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拜登在发表了他就任以来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时,“成功”继承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美国优先”和反华政策。美国依旧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然而,在这场竞争中2021年一开场,美国就已经输了。在2月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拜登讲话实录中,“误透”了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2021年1月份有超过1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超过1,000万人失业,3,600万人缺乏足够食物。美国经济正在被“假象”所包裹。



2021年2月4日,拜登在美国国务院就外交政策发表演讲,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但是,殊不知美国内部的阶层分裂和党争才是其最大的敌人。(AP)

据2月5日,美国劳工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发布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尽管2021年1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失业人口降至1,010万人,但是,相比于疫情爆发之前,失业人口依然比2020年同期高出近570万人,永久失业人口则高出近220万人。美国经济远没有投资银行分析员们预计得那么乐观,事实上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就业已经愈加困难。

就连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也不得不在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之后承认,失业正在让美国人陷入困境。甚至为了博取国会的同情与支持,白宫网站发布的拜登讲话实录进一步陈述了美国的真实经济情况。拜登表示,尽管1月份美国增加了4.9万个工作岗位,但真正私营部门只增加工作岗位约6,000个。美国目前有超过1,000万人失业,400万人失业超过6个月,250万妇女被迫失业。1,500万美国人还欠着房租,2,400万成年人和1,200万儿童缺乏足够的食物。

需要了解的是,美国目前的总人口也只有不到3.3亿人,如果按照拜登的数字,这意味着美国有超过10%的人正在挨饿。而对于,非洲裔、拉丁裔美国人来说问题则更加严重,他们的失业率要比白人失业率分别高出3.5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分析员们给出美国经济乐观估计时,实际上有更多的美国民众在陷入贫穷与饥饿。

然而,就在这个美国民众急需经济救助、实体经济继续“输血”的情况下,拜登政府的新一轮1.9万亿美元的纾困和经济刺激计划却因为没完没了的国会的辩论和党争,迟迟难以“落地”。因为,在更多美国政客和财团眼里,民众的痛苦并没有利润和股票市值的增长更为真切。他们认为政府已经做了足够的努力来应对国内的危机,甚至一些人还在认为情况正在好转。

可以说目前美国的经济和资本利益是脱离美国民众的利益而存在的,至少是脱离了美国的中下等收入人群的利益。所谓的美国1月份就业数字的好转,是以大量的持续停工和健康问题而放弃求职就业人数的增加为代价的。在美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从2020年2月时的63.3%,下降到了2021年1月份的61.5%。在新增的约4.9万个工作岗位中,真正私营部门提供的新增工作岗位只有约6,000个。

可以说,美国经济目前正在被前所未有的复苏“假象”所包裹。而新一届的拜登政府显然并没有勇气去戳破这个“假象”。在2021年,拜登就任美国总统的近1个月的时间里,拜登只能在真正采取实质性经济救助行动之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说服,甚至是恳求美国政治背后的财团势力上。

为此,拜登在白宫网站上不乏抱怨地表示,“百年一遇的病毒已经摧毁了美国的经济,直到今天,它仍在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事实上,1月是整个流行病中,最致命的一个月。美国失去了将近10万条生命。民众们正在受苦,他们不是民主党人或共和党人,他们是美国人。”

可以说,在2021年刚一开年,美国人就已经“成功”地浪费1个月的时间。所谓的拜登新政,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得以“落地”。然而,此时美国那个“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在干什么呢?

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则要高效得多。在刚刚过去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完成了经济政策从疫后恢复,向新一轮经济改革的转变。其地方政府基本完成了对其今后1年至5年的经济规划审议。中国的中央政府更是公布了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统一大市场的时间表。而新的中国经济五年规划也将在2月中旬完成审议。

在2021年,中国的川藏铁路二期、沿江高速铁路等重大项目,以及大数据、物联网、超级计算中心等建设都将大幅加速。其中,仅2021年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就将达到3,800亿美元,折合约1,600亿美元的政府财政投资也已经陆续就位。在科技方面,中国也希望通过将近1万亿美元的巨额投入在3年至5年内大幅减轻对美国的依赖,获得科技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世界银行(World Bank)预计2021年中国GDP将实现增长7.9%,更激进的中国学者甚至预测2021年中国的GDP增长将达到9%。

2021年,刚一开局,中美的竞争其实就已经分出了胜负。在美国还在争论经济救助方案、讨论民众和股票市值哪个重要的时候,中国经济就已经开始“奔跑”了。因为在当今的中国,“一切为民众利益服务”从来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