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深夜动态显示,解放军2架次歼10战机在台湾西南空域防空识别区内外徘徊。(台湾国防部)

“台独就意味着战争”,这应该是当前两岸社会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曾公开说过,“很多人都逼我宣布台湾独立,我为什么没做?因为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如果要能做,李登辉当时为什么不宣布独立?台湾独立就意味着战争,谁能承受得了?”

回顾两岸70年分治历程,两岸之间的共识,从毛(泽东)蒋(介石)时期的“一个中国”——于大陆而言是解放台湾,于台湾而言则是要“反攻大陆”,邓(小平)蒋(经国)时代基于和平的“统一中国”——大陆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台湾则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再到之后两岸形成“九二共识”默契——“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直到今天“台独就意味着战争”,成为两岸之间为数不多,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共识。

毛蒋时期,虽然两岸断绝往来,政治、军事上对抗、对峙,但这一时期“一个中国”是两岸国共政权间的最大共识,其中差别只在于谁都主张拥有中国主权而已——双方各自宣称在法理上拥有全中国的主权。毛泽东曾筹划实施武力解放台湾,后因局势的变化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转移到和平谈判上来。而台湾前总统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仍念念不忘“反攻大陆(也称光复大陆)”。

为了反攻大陆,台湾于1961年至1972年积极筹措军事作战准备,即“国光计划”。1971年大陆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败逃台湾的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后,台湾反攻大陆的热度消退,1972年7月20日,台湾政府裁撤“国光作业室”,“国光计划”宣告终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了划时代的“一国两制”方针。1978年,邓小平涉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最早谈话,透露出国家统一后中国政府将从实际出发、尊重台湾现实和保护外国人投资的最初思考。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1979年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大陆政府宣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1981年9月底,时任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一国两制”方针,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台湾方面,1980年6月,台湾时任总统蒋经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以取代前总统蒋中正与严家淦的“反共复国”国策,且顺利成为国民党的政治纲领,并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等组织的具体落实。这一时期,“一个中国”依然是两岸的共识,“统一中国”是两岸的国策,只不过大陆一方的主张是“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台湾的主张是“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













大陆厦门与台湾金门大担岛之间遥相呼应的标语,至今依然矗立。1986年8月,金门大担岛建了一座宽20米、高3.2米的“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巨幅心战墙;与厦门的1990年所立的“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统战标语遥遥相望,成为两岸之间一道风景线。甚至于一度有传闻,大担岛上的标语油漆脱落,厦门旅游局专门打电话给金门,要求“刷一下”。

这一时期,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和平是两岸政策的基调,大陆是“和平统一”,台湾是“和平反攻”,但都是基于“一个中国”的共识。

1987年7月15日解除“台湾省戒严令”以后,台湾本土化运动兴起,而统独问题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1990年李登辉获选台湾总统(此前是继任蒋经国剩余任期),后将两岸关系称作是“特殊国与国关系”,也即“两国论”,到陈水扁任台湾总统时主张“一边一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逐渐消退,直至蔡英文出任台湾总统,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指获得官方授权的民间组织海协会与海基会,在1992年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所达成的以坚持“一个中国”为前提的非正式共识——两岸官方交流中断,两岸关系进入冰河期。



蔡英文当地时间1月25日赴台军“陆军特战指挥部北部部队”,对现场台军官兵打油打气。(台湾总统府)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向倾向于台独的“两国论”之前,李登辉时代台湾还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其中四大原则之一就是: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他在总统任内还曾提出“中华民国在台湾,主导国家的统一”。

然而,到今天,两岸之间的政治层面的共识似乎只剩下“台独就意味着战争”。这是两岸能够继续保持和平状态的底线,这一底线不止大陆一直强调,台湾的政治人物也心知肚明。纵观历史,谋求台独李登辉没有做到,陈水扁更是直言“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蔡英文虽然小动作不断,但也没有铤而走险地宣布独立来试探北京统一台湾的决心和能力。

这对于两岸来说,无疑能够避免政治上的误判,一定程度上遏制台独力量的铤而走险,但需要看到的是,台湾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去中国化”已然完成,两岸“一个中国”共识支离破碎,已经让两岸关系出现重新开始走上政治对抗,乃至军事对峙的苗头。

虽然两岸的经济在过去40年也已经深度交融,两岸民间交流不断发展且日益频繁,但经济利益和民间交往似乎并不能带来政治上的认同,这可能也是两岸之间,特别是北京需要正视的现实。


