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话题#石家庄有人核酸检测6次才呈阳性#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在12日石家庄市新增确诊的84例病例中,一50岁男子曾在1月3日至10日间做了5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而1月11日的检测结果却呈阳性。



其实,仅回顾开年以来多地局部暴发的国内疫情,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同样在河北石家庄1月12日的确诊病例中,就有一名1岁男童第5次才测出阳性;

1月8日,沈阳新增的其中两名确诊病例均在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转为阳性;

1月7日,陕西咸阳一女孩核酸检测为阳性,随后的6天5次检测,却均为阴性;

据1月4日的辽宁大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检测才显出阳性,有的地区检测6轮还有阳性病例出现;

……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核酸检测是不是不灵了?若病毒真如此狡猾,又该怎么破?

实际上,对新冠肺炎的确诊,核酸检测仍是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手段。对于出现个别“假阴性”现象,公众不必感到恐慌。



是病毒变“狡猾”了吗?

关于核酸检测的准确度问题,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李金明表示,准确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阳性准不准,一个是阴性准不准。

李金明称,核酸检测阳性是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也有一些特别的“假阳性”,比如由于一些遗留污染造成的,但可通过对阳性样本的再复检来避免。

而“假阴性”则无法避免。“一个是采标本的时机,感染潜伏期的末期或是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另外,采样的方法和采样的人是否能按标准操作都是影响要素。”李金明说。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建国表示,‍‍目前我们所有的实验检验,都‍‍还没办法做到100%的检出率,“还‍‍‍不能说是病毒变得更狡猾了,因为这是一个实验检验误差的问题。”



咽拭子采样并不一定准确

我们知道,核酸检测是一个多环节的工作流程,而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样本“假阴性”或“假阳性”。

其中,采样环节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时内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因此可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而在采样过程中,首先要确保采样部位当时是否有病毒存在。

但是,即使存在,也要考虑病毒量是否已达到可检测水平。李建国表示,当病人处于潜伏期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时,‍‍携带病毒载量并不高。



此外,采样步骤是否规范、能否收集到足够的黏膜分泌物,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做过咽拭子采样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采样时采用的是专门的植绒拭子,而非普通棉签;鼻咽拭子采样不能只在鼻腔浅处取样,要插入鼻腔深处并且旋转一圈,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准确度。

但是,“‍‍不能因为一个假阳性或者一个假阴性,就质疑是‍‍设备不行,或说检测不负责任,这种情况需要‍大家的理解,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李建国说。



真正传染性强的感染者,如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患者,咽拭子95%以上均为强阳性,他们的病毒载量很高,不易被漏掉,甚至在唾液中就能检测出阳性。

核酸检测“存在不确定性”,那还能信谁?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解读核酸检测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结果,一定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又有临床症状,一次或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简单地判定未感染,可能是假阴性,需要重复采样检测。

同时,上呼吸道提取不到病毒样本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类患者可能已经出现肺炎症状。因此,在临床上,重症病例会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这也是为什么对于重点人群,要进行多轮采样。



除了核酸检测之外,血常规检测、肺部CT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等也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的辅助手段,新冠特异性抗体(IgG、IgM)检测也可作为疑似患者排除与筛查的有效补充,全方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在国家卫健委2020年3月4日发布的指南中,就已经新增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但是,李建国表示,抗体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目前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开始的情况下,“比如有些人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那他就有抗体,‍‍‍‍就可能存在‘假阳性’的情况。”



目前,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疫情发现以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扩大检测范围,对于及早锁定感染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还能够尽早发现感染者,对早诊早治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当然,作为个人,勤洗手、戴口罩、减少聚集等,做好防护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事。