且退出了多个奥巴马时期西方国家牵头订立的重要国际条约。

伊辛格对德国之声指出:“我们震惊地认识到:美国并非永远地为欧洲提供长期保障。明智的欧洲人必须要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四年后又出现一个步特朗普后尘的美国总统,欧洲应该怎么办?”

伊辛格说,拜登团队的外交及安全政策人选让他“松了一口气”,从而不至于陷入“持久的根本性怀疑”中。伊辛格指出,拜登麾下负责外交及防务的人选都有着长年与欧洲打交道的经验;此外,美国与俄罗斯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再延长的举措,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不久前,伊辛格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还探讨了是否应当将中国也纳入国际核裁军条约。他指出,中国目前并无加入核裁军条约的意愿,而且中方的理由也并非不值一提:“假如北京真的如宣称的那样,只有数百枚核武器,那么中国说‘你们首先得把核武器数量削减到我的水平,然后我们再讨论共同裁军条约’就是合理的。”伊辛格认为,就目前来看,将中国纳入裁军条约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并不代表美俄两国就应该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2009年,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举行座谈

信任是关键

另一方面,中国还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视作重大战略威胁。因此,伊辛格认为,中美两国应当首先努力缓和该地区的形势,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核裁军议题。这一切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前提。

伊辛格认为,信任是外交的“硬通货”。他对德国之声说:“缺乏信任就会导致一事无成。在特朗普当政期间,欧美关系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拜登从前也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常客。他曾经担任多年的国会参议员,还曾在奥巴马麾下当了8年副总统,具有足够的外交资历。2月初,他在美国国务院发表讲话时,也提到了要重建与盟国的信任关系,同时也不会忽视与对手的接触。外界普遍认为,拜登新政府将忙于处理新冠疫情、经济衰退等国内危机。但是拜登在讲话中强调,外交和内政之间并没有明确界线,外交工作其实也代表了“赤裸裸的美国自身利益”。

被战火包围的战略天堂?

伊辛格则指出,虽然拜登将更加重视与盟友的关系,但是此次美国大选中依然有7400万选民投了特朗普的票,他们依然赞同特朗普的零和博弈思维。“我们欧洲人究竟应当怎样让美国人民相信:与欧洲紧密合作、保卫欧洲其实是个好主意?”

在德国之声专访中,伊辛格认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以及欧盟需要全方位地认真对待自身地国际角色。欧盟层面上应当有能力做出迅速、高质量地决策,欧洲国家应当提升自己军队的战备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到北约的核武器共享政策中——这些都是伊辛格眼中能够打动美国普通选民支持欧美同盟的措施。

不过,上述措施却有可能不讨德国民众的喜欢,尤其是参与北约的核武器共享计划。在德国,反对核武器的示威游行已经有好几十年的传统。民调持续走高的绿党,更是把裁军作为其长期的核心诉求。今年秋天的德国大选之后,绿党很可能加入执政党联盟。

默克尔从2005年起担任总理至今,德国的执政党很少将防务与外交当作优先议题。虽然默克尔高调支持欧盟,强调欧盟利益就是德国利益,但是实际行动却很少。伊辛格担忧地指出:“德国政界总是对民众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仿佛身处天堂,四周被朋友们所包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造成了一种永久安全的假象。”

伊辛格进一步解释说,德国政界如果从欧洲层面来考虑问题,就必须理解意大利或者波兰的战略忧虑。从非洲的马里、利比亚,到中东的叙利亚,再到东欧的乌克兰,“我们其实被战火所包围。”

“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其实是台湾海峡”

伊辛格希望,外交与安全政策也能成为今年的德国大选议题。他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还特别指出,即便战火没有发生在欧洲周边地区,欧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从国际政治角度而言,当前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其实是台湾海峡。届时,美国很有可能认为有必要支援台湾。一旦美军航母驶向南中国海宣示实力,北京就会给莫斯科打电话。”

伊辛格认为,台海冲突“须臾之间就会波及欧洲”。而且,台海战端一开,德国的汽车产业也会很快被迫停工。“所以欧洲也必须在亚太地区安全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密切关注南中国海等争端,努力缓和各方情绪,而不是仅仅将中国视作销售市场。”伊辛格强调,正是出于上述因素,共同协调对华政策是欧美双方的重要任务。



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宾德纳格尔

美国人靠不住?

根据组织者的计划,2月19日的视讯会议将会持续近三个小时,涵盖众多议题。其中一大中心话题是:拜登新政是否会彻底和特朗普切割,还是旧酒装新瓶?尽管拜登一直强调不认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他依然延续了一些旧政策:继续维持强硬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继续阻挠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继续要求北约盟国将军费开支提升到GDP的2%。

早年间曾任美国驻德国代理大使的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宾德纳格尔(James D. Bindenagel)也对德国之声指出,一方面,德国人会欢迎拜登上台;同时,不少德国人也会希望看到拜登能切实带来改变。“假如美国继续延续其对俄、对华政策,只是改变一些辞令,那么德国人就会深化‘美国人靠不住’这一认知。”

宾德纳格尔认为,疫情、气候等议题能够团结美欧盟友,俄德天然气管道等议题则有可能分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尽管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辛格也对俄德天然气管道工程持批评态度,但是他反对美方的制裁措施。他说,他还是希望管道能够竣工投产,因为自从冷战以来,德国一直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

伊辛格在访谈中还说,欧盟离法国总统马克龙所主张的“战略自主地位”还相距甚远。伊辛格希望,欧盟能够在近期增强制订外交政策能力,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多责任。他认为,欧盟制订外交政策时应当向欧洲民众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们并非是在为美国、并非是在为特朗普、也并非是在为拜登做这些事情,我们是在为我们欧洲人自己。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自己承担起自己的安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