中美关系重开机 台湾何时能回神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于2月6日首度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国际秩序、区域与台海问题进行沟通。布林肯是首位与中国大陆高阶官员通话的拜登(Joe Biden)内阁成员,因此也格外受到台湾方面的瞩目。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右)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首度通话,成为首位与中国高阶官员通话的拜登(左)总统的内阁成员。(AP)

台湾方面对于杨洁篪与布林肯通话的解读,一方面侧重于美国将会为威胁台海稳定对中国究责;另一方面则认为有别于过去特朗普(Donald Trump)时代将中国视为“威胁者”的角色,拜登政府则将中国定位调整为“竞争者”的角色,并认为拜登政府掣肘中国的方式,也将会从过去“单打独斗”转变为“结盟群殴”。也因为如此,民进党主政下的台湾,仍然在“台美友好”的大旗下,寻找着中美关系恶化的各种风向,继续把美国“挺台”与“反中”划上等号。

然而,此次杨洁篪与布林肯的通话,却是中美关系“重开机”的一次关键指标。美方当然会就台海问题有所表态,也会就香港、新疆与西藏等敏感议题向北京喊话。但更为重要的是,有别于过去四年的中美状态,双方正逐步恢复沟通、减少对骂,对话的起手式不再是以台湾等议题去激化和伤害彼此的政治认识。后者才是中美高级官员此次通话的重点,从拜登团队就任后各种对华论调来看,中美很有可能回到新型大国关系上,谁都动不了谁,任何超越了这个框架的想象,都可能是一种从自身私利出发的追求与判断,例如民进党政府对于当前中美台关系的认知。

日前台湾宣布将在南美洲的圭亚那设立“台湾办公室”,并将之宣传为台湾重大的“外交突破”,却在不到24小时之内风云变色,圭亚那政府宣布信守一中政策、即刻终止协议。这项令民进党政府难堪的外交变局便是一个例证,设立办公室消息传出后的第一时间,美国国务院、驻圭亚那大使馆及美国在台协会(AIT)都表态祝贺、欢迎与肯定。但当“翻盘”之后,台湾的反应一如既往指责是中国大陆打压,而美国国务院则轻描淡写,表示鼓励圭亚那与台湾持续强化双边伙伴连结,也鼓励更多国家深化与台湾非官方关系;而AIT前处长包道格更提醒台湾方面的“责任”:台湾在正式公布前,应对于细节与把握加倍谨慎,避免落入尴尬挫败。

很显然的,这次台湾在圭亚那的外交滑跤,美国并不愿意为台湾有过多的承诺与背书,除了口头上支持台湾的外交处境之外,不会以具体行动跳入有可能挑动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敏感神经的泥淖之中。如果台湾民进党政府仍一厢情愿地相信,美国会为了反制中国而无条件地站在台湾这一边,仍未走出“特朗普主义” (Trumpism)飘荡在台海上空的幽灵,类似圭亚那的事件恐怕会一再发生。



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很明显地重回大国理性,中美之间除了通过沟通减少对骂之外,也能预见美国不会如同过去特朗普时代以台湾牌来高度激化矛盾,民进党政府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与定位。

当然,中美关系的趋缓与转圜,并不意味着两国将会走向友好合作的春天,毕竟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同许多学者所提醒的,中美“竞争”仍然是主旋律。例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登及即指出,未来还是不时会看到英国广播公司(BBC)新疆个案专访,迫使美国国务院谴责中共的情况,但中美前方的落石与路障,并不影响双方复谈的大方向,两强都在竞争中争取时间恢复和整队。

事实上,拜登团队对于台海问题的态度是有迹可循的,包括此次与杨洁篪的通话中,布林肯强调的是“台海稳定”,而此前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在国会提名听证会上表示上任后会确保美方恪守承诺,“支持台湾自我防卫能力”(to support Taiwan's ability to defend itself)。这些表态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均未超脱过去美国建制阵营在一中政策的理解和做法,美国正在把台海问题拉回到风险可控的常轨,不希望延续特朗普时代的铤而走险,让台湾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民进党政府目前的对美思维,以及对于中美关系的自我定位,也是源于一通电话,即2016年蔡英文与当时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通话,此后自诩为“棋手”的蔡英文,便带领台湾走上了一条在中美博弈大局中,站队美国、充当美国棋子角色之路,以为能够左右大国关系,从而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所服务。四年之后,如今中美的电话再度响起,或许在可预见的未来,习近平也可能会与拜登通上电话,台湾在两强之间置喙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也就意味着台湾必须更加谨慎应对,才不会把自身的能动性丢失得越来越多。这是对民进党政府最大的挑战,端看蔡英文何时回过神来,无论对美国或是对北京,也都必须“重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